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层残膜捡拾打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51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耕层残膜捡拾打捆机,机架前部下方间隔安装着开沟圆盘,变速箱安装在机架上方,机架中部由前往后依次间隔设置着起膜刀辊、分离输送圆盘组以及汇中螺旋,分离输送圆盘组上方间隔设置着导流罩,分离输送圆盘组与导流罩之间的区段构成破碎腔;分离输送圆盘组由三根间隔布置的转轴构成,三根转轴的轴线连线与水平面之间构成30度夹角,起膜刀辊的辊面上均匀间隔设置着呈波浪形布置的起膜刀片;汇中螺旋两端的绞龙叶片外径大,中部的绞龙叶片外径小,打捆装置铰接在机架后端中部,打捆装置的进料口处横向设置着捡拾弹齿辊,变速箱通过链条链轮传动驱使各个转轴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膜土分离效果好,能够大大提高膜土分离效率。

Mulch pick-up ba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耕层残膜捡拾打捆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耕层残膜捡拾打捆机,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地膜覆盖栽培对农业生产有诸多益处,如增温保墒、促进作物生长作用,且能抑制杂草生长,栽培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农业生产活动中。但是地膜覆盖栽培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残留在农田中的地膜,由于其降解速度非常慢,会长期滞留农田中,造成土壤理化特性的改变,影响播种作业和种子发芽,影响作物根系生长,造成农业“白色污染”。残膜积累达一定程度后,造成农业减产。此前残膜的回收方式有人工收膜,但是这种方式存在花费大量人力,效率低,成本昂贵,且耗时多,耽误农时,无法回收耕层残膜等弊端。由此对于残膜的回收各国科研人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但是所研发的残膜回收机械,存在不同程度的优劣。需要改进和优化。此外,目前农田残膜回收工作的捡拾储放与后处理环节存在脱节现象,即残膜回收捡拾后堆积在田间地头,后续回收捡拾的工序不到位的现象。它易使得回收后的残膜再经风雨冲刷,而造成残膜的二次污染。可见,残膜回收问题目前在我国尚未很好的解决,研发更为可靠、实用的残膜回收机械尤为急切。残膜回收技术的发展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国外最先开始相关方面的研究。国外使用的地膜较厚,厚地膜具有较好的抗破损性能与较大的抗拉强度,利于机械回收。因而国外的地膜回收机构比较简单,一般主要有起膜铲和卷膜辊组成,残膜成卷回收以便后期处理或继续使用。此外,国外积极研究可降解地膜,但由于该地膜使用成本较高,未大面积推广。国内使用的地膜厚度为0.004~0.008mm,属于薄地膜,这类地膜质量较差,回收的时候易破碎且形成较小的碎片,所以我国残膜回收机械不能采用卷收的方式进行回收残膜。我国科研人员先后研发了弹齿式残膜回收机、齿链式残膜回收机、抖动筛式残膜回收机、气力式残膜回收机等多项残膜回收机,但在使用可靠性,适应性方面还需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弹齿式残膜回收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可以有效地解决堵塞和壅土的问题,对于平整地的残膜回收率较高。但是,工作中,密排弹齿式拾膜机构生产效率较低,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升起机架进行卸膜,且卸膜有一定困难,需要人工辅助;密排弹齿式拾膜机构工作幅宽1.05m,配重不足,工作时需要在机子上加重物或者人站在机子上加重;在平地拾膜效果较好,遇坑或秸秆会出现残膜漏起现象;遇到硬物会产生变形或跳动,造成不正常工作,扯碎的地膜散落一地,清理残膜困难。气力式残膜回收机,能够有效地收集碎片化程度较大的残膜,有利于残膜汇集。它属于春播前残膜回收机,工作时挑膜轮将残膜挑离地而至风机吸口处,由风机产生负压风流将膜吸入风机,再吸送到集膜网箱中,仍属于原理概念机型。吸气式残膜回收机只能回收地表残膜且工作环境恶劣,易将尘土一同吸入膜箱。轮齿式拾膜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及拾起的残膜相对较为清洁等优点,有利于残膜的回收利用,特别适宜捡拾高粱、玉米等有硬茬地的秋后收膜,对厚度在0.008mm以上的标准地膜拾取效果较为理想。但是,工作过程中由于轮齿式拾膜机构的滚筒半价固定,地膜在土中的深度不一,在拾膜时容易发生拾膜不均匀现象;对于破损较为严重的碎膜捡拾效果不理想;拖拉机行走过快时容易发生扯膜。现有的残膜回收机构存在以下问题:1.膜土分离不彻底,回收的残膜含杂质较多,小块破碎的残膜易漏捡;2.残膜极易缠绕入土部件、捡拾部件、卸膜部件;3.无法回收耕层中的残膜,忽视耕层中的残膜,导致残膜继续留在土壤中,造成残膜持续污染土壤资源。4.集膜箱内残膜杂乱堆砌,无固定形状,导致卸膜不便。5.捡拾回收完的残膜堆放在田间,后续回收捡拾的工序不到位,易造成残膜的二次污染。