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解的缓冲铰链,包括铰链主体,铰链主体包括缓冲底座与缓冲机构,缓冲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拆卸件,缓冲机构上设置有第二拆卸件,第一拆卸件与第二拆卸件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包括缓冲底座与缓冲机构的铰链主体,由缓冲底座上的第一拆卸件与缓冲机构上的第二拆卸件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拆卸缓冲机构,从而对缓冲机构进行维修更换,以提高缓冲铰链的使用体验。
A kind of buffer hinge easy to disassem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解的缓冲铰链
本技术涉及铰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拆解的缓冲铰链。
技术介绍
铰链是一种能把机器、车辆、门窗或器物的两个部分连接起来的装置或零件。它所连接的两部分或其中的一部分能绕着铰链的轴转动。铰链通常应用于门、窗以及橱柜等地方。现有大多数门窗的铰链为明铰链,明铰链通常是没有设置阻尼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阻尼器的门窗往往会造成较大的声响和晃动,从而影响用户体验。由此而生的缓冲铰链因为具有阻尼器,使得门窗在开关的过程受到阻尼器的作用而缓慢运行,包括在手放开时的缓慢归位,其造成的声响和晃动远小于没有阻尼器的铰链。其中,门窗作为频繁使用的主体,阻尼器在日积月累的开关过程中容易损耗,而现有的缓冲铰链的阻尼器通常固定在铰链主体上,使得阻尼器的拆解不方便,影响人们使用缓冲铰链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拆解的缓冲铰链,使得阻尼器容易拆解更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拆解的缓冲铰链,包括铰链主体,所述铰链主体包括缓冲底座与缓冲机构,所述缓冲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拆卸件,所述缓冲机构上设置有第二拆卸件,所述第一拆卸件与所述第二拆卸件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底座上设置有缓冲凹槽,所述缓冲机构放置于所述缓冲凹槽内,所述缓冲凹槽内任意一侧上设置有第一拆卸件,所述缓冲机构上与所述第一拆卸件相对应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拆卸件。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上设置有缓冲凹槽,所述缓冲底座位于所述缓冲凹槽内,所述缓冲凹槽内任意一侧上设置有第二拆卸件,所述缓冲底座上与所述第二拆卸件相对应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拆卸件。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缓冲压块、阻尼器以及活动缓冲压块,所述活动缓冲压块抵触所述阻尼器的一端,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固定放置于所述固定缓冲压块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拆卸件为L型通槽,所述第二拆卸件为凸块,所述凸块设置在固定缓冲压块的左侧或/与右侧上,所述凸块与所述L型通槽卡接。进一步地,所述L型通槽的底部沿着阻尼器的收缩方向延伸,所述凸块卡持于所述L型通槽的底部且所述凸块的横向截面的尺寸小于所述L型通槽的侧部的横向截面的尺寸。进一步地,所述凸块为长方体凸块或圆柱体凸块或三角柱凸块或圆台凸块或梯台凸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拆卸件包括相互垂直的横向凹槽与纵向凹槽,所述第二拆卸件包括形成夹角的中间件和卡持件,所述卡持件通过中间件与固定缓冲压块的底部连接,所述卡持件穿过横向凹槽且卡持于纵向凹槽上远离固定缓冲压块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凹槽沿着阻尼器的收缩方向延伸,所述卡持件的横向截面的尺寸小于所述横向凹槽的横向截面的尺寸且大于所述纵向凹槽的横向截面的尺寸,所述中间件的横向截面的尺寸小于所述纵向凹槽的横向截面的尺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拆卸件为T型凹槽,所述第二拆卸件为倒T型凸块或L型凸块;或者所述第一拆卸件为倒L型凹槽,所述第二拆卸件为L型凸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便于拆解的缓冲铰链,包括铰链主体,铰链主体包括缓冲底座与缓冲机构,由缓冲底座上的第一拆卸件与缓冲机构上的第二拆卸件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拆卸缓冲机构,从而对缓冲机构进行维修更换,以提高缓冲铰链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便于拆解的缓冲铰链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便于拆解的缓冲铰链的部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缓冲底座与缓冲机构的配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涉及的缓冲底座与缓冲机构的配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涉及的缓冲底座与缓冲机构的相对位置示意图。标号说明:1、铰链主体;2、缓冲底座;3、缓冲机构;21、缓冲凹槽;22、L型通槽;23、横向凹槽;24、纵向凹槽;31、固定缓冲压块;32、阻尼器;33、活动缓冲压块;34、凸块;35、中间件;36、卡持件。