一种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82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包括位于管道内的布水装置,水箱、回水管及循环水泵,所述布水装置包括湿膜、布水器、聚水器,其中,上述湿膜置于布水器下端,所述聚水器位于湿膜的下端,上述布水器由循环水泵与水箱的相连,上述聚水器通过回水管与水箱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湿度均匀、节能节水、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栽培室的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栽培室是人工培育各种植物的场所。栽培室内植物的生长主要由温度、 湿度等环境参数决定,栽培室的湿度通常是由加湿装置来进行控制的,现有 技术中栽培室通常采用的是蒸汽加温或超声波加湿装置,该两种加湿装置, 均存在耗能较高的缺陷,此外还由于在空气中携带微小水滴,这些水滴对栽 培室的植物表面产生污染,从而影响植物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解决上述技术问 题,提供一种节能节水、加湿均匀的用于栽培室的加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加湿装置,包括布水装置,水箱、 回水管及循环水泵,所述布水装置位于管道内,所述布水装置由包括湿膜、 布水器、聚水器组成,其中,所述湿膜置于布水器下端,所述聚水器位于湿 膜的下端,所述布水器为一空腔体,其上端开设的口由水管经循环水泵与水 箱的相通,所述聚水器通过回水管与水箱相通。上述一种加湿装置,其中,所述聚水器为一带有若干出水孔或出水槽的 托盘,其下端通过回水管与水箱连通。上述一种加湿装置,其中,所述水箱设有一溢流管和补水阀。上述一种加湿装置,其中,所述回水管一端设有主接口和支接口,所述主接口与聚水器相连,所述支接口与表冷器的底端相连,另一端与水箱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的加湿装置,由于湿膜是通过布水器进行加湿的,湿膜吸水均匀,空气通过湿膜与水进行热质交换,空气中不会携带液滴,从而不会对植物表面产生污染,确保了植物的色质和质量,同时又由于可回收利用表冷器的凝结水,减少了栽培室的能量消耗和用水量,节约了用水,因此,本技术具有湿度均匀、节能节水、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构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加湿装置,包括位于管道内的布水装置1,水箱5、回水管4及循环水泵6,所述布水装置1包括湿膜12、布水器ll、 聚水器13,其中,湿膜12可为多孔纤维体,置于布水器11下端,所述聚水 器13位于湿膜12的下端,上述布水器11由水管经循环水泵6与水箱5相 连,聚水器13通过回水管4与水箱5相连,所述布水器ll为一空腔体,其 上端设有一开口 111,其底部分布若干加湿孔或加湿槽,所述开口 111通过 循环水泵6与水箱5连接,所述聚水器13为一下端带有出水口 131的托盘, 所述聚水器13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出水孔或出水槽,所述出水口 131通过回 水管4与水箱5连接,水箱5设有一溢流管8,当水箱5的水量太多时,可 通过溢流管8将水箱5内多余的水流出,为了维持水箱5的水位,在水箱5 上设有一自动补水阀7,当水箱5内的水位低于设定水位时,补水阀7自动 开启供水,所述回水管4 一端设有主接口 42和支接口 41,所述主接口 42与聚水器13相连,所述支接口41与管道内的表冷器9的底端相连,另一端 与水箱5连接,从而使表冷器9内的凝结水流入水箱5中,补充湿膜12的 用水,节约了用水,同时,又避免了表冷器9中的水直接排放,造成水量损 失。加湿时,液态水由水箱5经循环水泵6到达布水器11,经布水器ll布 水后均匀的渗透到湿膜12上,湿膜12与风道中的气体进行热质交换,达到 增加气体湿度的目的,多余的水由湿膜12下端渗出流入聚水器13,再经回 水管4流回水箱5中,完成循环,同时表冷器中的凝结水也可通过回水管4 流回水箱5,为水箱5补充水源,从而减少了该加湿装置的补水量,既节约 了用水,又节省了导流能耗。采用上述结构的加湿装置,由于湿膜12是通过布水器11进行加湿的, 湿膜12吸水均匀,空气通过湿膜12与水进行热质交换,空气中不会携带水 滴,从而不会对植物表面产生污染,确保了植物的色质和质量,同时又由于 可回收利用管道内表冷器9的凝结水,减少了栽培室的能量消耗和用水量, 因此,本技术具有湿度均匀、节能节水、成本低的优点。上实施方式是本技术的优选例,任何采用等效替换方式取得的实施 方式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水装置(1),水箱(5)、回水管(4)及循环水泵(6),所述布水装置(1)位于管道内,其由湿膜(12)、布水器(11)、聚水器(13)组成,所述湿膜(12)置于布水器(11)下端,所述聚水器(13)位于湿膜(12)的下端,所述布水器(11)由水管经循环水泵(6)与水箱(5)相通,所述聚水器(13)通过回水管(4)与水箱(5)相通。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11)为 一空腔体,其上端设有一开口 (111),其下端均匀分布若干加湿孔或加湿槽, 所述开口 (111)通过水管经循环水泵(6)与水箱(5)连接。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器(13)为 一下端带有出水口 (131)的托盘,所术聚水器(13)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出水 孔或出水槽,所述出水口 (131)通过回水管(4)与水箱(5)连通。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设有 一溢流管(8)。5、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设有 自动补水阀(7)。6、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4) 一 端设有主接口 (42)和支接口 (41),所述主接口 (42)与聚水器(13)相连 通,所述支接口 (41)与管道内的表冷器(9)的底端相连,另一端与水箱(5) 相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包括位于管道内的布水装置,水箱、回水管及循环水泵,所述布水装置包括湿膜、布水器、聚水器,其中,上述湿膜置于布水器下端,所述聚水器位于湿膜的下端,上述布水器由循环水泵与水箱的相连,上述聚水器通过回水管与水箱相连,本技术具有湿度均匀、节能节水、成本低的优点。文档编号F24F6/02GK201233074SQ200820039799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周根明, 霆 郭 申请人:江苏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水装置(1),水箱(5)、回水管(4)及循环水泵(6),所述布水装置(1)位于管道内,其由湿膜(12)、布水器(11)、聚水器(13)组成,所述湿膜(12)置于布水器(11)下端,所述聚水器(13)位于湿膜(12)的下端,所述布水器(11)由水管经循环水泵(6)与水箱(5)相通,所述聚水器(13)通过回水管(4)与水箱(5)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根明郭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