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柱塞,包括柱塞杆、活塞、半环和限位件,柱塞杆的大凸球部用于与滑靴球窝配合连接,柱塞杆的小凸球部与活塞的小凹球面配合连接,活塞内腔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半环的内圆台,活塞内腔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限位件的限位槽,限位件抵接在半环的外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小凸球部与活塞的小凹球面连接的位置设置限位件,当柱塞运动时,限位件可以有效地限制柱塞杆的小凸球部与活塞的小凹球面进行分离以及轴向运动,大大降低了液压缸体运行过程中对缸体本身以及柱塞的冲击,有效保护了缸体孔和柱塞,延长了液压设备的使用寿命。
A plu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塞
本技术涉及液压元件及液压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塞。
技术介绍
在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是掘进类机械装备,其作业工况极其恶劣,滑靴、柱塞、配流盘和缸体等关键部件易出现划伤,其报废原因95%以上是因为柱塞缸体副、柱塞主轴副、缸体配流副、滑靴副等关键摩擦副失效引起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磨损、冲击撞伤等引起的泄漏、卡死或柱塞断裂等。上述失效原因都是因为关键部件的材料耐磨损、抗冲击性能差等原因造成的,其中跟柱塞有关的失效占比达到50%以上。现阶段,市场上高压、高转速的液压马达、泵的柱塞大多采用柱塞环密封,柱塞环材料制造工艺特殊,价格比较贵;同时,在运动过程中,当柱塞受到冲击时,冲击力会通过柱塞杆传递给柱塞环,导致柱塞环与缸体孔碰撞,因柱塞环受力面很小,可以理解成线接触,虽然柱塞环会伸缩,释放部分冲击能量,但大部分冲击能量会作用在柱塞环与缸体孔上,导致油膜失效,干摩擦,刮伤缸体孔与柱塞环,严重时导致柱塞杆和活塞分离,致使泄漏量加大甚至马达、泵整体失效。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柱塞杆和活塞分离的柱塞,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柱塞,通过在柱塞杆与活塞连接的地方设置限位装置,有效避免了柱塞杆与活塞分离以及轴向运动,大大降低了液压缸体运行过程中对缸体本身以及柱塞的冲击,有效保护了缸体孔和柱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柱塞,包括柱塞杆、活塞、半环和限位件,所述柱塞杆的大凸球部用于与滑靴球窝配合连接,所述柱塞杆的小凸球部与所述活塞的小凹球面配合连接,所述活塞内腔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半环的内圆台,所述活塞内腔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限位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件抵接在所述半环的外端面上。优选地,所述大凸球部上设置有螺旋油槽。优选地,所述活塞的外圆柱上设置有环状油槽。优选地,所述柱塞杆的杆身为圆锥体结构。优选地,所述柱塞杆的杆身上且靠近所述小凸球部端部设有装配斜槽。优选地,所述小凸球部的球心与所述小凹球面的球心重合。优选地,所述小凸球部的球心与所述小凹球面配合间隙为0~0.03mm。优选地,所述限位卡环为弹性结构环。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为限位卡环。本技术所提供的柱塞,主要包括柱塞杆、活塞、半环和限位件,柱塞杆的大凸球部用于与滑靴球窝配合连接,柱塞杆的小凸球部与活塞的小凹球面配合连接,活塞内腔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半环的内圆台,活塞内腔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限位件的限位槽,限位件抵接在半环的外端面上。本技术通过在小凸球部与活塞的小凹球面连接的位置设置限位件,当柱塞运动时,限位件可以有效地限制柱塞杆的小凸球部与活塞的小凹球面进行分离以及轴向运动,大大降低了液压缸体运行过程中对缸体本身以及柱塞的冲击,有效保护了缸体孔和柱塞,延长了液压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半环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图3中:柱塞杆—1,大凸球部—101,小凸球部—102,螺旋油槽—103,装配斜槽—104,活塞—2,小凹球面—201,内圆台—202,限位槽—203,环状油槽—204,半环—3,限位件—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柱塞主要包括柱塞杆1、活塞2、半环3和限位件4,柱塞杆1的大凸球部101用于与滑靴球窝配合连接,柱塞杆1的小凸球部102与活塞2的小凹球面201配合连接,活塞2内腔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半环3的内圆台202,活塞2内腔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限位件4的限位槽203,限位件4抵接在半环3的外端面上。