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蚕产卵及收蛾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643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蚕产卵及收蛾用装置,涉及家蚕育种技术领域,包括产卵纸和收蛾袋,所述产卵纸的顶部均匀的设置有多个产卵区,所述收蛾袋具体由与产卵纸尺寸相同的固定板和多个与产卵区相对应的且一端开口的圆柱形纸筒构成,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均匀的开设有与所述产卵区对应的通孔,每个圆柱形纸筒开口端的边缘与对应的通孔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边缘处设置有与其一体的、可使产卵纸顶部与其顶部紧密贴合的连接装置,还设置有可封闭通孔的盖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的降低人力成本,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复杂性,降低了操作难度,实现了母蛾产卵后的有效收集。

A device for laying eggs and collecting moths of silkw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蚕产卵及收蛾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蚕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可对蚕蛾产卵时和产卵后进行处理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家蚕育种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劳动力紧缺,这就迫切需要家蚕育种中的一些环节实行省力化操作。在家蚕母种原种的制种过程中,首先将制种的阚圈放置在蚕连纸上投蛾(蚕连纸分14蛾的和28蛾的,对应的阚圈也是14蛾的和28蛾的,投蛾是将交配后的雌蛾放入制种的阚圈中),待雌蛾产卵完毕后,需要将雌蛾袋蛾(14蛾的使用蛾袋放入雌蛾、28蛾的使用蛾盒放入雌蛾),用于最后对雌蛾镜检(使用显微镜检查是否有微粒子病)。在这个过程中非常耗费人力,操作复杂,极易导致母蛾回收时放错蛾袋,影响后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如何提高检测效率并保证检测准确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家蚕产卵及收蛾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耗费大量人力、检测准确率低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家蚕产卵及收蛾用装置,包括产卵纸和收蛾袋,所述产卵纸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蚕产卵及收蛾用装置,包括产卵纸(1)和收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纸(1)的顶部均匀的设置有多个产卵区(2),所述收蛾袋具体由与产卵纸(1)尺寸相同的固定板(3)和多个与产卵区(2)相对应的且一端开口的圆柱形纸筒(4)构成,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均匀的开设有与所述产卵区(2)对应的通孔(5),每个圆柱形纸筒(4)开口端的边缘与对应的通孔(5)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的边缘处设置有与其一体的、可使产卵纸(1)顶部与其顶部紧密贴合的连接装置,还设置有可封闭通孔(5)的盖子(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蚕产卵及收蛾用装置,包括产卵纸(1)和收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纸(1)的顶部均匀的设置有多个产卵区(2),所述收蛾袋具体由与产卵纸(1)尺寸相同的固定板(3)和多个与产卵区(2)相对应的且一端开口的圆柱形纸筒(4)构成,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均匀的开设有与所述产卵区(2)对应的通孔(5),每个圆柱形纸筒(4)开口端的边缘与对应的通孔(5)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的边缘处设置有与其一体的、可使产卵纸(1)顶部与其顶部紧密贴合的连接装置,还设置有可封闭通孔(5)的盖子(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蚕产卵及收蛾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6)的一端通过连接带(7)与固定板(3)连接,另一端上粘附有胶带(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蚕产卵及收蛾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盖子(6)替换为与产卵纸(1)尺寸相同的盖纸(9),所述盖纸(9)上均匀的开设有与通孔(5)对应的缺口,每个缺口内均设置有一个可封闭对应通孔(5)的盖体(10),所述盖体(10)的两端分别与盖纸(9)连接,且所有的盖体(10)和盖纸(9)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家蚕产卵及收蛾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具体由设置在固定板(3)两长边外侧且与其为一体结构的A边纸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晓琪张彦秦凤石凉黄浩黄德辉夏家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