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绷带(10),该绷带包括:平面料幅(12),该平面料幅具有第一面(14)和第二面(16)以及沿该绷带(10)的纵向方向间隔开的第一端部(18)和第二端部(20);在该平面料幅(12)的第一面上的创口衬垫(22);相对于该创口衬垫(22)位于该平面料幅(12)的第二面(16)上的施压器(32);在该平面料幅(12)的第二端部(20)处的紧固元件(24),该紧固元件用于在绷带(10)被敷设在载体上时将该平面料幅(12)的第二端部(20)紧固在该平面料幅自身上或该平面料幅自身处。
Bandages, especially compression banda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绷带、尤其压迫绷带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伤口进行紧急处理的绷带、尤其压迫绷带。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各种各样的绷带和包扎带,其中术语“绷带”和“包扎带”在下文中应被同义使用,其应用于各种使用目的。在此,已知应在紧急处理伤口的情况下使用的绷带,其中通常涉及由于创伤而产生的伤口和创口,这些伤口和创口通常是严重出血的。针对也可以被描述为危急状况的使用目的,已知的是,使用这样的绷带,这些绷带一方面具有创口衬垫,该创口衬垫被施加在形成绷带本身的平面料幅的一个面上,并且在另一个面上设置有施压器,该施压器能够实现向创口施加足够的压迫。恰恰在创口严重出血的情况下重要的是,施加足够的压力,以避免失血过多。因此,从现有技术中例如已知WO97/29689A1,其描述了一种具有无菌的创口衬垫的包扎带,其中在与创口衬垫相反的背面上设置有施压器,包扎带被拉动经过该施压器,并且该施压器随后向位于其下的伤口施加增大的压力。在此,在该设计方案中不利的是,所施加的压力被施加到相对小的面积上,并且存在不均匀的压力分布。此外,例如从US2003/199801A1已知一种设计方案,其中在包扎带的背面上设置有钩状的元件。在施加第一圈绷带并将其固定在身体部分上之后,随后在下一圈引导绷带穿过这些钩并且随后改变缠绕方向。由此可以施加拉力,这些拉力经创口衬垫的中部被引入所牵涉的身体区域中并且由此应施加更均匀的压力。在此,不利的是,单侧的拉力可能导致包扎带移位。现在,US2007/0185428A1示出了另一个改进方案。这个改进方案居中地在创口衬垫上示出用于向伤口施加压力的H形元件。在此,包扎带在第一固定之后继续围绕肢体缠绕,以便随后使其卷绕绕过H形元件的侧面部分并且因此实现方向变换,由此可以施加第一拉力。在再次到达H形元件时,随后进而引导绷带绕过H形元件的第二侧面部分,以促使再一次改变方向。现在可以均匀地施加拉力。在该设计方案中不利的是,由于引导绕过H形元件而导致绷带的贴靠面减小到此区域,并且然后再次需要一定的距离才能使绷带再次展开成其完全的宽度。此外,H形元件在面积方面是相对较小的,从而使得所施加的压力由于包扎带绷紧而是较小的并且不是特别平面的。现在,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目的,提供一种绷带,该绷带(尤其即使在危急状况下也)能够实现简单的施用性和对伤口的处理,其中在危急状况下简单的可操作性是特别重要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下特征的绷带来实现,即绷带包括:a.平面料幅,该平面料幅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沿该绷带的纵向方向间隔开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b.在该平面料幅的第一面上的创口衬垫;c.相对于该创口衬垫位于该平面料幅的第二面上的施压器;d.在该平面料幅的第二端部处的紧固元件,该紧固元件用于在绷带被敷设在载体上时将该平面料幅的第二端部紧固在该平面料幅自身上或紧固在该平面料幅自身处,其中该施压器具有基板以及沿该绷带的纵向方向被布置在该基板两侧的两个长形的固定元件,这些固定元件相对于该绷带的纵向方向成角度地延伸,尤其垂直地延伸,其中相应地这些固定元件的一个端部被固定在基座上并且另一个端部是自由的,并且这些固定元件在其剩余长度上在其本身与该基板之间围成间隙。通过沿纵向方向在基板两侧设置两个长形的固定元件实现:在与现有技术类似地敷设绷带的情况下,可以引导绷带在基板与固定元件之间穿过,以便随后在身体部分的缠绕方向方面实现方向改变并且随后进一步围绕身体部分进行卷绕,直到到达第二固定元件,其中随后进而引导绷带在固定元件与基板之间穿过并且进而实现敷设的方向改变,从而使得可以通过拉动绷带向伤口施加均匀地在两个方向(绷带纵向方向)上作用的压力。在此,设置长形的固定元件是特别有利的,原因在于在围绕施压器包裹该绷带时并不导致绷带宽度的收缩。而是可以在整个绷带宽度上非常均匀地产生通过拉力而施加到基板上、施加到伤口上的压力。在此,施压器具有由基板形成的、大体上W形或S形的形状,该基板分别在两侧沿绷带纵向方向与长形的固定元件相连接。如果在这些固定元件的被固定在基板处的端部彼此呈对角地对置,则得到优选的S形的构型。由此,仍可以更均匀地实现压力施加,并且更好地避免绷带从施压器中不希望地滑脱。如果这些固定元件被固定在基板的同一面上,那么得到W形的外观。通过施压器的设计方案,对使用者而言近乎直观地得出绷带的敷设。在此提出:绷带首先以其创口衬垫被施加到伤口上,并且随后解卷并且围绕肢体或其他身体部分进行包裹,直到包扎带或绷带可以与施压器产生接合。随后,绷带被引入到第一固定元件与基板之间的间隙中,并且随后实现敷设方向的方向变换,由此可以施加第一拉力并且同时固定第一端部。在此,现在还仍然可以相对于伤口调整创口衬垫的位置。