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一沅专利>正文

折叠式可摇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15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摇摆的折叠式可摇躺椅。它主要是由框架杆、连杆、扶手杆和靠背等组成,其特点在于:长框架叉于短框架内呈“×”形,靠背则松散地固定于长、短框架向上的两端,两连杆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位于靠背下的长、短框架,两扶手杆两端也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位于靠背上方的长、短框架,整体形成一四连杆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独特,结构新颖,随着人体重心的移动,即会摇动。使人得到悠闲、舒适的享受。(*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躺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摇摆的躺椅。目前,普遍使用的躺椅,往往是靠可调的扶手杆来调节躺仰的角度。当使用者躺于其上,保持一定角度时间较长时,需调节角度时,要坐起用手提起扶手杆来进行调节,较为费劲。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上述缺陷,更为休闲、舒适的折叠可摇躺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式可摇躺椅,主要是由框架杆、连杆、扶手杆和靠背等组成,其特点在于长框架叉于短框架内呈“×”形,靠背则松散地固定于长、短框架向上的两端,两连杆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位于靠背下的短框架和长框架,两扶手杆两端也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位于靠背上方的短框架和长框架,整体形成一四连杆机构。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本技术构思独特,结构新颖,随着人体重心的移动,即会摇动,真正使人得到悠闲、舒适的享受,具推广价值。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长框架1与短框架2采用直径为31mm的钢管加工成长方形,长框架1叉于短框架2内呈“×”形,长框架1向上的一端还固定有一固定杆6。靠背5则采用长方形的细帆布,松散地固定于固定杆6和短框架2向上的一端。两连杆3一端垂直向外弯折,另一端则垂直向内弯折,双端均刻有内螺纹,连杆3向外弯折一端穿入位于靠背5下短框架2上对应处开设的穿孔后,通过螺栓紧固,向内弯折的一端则穿入位于靠背5下长框架1上对应处开设的穿孔后,通过螺栓紧固。而位于靠背5上方的短框架2和长框架1对应于扶手杆4处均焊有一凸柱,凸柱内刻有内螺纹,扶手杆4两端设有穿孔,凸柱穿过扶手杆4的穿孔后,通过螺栓紧固,从而整体形成一四连杆机构。固当使用者躺于其上,重心改变后,因其为一不稳定机构,可摇动。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可摇躺椅,主要是由框架杆、连杆、扶手杆和靠背等组成,其特征在于长框架叉于短框架内呈“×”形,靠背则松散地固定于长、短框架向上的两端,两连杆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位于靠背下的短框架和长框架,两扶手杆两端也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位于靠背上方的短框架和长框架,整体形成一四连杆机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摇摆的折叠式可摇躺椅。它主要是由框架杆、连杆、扶手杆和靠背等组成,其特点在于:长框架叉于短框架内呈“×”形,靠背则松散地固定于长、短框架向上的两端,两连杆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位于靠背下的长、短框架,两扶手杆两端也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位于靠背上方的长、短框架,整体形成一四连杆机构。本技术构思独特,结构新颖,随着人体重心的移动,即会摇动。使人得到悠闲、舒适的享受。文档编号A47C4/00GK2333263SQ98224720公开日1999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丁一沅 申请人:丁一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可摇躺椅,主要是由框架杆、连杆、扶手杆和靠背等组成,其特征在于:长框架叉于短框架内呈“×”形,靠背则松散地固定于长、短框架向上的两端,两连杆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位于靠背下的短框架和长框架,两扶手杆两端也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位于靠背上方的短框架和长框架,整体形成一四连杆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一沅
申请(专利权)人:丁一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