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5,一种便于拆解的缓冲铰链,包括铰链主体,所述铰链主体包括缓冲底座与缓冲机构,所述缓冲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拆卸件,所述缓冲机构上设置有第二拆卸件,所述第一拆卸件与所述第二拆卸件可拆卸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包括铰链主体,铰链主体包括缓冲底座与缓冲机构,由缓冲底座上的第一拆卸件与缓冲机构上的第二拆卸件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拆卸缓冲机构,从而对缓冲机构进行维修更换,以提高缓冲铰链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底座上设置有缓冲凹槽,所述缓冲机构放置于所述缓冲凹槽内,所述缓冲凹槽内任意一侧上设置有第一拆卸件,所述缓冲机构上与所述第一拆卸件相对应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拆卸件。从上述描述可知,凹槽结构为上开口结构,故而缓冲凹槽内任意一侧包括左右两侧、前后两侧以及底部,在第一拆卸件和第二拆卸件进行连接后缓冲机构固定放置于缓冲凹槽内,起到对缓冲机构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上设置有缓冲凹槽,所述缓冲底座位于所述缓冲凹槽内,所述缓冲凹槽内任意一侧上设置有第二拆卸件,所述缓冲底座上与所述第二拆卸件相对应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拆卸件。从上述描述可知,即缓冲机构扣在缓冲凹槽上,由于缓冲机构设置在外部,故而能便于拆解。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缓冲压块、阻尼器以及活动缓冲压块,所述活动缓冲压块抵触所述阻尼器的一端,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固定放置于所述固定缓冲压块上。从上述描述可知,活动缓冲压块的一端抵触于缓冲凹槽的一侧上,活动缓冲压块的另一端抵触于阻尼器上,阻尼器上远离活动缓冲压块的另一端固定放置在固定缓冲压块,固定缓冲压块上远离活动缓冲压块的另一端抵触于缓冲凹槽的另一侧上。在拆解时,压缩活动缓冲压块,使第一拆卸件和第二拆卸件脱离连接关系,即可取出活动缓冲压块;在组装时,压缩活动缓冲压块,使得第二拆卸件对准第一拆卸件放下,由于阻尼器的反推左右,使得第一拆卸件和第二拆卸件连接,此时,设置缓冲凹槽的长度小于缓冲机构在未压缩阻尼器的情况下的长度,使得缓冲机构在放置缓冲凹槽后处于未完全伸展状态,从而对活动缓冲压块和固定缓冲压块都具有一个反推的力,以抵触缓冲凹槽的两侧,形成一定的卡持作用,起到辅助固定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拆卸件为L型通槽,所述第二拆卸件为凸块,所述凸块设置在固定缓冲压块的左侧或/与右侧上,所述凸块与所述L型通槽卡接。从上述描述可知,采用凸块与L型通槽进行卡接,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现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地,所述L型通槽的底部沿着阻尼器的收缩方向延伸,所述凸块卡持于所述L型通槽的底部且所述凸块的横向截面的尺寸小于所述L型通槽的侧部的横向截面的尺寸。从上述描述可知,在组装时,压缩活动缓冲压块,使得凸块对准L型通槽的侧部放下,然后对准L型通槽的底部延伸方向推动缓冲机构以使得凸块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解的缓冲铰链,包括铰链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主体包括缓冲底座与缓冲机构,所述缓冲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拆卸件,所述缓冲机构上设置有第二拆卸件,所述第一拆卸件与所述第二拆卸件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解的缓冲铰链,包括铰链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主体包括缓冲底座与缓冲机构,所述缓冲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拆卸件,所述缓冲机构上设置有第二拆卸件,所述第一拆卸件与所述第二拆卸件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解的缓冲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底座上设置有缓冲凹槽,所述缓冲机构放置于所述缓冲凹槽内,所述缓冲凹槽内任意一侧上设置有第一拆卸件,所述缓冲机构上与所述第一拆卸件相对应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拆卸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解的缓冲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上设置有缓冲凹槽,所述缓冲底座位于所述缓冲凹槽内,所述缓冲凹槽内任意一侧上设置有第二拆卸件,所述缓冲底座上与所述第二拆卸件相对应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拆卸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解的缓冲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缓冲压块、阻尼器以及活动缓冲压块,所述活动缓冲压块抵触所述阻尼器的一端,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固定放置于所述固定缓冲压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解的缓冲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拆卸件为L型通槽,所述第二拆卸件为凸块,所述凸块设置在固定缓冲压块的左侧或/与右侧上,所述凸块与所述L型通槽卡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亮,陈帆,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澳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