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高脚椅的安全防倾装置,在椅垫底面两侧各锁设一L形底座,二侧底座一端各枢设一固定脚,另一端内面各由一枢销枢穿一枢片,枢片另一端枢设一活动脚,固定脚与活动脚近上段外交叉枢设;其特点是:仅在一侧的底座处设有锁控片、枢连轴、拉把及回复弹簧,其中:拉把是一短柄体,中段处用以钩设回复弹簧;枢连轴是一轴体,其一端钩设所述回复弹簧的另一端;所述锁控片相邻于底座,枢片与底座间隔置锁控片;枢连轴枢穿枢片于底座,其间并穿过所述锁沟,回复弹簧钩设于枢连轴与拉把之间。(*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脚椅的安全防倾装置,特别是一种折叠式高脚椅的安全防倾装置。椅具是生活上必需家俱,而椅具依其功能、摆置形式可分为多种,诸如沙发椅、藤椅、休闲椅、折叠会议用椅子、办公用旋转椅、高脚椅等等,其中高脚椅因目前餐饮业林立,使用较为普遍,一般高脚椅有旋转式、折叠式,由于折叠式高脚椅具有折叠功能便于存放,减少空间并能方便搬运,故有其存在的需要。如图7所示,椅垫40在底面两侧各锁设一L形底座41,以便在二侧底座41一端各枢设一固定脚50,另一端内面则各配合一枢销61枢穿一枢片60,枢片60另一端则枢设一活动脚51,一固定脚50与一活动脚51正于近上段处交叉枢设;因此使用时,即将前后方向的二活动脚51、二固定脚50反向展开,使椅垫40呈水平状,活动脚51与固定脚50成对地展开,以呈四点跨立于地面,枢片60因此被底座41水平面所贴靠;然而此种高脚椅不够安全。从图8中可见,由于枢片60仅与底座41呈水平贴靠状,枢片60连同活动脚51与椅垫40并无任何连结设计,只是枢片60在底座41间有枢销61的枢设关系,因此当在椅垫40上坐一半面积的,未能全部占满,即若偏于相异活动脚51方向,则会如翘翘板般,因重量偏向固定脚50一端,以致底座41以枢销61为支点,造成固定脚50方向的椅垫40部份由枢片60顶面翘高而有脱离间隙产生,沿枢销61同时拉起枢片60,使得椅垫40呈倾斜状,造成坐立者因椅垫40倾斜而下滑脱离椅垫40,轻者脚部擦伤,重者可能因身体失去重心,上半身撞到前面的桌体或其它物品,造成伤害,故此种结构急需改良。本创作者曾针对上述高脚椅安全性不佳做了一定的改进,设计出一种折叠式高脚椅的安全防倾装置,其主要由锁控片、扳控轴配合枢片配合组成;在椅垫的底座两侧各由枢片枢设椅脚,枢片另端枢设在底座,枢片开设一道重合沟,而在枢片与底座间安置一锁控片,其设有一道锁沟,以在二锁控片间连接固定一扳控轴,当椅脚展开后,拉动扳控轴连同锁控片移位,以使枢销卡制于锁沟中段,不能使枢片旋转,控制椅垫不被外力按压偏心一边而倾斜,彻底杜绝椅垫因倾斜以致坐立者下滑的危险,是一极具安全性的创作。但本创作人考虑到椅子展开后,部份使用者有可能忘了拉伸扳控轴达到锁定防倾的效果,故为使操作更为简便,即在不需要任何动作,就能达到锁定防倾的目的,故对前述折叠式高脚椅的安全防倾装置作了一定的改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及操作简单的折叠式高脚椅的安全防倾装置,该装置由拉把、回复弹簧、枢连轴搭配组合,拉把与锁控片固定一起,枢片与锁控片呈相邻并列状态,凭借拉把与枢连轴间的钩定回复弹簧,提供弹性自动回复的功能;欲使用展开时,仅需拉动拉把,使锁控片与枢片的各锁沟与重合沟重合,其次放开拉把即能配合回复弹簧的弹力,而使拉把自动回复锁定防倾状态,完全不需再一次拉伸动作,安全、便捷而操作简单。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折叠式高脚椅的安全防倾装置,在椅垫底面两侧各锁设一L形底座,二底座一端各枢设一固定脚,另一端内面则各由一枢销枢穿一枢片,枢片另一端枢设一活动脚,固定脚与活动脚于近上段处交叉枢设,其特征在于仅在一侧的底座设有锁控片、枢连轴、拉把、回复弹簧,其中所述拉把是一短柄体,中段处用以钩设所述回复弹簧;所述枢连轴是一轴体,一端钩设回复弹簧另一端;所述回复弹簧,两端呈圈钩状,由所述拉把垂直固定在所述锁控片一端,使锁控片相邻于所述底座,所述枢片则与所述底座间隔置所述锁控片;所述枢连轴枢穿枢片于底座,其间并穿过所述锁沟,所述回复弹簧钩设于所述枢连轴与拉把之间。所述折叠式高脚椅的安全防倾装置中,所述拉把的末端突设一圆径稍大的突缘,而枢连轴是一轴体,近末端突设有突缘,使枢连轴、拉把穿置其间,凭借各突缘隔置于枢片与锁控片之间。所述折叠式高脚椅的安全防倾装置中,所述拉把中段环凹设一环沟用以钩设回复弹簧一端,相对地,枢连轴也在一端环凹设有环沟用以钩设回复弹簧另一端。