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式建筑机械具备底板、设于该底板上的高电压设备、设于与底板上的高电压设备不同的区域的非高电压设备、具有高电压设备罩及非高电压设备罩的外装罩、在外装罩的内侧划分出设有高电压设备的高电压区域和设有非高电压设备的非高电压区域的分隔部。
Electric construction machi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式建筑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式建筑机械。本申请对2018年9月14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8-172707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电动式建筑机械的一例,公开有电动式液压挖掘机。电动式液压挖掘机具备由蓄电池驱动的电动马达,以代替现有的液压挖掘机中的发动机。在电动式液压挖掘机的上部旋转体的后部设有具备多个蓄电池的蓄电池单元。蓄电池单元由作为外装罩的一部分的后部罩覆盖。在液压式挖掘机的上部旋转体的侧部,除了上述电动马达之外,还设有逆变器、液压泵及冷却单元等设备。这些设备由作为外装罩的一部分的侧部罩覆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9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电动式液压挖掘机中,例如在进行液压泵或冷却单元等的维护时,只要拆下侧部罩,就可能同时接触到作为高电压设备的电动马达或逆变器。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维护时的安全性的电动式建筑机械。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式建筑机械,其具备:底板,沿水平方向延伸;高电压设备,设于该底板上,包含供有来自电源的电力的逆变器及通过由该逆变器转换的电力驱动的电动马达;非高电压设备,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与所述高电压设备不同的区域,包含由所述电动马达驱动的液压泵、分配该液压泵排出的工作油的液压阀及冷却各种设备的冷却单元;外装罩,具有可开闭地覆盖所述底板上的设有所述高电压设备的区域的高电压设备罩及可开闭地覆盖所述底板上的设有所述非高电压设备的区域的非高电压设备罩;分隔部,在所述外装罩的内侧划分出所述底板上的设有所述高电压设备的高电压区域和所述底板上的设有所述非高电压设备的非高电压区域。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方式的电动式建筑机械,能够提高维护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动式液压挖掘机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动式液压挖掘机的上部旋转体的内部构造的示意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动式液压挖掘机的上部旋转体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左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动式液压挖掘机的上部旋转体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右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动式液压挖掘机的上部旋转体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动式液压挖掘机的上部旋转体的左侧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动式液压挖掘机的上部旋转体的右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7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电动式液压挖掘机(电动式建筑机械)>如图1所示,作为电动式建筑机械的一例的电动式液压挖掘机200具备下部行驶体210及上部旋转体220。以下,将电动式液压挖掘机200设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下的重力作用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下部行驶体>下部行驶体210具有一对履带211。通过行驶用液压马达(省略图示)驱动这些履带211,使下部行驶体210行驶。将下部行驶体210的行驶方向称作前后方向,将行驶方向前方侧(通常的前进方向、设有下述推铲212的一侧)称作前方,将该前方的相反侧即行驶方向后方称作后方。另外,观察前进方向时,将右方称作“右”,将左方称作“左”。上述履带211在左右设有一对。在下部行驶体210的前部设有沿下部行驶体210的车宽方向(以下,简称为宽度方向)延伸的作为排土板的推铲212。该推铲212通过液压缸驱动而可调整高度位置。<上部旋转体>上部旋转体220设于下部行驶体210上。上部旋转体220经由回转环215与下部行驶体210连接。回转环215形成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作为中心的圆环状。上部旋转体220通过回转环215相对于下部行驶体210可绕旋转轴线旋转。上部旋转体220具备工作装置221、旋转机架10、门型机架20、分隔壁24(分隔部)、高电压设备30、非高电压设备40、旋转马达70、驾驶空间80、防护罩95、外装罩100。<工作装置>如图1所示,工作装置221具有大臂222、小臂223及铲斗224。工作装置221通过各液压缸分别驱动大臂222、小臂223及铲斗224,从而进行挖掘等各种作业。