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琮棋专利>正文

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78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包括相互枢组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其主要特点在于第二壳体的掀启侧设有一双扳钮式锁具,其主要包括壳座体、锁芯、二扳动部件及二连动卡扣部件,其中二扳动部件所设扳钮之间的距离为一般成人以单手可达成扳扣动作的距离范围,当锁芯之锁定构件呈释放模式时,用户即可扳扣二扳动部件所设扳钮,从而带动二连动卡扣部件,令其卡扣部与第一壳体的定位勾呈释放状态,从而构成第一、第二壳体之间呈可开启状态。

Box with double toggle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箱体,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创新箱体结构。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指箱体,系泛指行李箱、化妆箱、工具箱等具有一旋摆掀启式第二壳体的箱体。现有箱体结构设计上,锁具的部份一直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且相关业界一直以来,也不断地针对箱体的锁具结构进行改良与突破;箱体的锁具,常见者通常是在其第二壳体的掀启侧设置间隔分布的两组锁具,此种形态虽然相当普遍且风行了相当长时间,其缺点在于该两组锁具均必须设置锁芯,且开启时必须双手同时操作方可达成,因此仍旧存在构件太过复杂且使用不便等问题;基于此,后续遂有相关业界研发出一种透过单一旋钮搭配两侧向延伸连动构件,以同步带动间隔配置的两组卡扣件呈定位或释放状态之另一种习知箱体锁具形态;然而,此种形态虽确实达到构件减少以及操作较为方便之优点,但其旋钮设计上为了便于人手握持转动,其形态通常设成突出状,如此一来,除了存在形状突兀而影响箱体整体美观性与价值感的缺点之外,该旋钮更容易受到外物碰撞而损坏,或者因为受外力作用而任意转动造成第二壳体误开的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相互枢组之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其中第二壳体具有一掀启侧,第一壳体具有间隔配置的二定位勾,该二定位勾与第二壳体的掀启侧相对应;一双扳钮式锁具,装设于第二壳体之掀启侧,该双扳钮式锁具包括:一壳座体,具有容置空间及一操作面板;一锁芯,设于壳座体的容置空间一处,锁芯具有一操作部及一锁定构件,锁定构件具锁定模式及释放模式,操作部露出于壳座体之操作面板,且操作部用以切换锁定构件呈锁定模式或释放模式;二扳动部件,设于壳座体的容置空间中且呈间隔对称状配置于锁芯相对二侧,各扳动部件均包括一扳钮、一导动座、一制动部及一弹性复位件,其中扳钮露出壳座体之操作面板以供人手扳动,导动座连设于扳钮,构成导动座与扳钮呈同动关系,制动部连设于导动座一处,制动部与锁芯的锁定构件相对应配合,且透过锁定构件处于锁定模式或释放模式的不同,系相对构成制动部连同扳钮与导动座呈定位状态或可动状态;弹性复位件设于容置空间中所设固定部位与导动座之间,以令导动座与扳钮之作动具有自动复位性;二连动卡扣部件,设于壳座体之容置空间且分别位于二扳动部件的相对外侧,各连动卡扣部件包括一受动部、一卡扣部及连接于受动部与卡扣部之间的一延伸连动架,其中受动部连设于与之相对应扳动部件之导动座,卡扣部则用以嵌卡于第一壳体与之相对应的定位勾,以令第二壳体盖合于第一壳体之状态定位;且二扳动部件所设扳钮之间的距离,系为一般成人以单手可达成扳扣动作的距离范围。借此创新独特结构形态与技术特征,使本技术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提供一种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新型式箱体结构形态,其透过二连动卡扣部件配合二定位勾之形态,而能够达到间隔定位点所具备的较佳定位效果,而透过该二扳动部件所设扳钮之间的距离为一般成人以单手可达成扳扣动作距离范围之形态特征界定,使得本技术之双扳钮式锁具在操作上,使用者透过单手扳扣动作即可轻易开启箱体之锁具,从而达到使用更加方便好用之优点,此外,因为该二扳动部件所设扳钮必须同时被扳动才能开锁,所以更可达到有效防止箱体之锁具受外力碰撞即任意解锁之实用进步性。本技术之另一目的,系通过该壳座体的容置空间中于邻近各连动卡扣部件所设卡扣部位置处更设有导动腔以供容设一弹性顶撑构件之另一技术特征,以当连动卡扣部件的卡扣部脱离定位勾呈开锁状态时,能够通过弹性顶撑构件相对于定位勾之弹力顶撑作用,令第一、第二壳体之间自动撑开形成一间距,以提供一个供使用者手指伸入扳动的空隙,令打开箱体更加省力、更加方便。本技术之又一目的,系更通过该第一壳体所设二定位勾的任至少其中一者间隔位置处更设有辅助定位勾之又一技术特征,以达到因应箱体宽幅增加勾扣定位点,进一步提升箱体盖合状态牢固强度与产品质量之优点与实用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箱体较佳实施例之第二壳体掀启状态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之双扳钮式锁具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之双扳钮式锁具与二定位勾组合状态立体图(注:局部为透视状态)。图4是本技术双扳钮式锁具较佳实施例之局部构件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之锁定构件呈锁定模式之相关构件立向剖视图。图6是图5之局部放大图一。图7是图5之局部放大图二。图8是本技术之锁定构件呈释放模式之相关构件立向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之锁定构件呈释放模式时,扳动部件及连动卡扣部件之作动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之二扳动部件所设扳钮供人手扳扣之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之锁芯操作部为密码锁启闭式形态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图12是承图11所示实施例之锁定构件呈锁定模式状态示意图。