随后,绷带围绕所涉及身体部分进行卷绕,直到绷带再次进入到施压器的区域中并且被引入到第二固定元件与底板之间的间隙中。现在如果在绷带处进行拽拉,那么可以施加所希望的压力,其中压力分布通过绷带的两次转向藉由施压器均匀地分布到伤口上。接着,绷带可以围绕所涉及的位置进行包裹,由此藉由施压器将额外的压力垂直地引入到伤口中。当附加的元件被卷入对应的包扎带之下时总是得到所施加的这个压力。如果随后将绷带相对于其整个长度安置在载体上,那么该绷带可以借助于被设置在平面料幅的第二端部处的紧固元件例如被固定在该平面料幅自身上或被固定在该平面料幅自身处。在此,可以设想各种紧固元件。因此,例如可以设置有钩环元件(Velcro紧固元件),该钩环元件可以被固定在绷带材料处。此外,还可以设想卡钩形的锁紧元件,其中可以将这些卡钩的自由端部钩在多圈包扎带之下。替代性地,所有其他从绷带和包扎带领域已知的紧固元件都是可行的。在此,“紧固元件”还应理解为,绷带的第二端部本身形成紧固元件,其方式为将该第二端部例如向下插入到其他圈绷带之下并且因此通过摩擦对其进行固定。此外,这里也应理解为:当藉由外部元件(例如夹子等)将绷带紧固在载体上时,这些外部元件与第二端部共同作用,该第二端部随后形成第二紧固元件。在设置卡钩形的紧固元件的情况下,这个紧固元件也可以被用来包扎肢体,其中卡钩形的锁紧元件在位于其下的绷带缠绕圈之下被引导穿过并且围绕垂直于绷带平面的轴线旋转并且因此提高向创口的压力。接着,卡钩形的锁紧元件以常规的方式以其端部被钩入到位于其下的缠绕圈之下并且被固定以防旋松。在此,特别优选的是,该基板具有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由此,可以相对大面积地且均匀地力引入,并且尤其可以设置有平行于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长边的固定元件,该矩形或该平行四边形可以在绷带的宽度的所希望的区段上延伸。此外,基板可以平面地或替代性地还弯曲地设计,以便提供与身体部分的解剖学适配。该基板在必要时还可以被设计为柔性的,从而使得基板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适配于身体部分。为了能够特别简单地施用并且尤其将绷带引入到间隙中,可以提出:这些固定元件尤其横向于该绷带的纵向方向延伸超过该基板。在此,由于平面地施加拉力,特别值得期待的是,间隙垂直地(即横向于绷带纵向方向)延伸,原因在于然后可以实现特别均匀的拉力并且同时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绷带(10),该绷带包括:/ne.平面料幅(12),该平面料幅具有第一面(14)和第二面(16)以及沿该绷带(10)的纵向方向间隔开的第一端部(18)和第二端部(20);/nf.在该平面料幅(12)的第一面上的创口衬垫(22);/ng.相对于该创口衬垫(22)位于该平面料幅(12)的第二面(16)上的施压器(32);/nh.在该平面料幅(12)的第二端部(20)处的紧固元件(24),该紧固元件用于在绷带(10)被敷设在载体上时将该平面料幅(12)的第二端部(20)紧固在该平面料幅自身上或紧固在该平面料幅自身处,其特征在于,/n该施压器(32)具有基板(34)以及沿该绷带(10)的纵向方向被布置在该基板(34)两侧的两个长形的固定元件(36,38),这些固定元件相对于该绷带(10)的纵向方向成角度地延伸,尤其垂直地延伸,其中相应地这些固定元件(36,38)的一个端部(36’,38’)被固定在该基板(34)上并且另一个端部(36”,38”)是自由的,并且这些固定元件(36,38)在其剩余的长度上在其本身与该基板(34)之间形成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07 DE 102017117828.71.一种绷带(10),该绷带包括:
e.平面料幅(12),该平面料幅具有第一面(14)和第二面(16)以及沿该绷带(10)的纵向方向间隔开的第一端部(18)和第二端部(20);
f.在该平面料幅(12)的第一面上的创口衬垫(22);
g.相对于该创口衬垫(22)位于该平面料幅(12)的第二面(16)上的施压器(32);
h.在该平面料幅(12)的第二端部(20)处的紧固元件(24),该紧固元件用于在绷带(10)被敷设在载体上时将该平面料幅(12)的第二端部(20)紧固在该平面料幅自身上或紧固在该平面料幅自身处,其特征在于,
该施压器(32)具有基板(34)以及沿该绷带(10)的纵向方向被布置在该基板(34)两侧的两个长形的固定元件(36,38),这些固定元件相对于该绷带(10)的纵向方向成角度地延伸,尤其垂直地延伸,其中相应地这些固定元件(36,38)的一个端部(36’,38’)被固定在该基板(34)上并且另一个端部(36”,38”)是自由的,并且这些固定元件(36,38)在其剩余的长度上在其本身与该基板(34)之间形成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绷带,其特征在于,这些固定元件(36,38)的被固定在该基板(34)上的端部(36’,38’)彼此呈对角地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绷带,其特征在于,该基板(34)具有矩形的或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绷带,其特征在于,这些固定元件(36,38)的自由端部(36”,38”)尤其横向于该绷带(10)的纵向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劳迪娅·贝内特,托比亚斯·霍斯,马库斯·罗斯迈尔,
申请(专利权)人:IVF哈特曼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