其中,柱塞杆1的大凸球部101用于与滑靴球窝配合连接,柱塞杆1的小凸球部102与活塞2的小凹球面201配合连接,活塞2内腔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半环3的内圆台202,活塞2内腔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限位件4的限位槽203,限位件4抵接在半环3的外端面上,限位件4同时设置于限位槽203内部。具体的,在柱塞具体的运动过程当中,活塞2内腔结构设计有内圆台202和限位槽203,限位槽203内置限位件4,限位件4为带内锥面的半环3,限位件4依靠自身的弹性外胀力,确保限位件4固定在限位槽203,当柱塞杆1的小凹球面201完成向内运动之后,在返回运动时,限位件4依靠半环3端面实现轴向限位,限制柱塞杆1和活塞2轴向分离,形成一个整体,确保柱塞杆1可以绕柱塞杆1和活塞2的配合球面球心摆动、旋转和往复运动。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中柱塞运行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磨损程度更小的优点,大凸球部101上设置有螺旋油槽103;活塞2的外圆柱上设置有环状油槽204。在柱塞运动的过程当中,时刻伴随着相互冲击力,大凸球部101时刻受到来自柱塞本身的冲击力,而外圆柱203时刻受到来自缸体孔的冲击力,当大凸球部101与外圆柱203在受到冲击力时,机会对本身造成磨损,在大凸球部101上设置螺旋油槽103,在外圆柱203上设置环状油槽204,螺旋油槽103和环状油槽204内设置润滑油,在柱塞运动时,螺旋油槽103和环状油槽204渗出润滑油,可以减小大凸球部101与外圆柱203的表面摩擦力,减小大凸球部101与外圆柱203以及缸体孔的磨损,延长柱塞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柱塞杆1的杆身为圆锥体结构。柱塞杆1的杆身与滑靴连接的为大凸球部101,与活塞2连接的为小凸球部102,当柱塞杆1的大凸球部101受到滑靴带动进行轴向运动时,通过以大带小的方式带动活塞2进行运动,提高了柱塞的运动效率,可以使柱塞杆1快速带动液压油的进出,提高液压动力转换机械动力的效率。进一步地,柱塞杆1的杆身上且靠近小凸球部102端部设有装配斜槽104。装配斜槽104方便限位件4的安装,安装时只需要推进安装即可完成安装,可以提高安装效率。进一步地,小凸球部102的球心与小凹球面201的球心重合;小凸球部102的球心与小凹球面201配合间隙为0~0.03mm。同样的,涉及到机械力学角度,在力与作用力之间也存在着冲击,当这种冲击作用体现到例如小凸球部102与小凹球面201之间时,小凸球部102与小凹球面201的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柱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塞杆(1)、活塞(2)、半环(3)和限位件(4),所述柱塞杆(1)的大凸球部(101)用于与滑靴球窝配合连接,所述柱塞杆(1)的小凸球部(102)与所述活塞(2)的小凹球面(201)配合连接,所述活塞(2)内腔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半环(3)的内圆台(202),所述活塞(2)内腔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限位件(4)的限位槽(203),所述限位件(4)抵接在所述半环(3)的外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塞杆(1)、活塞(2)、半环(3)和限位件(4),所述柱塞杆(1)的大凸球部(101)用于与滑靴球窝配合连接,所述柱塞杆(1)的小凸球部(102)与所述活塞(2)的小凹球面(201)配合连接,所述活塞(2)内腔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半环(3)的内圆台(202),所述活塞(2)内腔上还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限位件(4)的限位槽(203),所述限位件(4)抵接在所述半环(3)的外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凸球部(101)上设置有螺旋油槽(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的外圆柱上设置有环状油槽(204)。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建刚,曹志华,杨俊,周良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