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低温液体泵油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5821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低温液体泵油冷却系统,包括循环液缓冲罐、循环泵进液管路、循环泵、循环泵出液管路、散热器、低温液体泵头、传动箱、油冷却器进液管路、油冷却器和油冷却器出液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低温液体自身冷量,冷却油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耗电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无水和寒冷环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重载、高负荷工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长时间运行工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简单小巧,占地面积小。

A new cooling system of low temperature liquid pump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低温液体泵油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低温液体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低温液体泵油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低温液体泵主要用于天然气加气站、工业气体充装站、油田开采、工厂生产等领域。目前大部分的低温液体泵传动箱中的润滑油没有冷却系统,少部分的外置冷却水来冷却。对于长时间运行、负荷较大和环境恶劣的工况下,如若没有冷却系统,油温可能持续上升,最终导致内部轴承或传动机构损坏、非金属密封件高温失效等危害。但以外置冷却水冷却润滑油,存在几个缺点,第一需耗能才能达到效果,第二如若缺水环境,水资源浪费;第三寒冷环境,水凝结无法使用;第四外置设备占地面积大;第五维修保养繁琐,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低温液体泵油冷却系统能够全面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新型低温液体泵油冷却系统,包括循环液缓冲罐、循环泵进液管路、循环泵、循环泵出液管路、散热器、低温液体泵头、传动箱、油冷却器进液管路、油冷却器和油冷却器出液管路,所述循环液缓冲罐通过循环泵进液管路与循环泵连接,所述循环泵通过循环泵出液管路与散热器连接,所述散热器通过油冷却器进液管路与油冷却器连接,所述油冷却器设置于传动箱内部并浸没在传动箱内的润滑油中,所述低温液体泵头设置于传动箱一侧与传动箱连接,所述散热器设置于低温液体泵头与传动箱连接处的下方,所述油冷却器通过油冷却器出液管路与循环液缓冲罐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液缓冲罐的顶端设有固定连接的液体补充口,所述循环液缓冲罐上部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进液口,所述循环液缓冲罐中部设有固定连接的观察窗,所述循环液缓冲罐下部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排污口,所述循环液缓冲罐下部另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出液口。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循环液从进液口进,从出液口出,从而构成循环液循环,循环液可以通过观察窗观察,通过补充口进行补充,通过排污口进行清洗排放。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进液管路、循环泵出液管路、油冷却器进液管路和油冷却器出液管路均采用铜管制成。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铜管换热效果和抗腐蚀性能好,能够有效提高循环泵进液管路、循环泵出液管路、油冷却器进液管路和油冷却器出液管路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是由连接管和螺旋翅片管组成,所述螺旋翅片管套接于连接管外侧。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螺旋翅片管是连接管外包裹螺旋铝翅片,螺旋翅片管大大增加连接管的换热面积,使连接管的换热效果显著提高。进一步的,所述低温液体泵头与传动箱的连接处设置有散冷翅片。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散冷翅片将泵体密封件内的低温液体冷量快速散出,根据物理原理冷气下沉的,散出冷量将散热器内循环液体冷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箱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传动箱的控制系统连锁。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控传动箱内的油温变化,从而便于控制系统在温度过高时安全的切断保护。进一步的,所述油冷却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贯穿传动箱与传动箱螺纹密封连接,所述油冷却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有活接。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设置能够便于油冷却器外接输送循环液体的管道。