以下,将工作装置221朝向电动式液压挖掘机200的前方的状态下的上部旋转体220的宽度方向简称为“宽度方向”。另外,将朝向宽度方向的中央的方向称作“宽度方向内侧”,将从宽度方向的中央朝向左侧(宽度方向一侧)或右侧(宽度方向另一侧)的方向称作“宽度方向外侧”。<旋转机架>旋转机架10具有底板11、横隔板12、前部纵隔板13、前部加强板14、支架15及后部纵隔板16。<底板>如图2~图4所示,底板11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呈板状的部件。即,底板11沿前后方向及宽度方向延伸。底板11可以由一张钢板构成,也可以通过组合多张钢板而构成。底板11的下表面固定于回转环215上。由此,旋转机架10被回转环215从下方支承。<横隔板>横隔板12是从底板11的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并且跨着宽度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横隔板12以宽度方向作为长度方向延伸。横隔板12配置于底板11上的比前后方向的中央靠前方侧的部分。横隔板12跨着底板11的宽度方向两侧的端部延伸,即,跨着左右两侧的端部延伸。<前部纵隔板>前部纵隔板13是从底板11的上表面突出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前部纵隔板13在底板20的上表面上的横隔板12的前方侧,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分开设有一对。即,前部纵隔板13在左右隔开间隔设有一对。一对前部纵隔板13分别在比底板11的宽度方向两侧的端部靠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配置。前部纵隔板13的后方侧的端部与横隔板12的朝向前方侧的面连接。即,前部纵隔板13以从横隔板12向前方延伸的方式设置。如图2所示,一对前部纵隔板13以随着从与横隔板12的连接部位即后方侧的端部朝向前方侧而相互接近的方式设置。<前部加强板>前部加强板14在一对前部纵隔板13的前部一体固定于所述一对前部纵隔板13上。前部加强板14与一对前部纵隔板13的配置对应地形成俯视时随着朝向前方而宽度方向的间隔减小的形状。<支架>支架15固定于一对前部纵隔板13及前部加强板14的前端。支架15是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形成圆筒状的部件。在该圆筒状的外周面一体固定有一对前部纵隔板14及前部加强板14的前端。经由支架15将工作装置221支承于底板11。<后部纵隔板>后部纵隔板16是从底板11的上表面突出并且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后部纵隔板16在底板11的上表面上的横隔板12的后方侧且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设有一对。即,后部纵隔板16在左右设有一对。一对后部纵隔板16的宽度方向的间隔比一对前部纵隔板13的后端的这些前部纵隔板13的宽度方向上的间隔大。<门型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式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具备:/n底板,沿水平方向延伸;/n高电压设备,设于该底板上,包含供有来自电源的电力的逆变器及通过由该逆变器转换的电力驱动的电动马达;/n非高电压设备,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与所述高电压设备不同的区域,包含由所述电动马达驱动的液压泵、分配该液压泵排出的工作油的液压阀及冷却各种设备的冷却单元;/n外装罩,具有可开闭地覆盖所述底板上的设有所述高电压设备的区域的高电压设备罩及可开闭地覆盖所述底板上的设有所述非高电压设备的区域的非高电压设备罩;/n分隔部,在所述外装罩的内侧划分出所述底板上的设有所述高电压设备的高电压区域和所述底板上的设有所述非高电压设备的非高电压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14 JP 2018-1727071.一种电动式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具备:
底板,沿水平方向延伸;
高电压设备,设于该底板上,包含供有来自电源的电力的逆变器及通过由该逆变器转换的电力驱动的电动马达;
非高电压设备,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与所述高电压设备不同的区域,包含由所述电动马达驱动的液压泵、分配该液压泵排出的工作油的液压阀及冷却各种设备的冷却单元;
外装罩,具有可开闭地覆盖所述底板上的设有所述高电压设备的区域的高电压设备罩及可开闭地覆盖所述底板上的设有所述非高电压设备的区域的非高电压设备罩;
分隔部,在所述外装罩的内侧划分出所述底板上的设有所述高电压设备的高电压区域和所述底板上的设有所述非高电压设备的非高电压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式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电压设备还具有作为所述电源的蓄电池单元,
所述高电压设备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后方侧的区域,
所述高电压设备罩是覆盖所述底板上的后方侧的区域的后部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式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电压设备还具有:
充电连接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野善之,富泽美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