这些问题导致了残膜回收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使得残膜污染逐步加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耕层残膜捡拾打捆机,不仅膜土分离效果好,而且残膜卸膜性能也比较好,能够大大提高膜土分离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耕层残膜捡拾打捆机,包括机架、开沟圆盘、变速箱、导流罩、分离输送圆盘组、捡拾弹齿辊、打捆装置、后行走轮、前行走轮、汇中挡板、汇中螺旋、起膜刀辊、链轮组Ⅱ、链轮组Ⅲ、链轮组Ⅰ以及打捆装置;机架前部下方间隔安装着开沟圆盘,变速箱安装在机架上方,机架中部由前往后依次间隔设置着起膜刀辊、分离输送圆盘组以及汇中螺旋分离输送圆盘组上方间隔设置着导流罩,分离输送圆盘组与导流罩之间的区段构成破碎腔;分离输送圆盘组由三根间隔布置的转轴构成,三根转轴上均匀间隔交错设置着圆盘,三根转轴的轴线连线与水平面之间构成30度夹角,起膜刀辊的辊面上均匀间隔设置着呈波浪形布置的起膜刀片;所述的汇中螺旋由一根转轴构成,该转轴两侧部上分别设置着绞龙,位于转轴两端的绞龙叶片外径大,靠近转轴中部的绞龙叶片外径小,汇中螺旋下方水平设置着汇中挡板,所述的打捆装置铰接在机架后端中部,打捆装置的进料口处横向设置着捡拾弹齿辊,变速箱输出轴通过链条链轮传动驱使各个转轴旋转。本技术回收耕层的残膜、利用高速圆盘抛物特性以及膜土延展度不同的特性实现膜土彻底分离。本装置实现了对田间耕层残膜的回收,解决了膜土不易分离的难题,使残膜回收装备性能更加完善,为治理残膜污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案。高速旋转的分离输送圆盘组对膜土进行分离,利用高速圆盘抛物特性以及膜土延展度不同的特性,分离输送圆盘组与导流罩的区段形成破碎腔,膜土混合物在此区段,受到多次挤压和撞击,由于膜土延展度的不同,土块被挤压击碎成较小颗粒土块,经分离输送圆盘组的间隙,下落至地面,三个分离输送圆盘组合使土块在此区段进行充分挤压和破碎,而延展性较好的残膜被保留下来,残膜在高速旋转的分离输送圆盘组上逐级上升。实现膜土分离,使膜土分离到达很好效果。采用汇中螺旋装置将残膜汇集至捡拾弹齿辊捡拾区域,方便捡拾弹齿捡拾残膜,提高了回收机的捡拾率。采用打捆装置实现对残膜堆砌形状的固定化,将其打捆为圆形残膜捆,并从打捆装置后部卸下,提高卸膜率的同时,对残膜的后处理起到了方便收集、运输的作用。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中起膜刀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分离输送圆盘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汇中螺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耕层残膜捡拾打捆机,如图1-图6所示,包括机架1、开沟圆盘2、变速箱3、导流罩4、分离输送圆盘组5、捡拾弹齿辊6、打捆装置7、后行走轮8、前行走轮9、汇中挡板10、汇中螺旋11、起膜刀辊12、链轮组Ⅱ13、链轮组Ⅲ14、链轮组Ⅰ15以及打捆装置7;机架1前部下方间隔安装着开沟圆盘2,变速箱3安装在机架1上方,机架1中部由前往后依次间隔设置着起膜刀辊12、分离输送圆盘组5以及汇中螺旋11,分离输送圆盘组5上方间隔设置着导流罩4,分离输送圆盘组5与导流罩4之间的区段构成破碎腔;分离输送圆盘组5由三根间隔布置的转轴构成,三根转轴上均匀间隔交错设置着圆盘,三根转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耕层残膜捡拾打捆机,包括机架、开沟圆盘、变速箱、导流罩、分离输送圆盘组、捡拾弹齿辊、打捆装置、后行走轮 、前行走轮、汇中挡板、汇中螺旋、起膜刀辊、链轮组Ⅱ 、链轮组Ⅲ 、链轮组Ⅰ以及打捆装置;其特征是:机架前部下方间隔安装着开沟圆盘,变速箱安装在机架上方,机架中部由前往后依次间隔设置着起膜刀辊、分离输送圆盘组以及汇中螺旋分离输送圆盘组上方间隔设置着导流罩,分离输送圆盘组与导流罩之间的区段构成破碎腔;分离输送圆盘组由三根间隔布置的转轴构成,三根转轴上均匀间隔交错设置着圆盘,三根转轴的轴线连线与水平面之间构成30度夹角,起膜刀辊的辊面上均匀间隔设置着呈波浪形布置的起膜刀片;所述的汇中螺旋由一根转轴构成,该转轴两侧部上分别设置着绞龙,位于转轴两端的绞龙叶片外径大,靠近转轴中部的绞龙叶片外径小,汇中螺旋下方水平设置着汇中挡板,所述的打捆装置铰接在机架后端中部,打捆装置的进料口处横向设置着捡拾弹齿辊,变速箱输出轴通过链条链轮传动驱使各个转轴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耕层残膜捡拾打捆机,包括机架、开沟圆盘、变速箱、导流罩、分离输送圆盘组、捡拾弹齿辊、打捆装置、后行走轮、前行走轮、汇中挡板、汇中螺旋、起膜刀辊、链轮组Ⅱ、链轮组Ⅲ、链轮组Ⅰ以及打捆装置;其特征是:机架前部下方间隔安装着开沟圆盘,变速箱安装在机架上方,机架中部由前往后依次间隔设置着起膜刀辊、分离输送圆盘组以及汇中螺旋分离输送圆盘组上方间隔设置着导流罩,分离输送圆盘组与导流罩之间的区段构成破碎腔;分离输送圆盘组由三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鑫城黄爽张学军袁盼盼朱兴亮靳伟鄢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