同时,活接能够方便与外界管路拆卸,从而提高油冷却器连接时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低温液体自身冷量,冷却油温;本技术系统耗电量小;本技术适用于无水和寒冷环境;本技术适用于重载、高负荷工况;本技术适用于长时间运行工况;本技术设备简单小巧,占地面积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循环液缓冲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油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低温液体泵油冷却系统,包括循环液缓冲罐1、循环泵进液管路2、循环泵3、循环泵出液管路4、散热器5、低温液体泵头6、传动箱8、油冷却器进液管路9、油冷却器10和油冷却器出液管路12,所述循环液缓冲罐1通过循环泵进液管路2与循环泵3连接,所述循环泵3通过循环泵出液管路4与散热器5连接,所述散热器5通过油冷却器进液管路9与油冷却器10连接,所述油冷却器10设置于传动箱8内部并浸没在传动箱8内的润滑油中,所述低温液体泵头6设置于传动箱8一侧与传动箱8连接,所述散热器5设置于低温液体泵头6与传动箱8连接处的下方,所述油冷却器10通过油冷却器出液管路12与循环液缓冲罐1连接。循环液缓冲罐1的顶端设有固定连接的液体补充口101,所述循环液缓冲罐1上部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进液口102,所述循环液缓冲罐1中部设有固定连接的观察窗103,所述循环液缓冲罐1下部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排污口104,所述循环液缓冲罐1下部另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出液口105。这种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循环液从进液口102进,从出液口105出,从而构成循环液循环,循环液可以通过观察窗103观察,通过补充口101进行补充,通过排污口104进行清洗排放。循环泵进液管路2、循环泵出液管路4、油冷却器进液管路9和油冷却器出液管路12均采用铜管制成。铜管换热效果和抗腐蚀性能好,能够有效提高循环泵进液管路2、循环泵出液管路4、油冷却器进液管路9和油冷却器出液管路12的使用寿命。散热器5是由连接管501和螺旋翅片管502组成,所述螺旋翅片管502套接于连接管501外侧。螺旋翅片管502是连接管501外包裹螺旋铝翅片,螺旋翅片管502大大增加连接管501的换热面积,使连接管501的换热效果显著提高。低温液体泵头6与传动箱8的连接处设置有散冷翅片7。散冷翅片7将泵体密封件内的低温液体冷量快速散出,根据物理原理冷气下沉的,散出冷量将散热器5内循环液体冷却。传动箱8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11与传动箱8的控制系统连锁。温度传感器11能够实时监控传动箱8内的油温变化,从而便于控制系统在温度过高时安全的切断保护。油冷却器10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贯穿传动箱8与传动箱8螺纹密封连接,所述油冷却器10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有活接1001。这种设置能够便于油冷却器10外接输送循环液体的管道。同时,活接1001能够方便与外界管路拆卸,从而提高油冷却器10连接时的工作效率。具体工作过程:循环液缓冲罐1内存储循环液体,循环液体内含有防冻液,循环液体通过循环泵进液管路2进入循环泵3中,在循环泵3的作用下通过循环泵出液管路4进入散热器5,因为低温液体泵头6前端设有散冷翅片7,散冷翅片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低温液体泵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液缓冲罐、循环泵进液管路、循环泵、循环泵出液管路、散热器、低温液体泵头、传动箱、油冷却器进液管路、油冷却器和油冷却器出液管路,所述循环液缓冲罐通过循环泵进液管路与循环泵连接,所述循环泵通过循环泵出液管路与散热器连接,所述散热器通过油冷却器进液管路与油冷却器连接,所述油冷却器设置于传动箱内部并浸没在传动箱内的润滑油中,所述低温液体泵头设置于传动箱一侧与传动箱连接,所述散热器设置于低温液体泵头与传动箱连接处的下方,所述油冷却器通过油冷却器出液管路与循环液缓冲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低温液体泵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液缓冲罐、循环泵进液管路、循环泵、循环泵出液管路、散热器、低温液体泵头、传动箱、油冷却器进液管路、油冷却器和油冷却器出液管路,所述循环液缓冲罐通过循环泵进液管路与循环泵连接,所述循环泵通过循环泵出液管路与散热器连接,所述散热器通过油冷却器进液管路与油冷却器连接,所述油冷却器设置于传动箱内部并浸没在传动箱内的润滑油中,所述低温液体泵头设置于传动箱一侧与传动箱连接,所述散热器设置于低温液体泵头与传动箱连接处的下方,所述油冷却器通过油冷却器出液管路与循环液缓冲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低温液体泵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缓冲罐的顶端设有固定连接的液体补充口,所述循环液缓冲罐上部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进液口,所述循环液缓冲罐中部设有固定连接的观察窗,所述循环液缓冲罐下部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排污口,所述循环液缓冲罐下部另一侧设有固定连接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军朱俊梁建国贾忆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诚盈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