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由于本技术采用安全防倾装置,使其操作简便、迅捷、可一次完成;简单地说,本技术除用手拉动拉把外,均无法收折或展开椅子,而只要在展开、收折时,椅子因拉把配合回复弹簧而回复原位,故均处于安全卡制状态,故坐在椅子上后均无倾斜下滑可能;更可取地是,仅需拉动拉把同时扳起椅子,就能因放松拉把,被回复弹簧拉至原位而使枢连轴被锁沟限制旋转,无须执行再次扳控拉把定位动作。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元件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仰视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动作仰视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组装在椅子上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安全控制动作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元件分解图。图7是传统椅子侧视平面图。图8是传统椅垫倾斜状态图。如图1、2所示,本技术在椅垫40底面的两底座41,仅在一边设置有锁控片10、拉把20、枢连轴30、回复弹簧23,另一边的底座41则无上述部件,仅配合枢销61枢设枢片601于底座41而已,同时枢片601在一端枢设活动脚51,中央开设一道重合沟62;所述拉把20是一短柄体,末端突设一圆径稍大的突缘21,中段处环凹设一环沟22用以钩设回复弹簧23;而枢连轴30是一轴体,近末端突设有突缘31,另一端也设有环沟32用以钩设回复弹簧23另一端;前述拉把20设置突缘21的用意主要是使枢片60与锁控片10有所间隔,故若在锁控片10突设有突槽而供拉把20一端插固,则可不设置突缘21,因此突缘21并非重点,可更换设计可有多种方案,而仅此提出其中一种实施说明。组装时,令拉把20异于突缘21一端由枢片60的重合沟62穿过,并配合穿过枢片60该端套设有橡皮套,拉把20穿过枢片60另一端朝向底座41固设在锁控片10一端,其次,枢连轴30异于环沟32一端水平枢穿枢片60、穿过锁控片10的锁沟11以枢设于底座41,故使枢连轴30将枢片60连结于底座41,仅松配合地穿过重合沟62而已,故突缘21、31隔置在枢片60与锁控片10之间,锁控片10则相邻于底座,枢片60与底座41则间隔着锁控片10,枢连轴30和拉把20均突出于枢片60,因此将回复弹簧23两端各环钩于枢连轴30与拉把20的各环沟32、22中,如图2、4所示。如图2至5所示,椅子欲展开时,仅需拉动拉把20以拉伸回复弹簧23,使拉把20沿重合沟62方向移动,使其以枢销61、枢连轴30为支点拉开固定脚50、活动脚51、扳下椅垫40,锁控片10的锁沟11一端尽头为圆弧状而与枢连轴30周边弧面靠贴,使枢连轴30不被锁沟11控制不能转动,当确定为这样的状态就能放开拉把20,使锁控片10及枢片60以枢连轴30为支点、枢片601以枢销61为支点而与活动脚51一起同步动作;而拉把20随着椅子被展开,配合回复弹簧23的弹性自动回复力,沿重合沟62方向移动,令拉把20连同锁控片10沿枢连轴30移位,使锁控片10推移超出枢片60端缘位置,直至拉把20碰到重合沟62另一端缘,此时,因枢连轴30卡到锁沟11中段位置,使锁沟11上、下夹定枢连轴30而无旋转空间,加以拉把20挡抵至重合沟62端缘,使得枢片60不能有枢转空间,造成活动脚51及椅垫40无法以枢连轴30为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高脚椅的安全防倾装置,在椅垫底面两侧各锁设一L形底座,二侧底座一端各枢设一固定脚,另一端内面各由一枢销枢销穿一枢片,枢片另一端枢设一活动脚,固定脚与活动脚近上段处交叉枢设,其特征在于:仅在一侧的底座处设有锁控片、枢连轴、拉把及 复弹簧,其中:所述拉把是一短柄体,中段处用以钩设所述回复弹簧;枢连轴是一轴体,其一端钩设所述回复弹簧的另一端;所述回复弹簧两端呈圈钩状,由所述拉把垂直固定在所述锁控片一端,锁控片相邻于所述底座,所述枢片与底座间隔置所述锁控片; 所述枢连轴枢穿枢片于底座,其间并穿过所述锁沟,回复弹簧钩设于枢连轴与拉把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尊礼,
申请(专利权)人:游尊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