图13是承图11所示实施例之锁定构件呈释放模式状态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增设有辅助定位勾之实施例图一。图15是本技术增设有辅助定位勾之实施例图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所示,系本技术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之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之限制。所述箱体包括下述构成:相互枢组之一第一壳体10以及一第二壳体20,其中第二壳体20具有一掀启侧21,该第一壳体10具有间隔配置的二定位勾11,二定位勾11与第二壳体20的掀启侧21相对应;一双扳钮式锁具A,装设于第二壳体20之掀启侧,双扳钮式锁具A包括:一壳座体30,具有容置空间31以及一操作面板32;一锁芯40,设于壳座体30的容置空间31一处,锁芯40具有一操作部41以及一锁定构件42,锁定构件42具有一锁定模式以及一释放模式,操作部41露出于壳座体30之操作面板32,且操作部41用以切换锁定构件42呈所述锁定模式或释放模式;二扳动部件50,设于壳座体30的容置空间31中,且呈间隔对称状配置于锁芯40的相对二侧,各扳动部件50均包括一扳钮51、一导动座52、一制动部53以及一弹性复位件54(可为但不限于采用螺旋弹簧),其中扳钮51露出壳座体30之操作面板32以供人手扳动(如图10所示),导动座52连设于扳钮51,构成导动座52与扳钮51呈同动关系,制动部53连设于导动座52一处,制动部53与锁芯40的锁定构件42相对应配合,且透过锁定构件42处于所述锁定模式或释放模式的不同,系相对构成制动部53连同扳钮51与导动座52呈定位状态或可动状态;弹性复位件54则设于容置空间31中所设一固定部位315(仅标示于图6)与导动座52之间,以令导动座52与扳钮51之作动具有自动复位性;二连动卡扣部件60,设于壳座体30之容置空间31且分别位于二扳动部件50的相对外侧,各连动卡扣部件60包括一受动部61、一卡扣部62以及连接于受动部61与卡扣部62之间的一延伸连动架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相互枢组之一第一壳体以及一第二壳体,其中第二壳体具有一掀启侧,第一壳体具有间隔配置的二定位勾,二定位勾与第二壳体的掀启侧相对应;/n一双扳钮式锁具,装设于第二壳体之掀启侧,双扳钮式锁具包括:/n一壳座体,具有容置空间以及一操作面板;/n一锁芯,设于壳座体的容置空间一处,锁芯具有一操作部以及一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具有一锁定模式以及一释放模式,操作部露出于壳座体的操作面板,且操作部用以切换锁定构件呈所述锁定模式或释放模式;/n二扳动部件,设于壳座体的容置空间中,且呈间隔对称状配置于锁芯的相对二侧,各扳动部件均包括一扳钮、一导动座、一制动部以及一弹性复位件,其中扳钮露出壳座体之操作面板以供人手扳动,导动座连设于扳钮,构成导动座与扳钮呈同动关系,制动部连设于导动座一处,制动部与锁芯的锁定构件相对应配合,且透过锁定构件处于所述锁定模式或释放模式的不同,相对构成制动部连同扳钮与导动座呈定位状态或可动状态;弹性复位件则设于容置空间中所设一固定部位与导动座之间,令导动座与扳钮之作动具有自动复位性;以及/n二连动卡扣部件,设于壳座体之容置空间且分别位于二扳动部件的相对外侧,各连动卡扣部件包括一受动部、一卡扣部以及连接于受动部与卡扣部之间的一延伸连动架,受动部连设于与之相对应扳动部件之导动座,卡扣部则用以嵌卡于第一壳体与之相对应的定位勾,令第二壳体盖合于第一壳体之状态定位;/n且其中,二扳动部件所设扳钮之间的距离,为一般成人以单手可达成扳扣动作的距离范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互枢组之一第一壳体以及一第二壳体,其中第二壳体具有一掀启侧,第一壳体具有间隔配置的二定位勾,二定位勾与第二壳体的掀启侧相对应;
一双扳钮式锁具,装设于第二壳体之掀启侧,双扳钮式锁具包括:
一壳座体,具有容置空间以及一操作面板;
一锁芯,设于壳座体的容置空间一处,锁芯具有一操作部以及一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具有一锁定模式以及一释放模式,操作部露出于壳座体的操作面板,且操作部用以切换锁定构件呈所述锁定模式或释放模式;
二扳动部件,设于壳座体的容置空间中,且呈间隔对称状配置于锁芯的相对二侧,各扳动部件均包括一扳钮、一导动座、一制动部以及一弹性复位件,其中扳钮露出壳座体之操作面板以供人手扳动,导动座连设于扳钮,构成导动座与扳钮呈同动关系,制动部连设于导动座一处,制动部与锁芯的锁定构件相对应配合,且透过锁定构件处于所述锁定模式或释放模式的不同,相对构成制动部连同扳钮与导动座呈定位状态或可动状态;弹性复位件则设于容置空间中所设一固定部位与导动座之间,令导动座与扳钮之作动具有自动复位性;以及
二连动卡扣部件,设于壳座体之容置空间且分别位于二扳动部件的相对外侧,各连动卡扣部件包括一受动部、一卡扣部以及连接于受动部与卡扣部之间的一延伸连动架,受动部连设于与之相对应扳动部件之导动座,卡扣部则用以嵌卡于第一壳体与之相对应的定位勾,令第二壳体盖合于第一壳体之状态定位;
且其中,二扳动部件所设扳钮之间的距离,为一般成人以单手可达成扳扣动作的距离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双扳钮式锁具之箱体,其特征在于锁芯之操作部为钥匙转动启闭式形态,锁定构件则为受操作部之转动而同步转动之一T字杆形态;而二扳动部件的制动部为横向凸伸杆柱形态,又二扳动部件的制动部呈彼此上、下错位且间隔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琮棋
申请(专利权)人:陈琮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