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急救创可贴等创可贴,是以透气性和伸缩性优异的极细氨基甲酸酯无纺布作为支承体的创可贴,通过对支承体表面恰当地实施压花加工,而取得自背面粘接性、干燥性、透气性、层间强度等各种要求特性的高度的平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创可贴,其特征在于,是在对一侧表面实施了压花加工的极细氨基甲酸酯无纺布的与压花加工面相反一侧的表面层叠粘合剂层而得的细长形状的创可贴,所述创可贴的短边方向的30%拉伸负荷(x)与长边方向的30%拉伸负荷(y)的比(y/x)为0.8~2.0,所述氨基甲酸酯无纺布的每单位重量的保水比率为0.8以下,所述创可贴对于电木板的粘合力为5.0~8.0N/24mm,所述创可贴对于压花加工面的粘合力(自背面粘接力)为1.2N/24mm以上。
Band aid and polyurethane non-woven fabric for band a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创可贴及创可贴用聚氨酯无纺布
本专利技术涉及创可贴及创可贴用聚氨酯无纺布,所述创可贴是为了患部、创伤部的保护、纱布或脱脂棉、导管、软管、湿贴布等向皮肤面的固定等而使用的医疗用粘合产品。特别涉及出于割伤、擦伤、刺伤、抓伤、磨脚等创伤的保护、治愈的促进、疼痛的减轻等目的而使用的、具有伤部保护用垫片的急救创可贴。
技术介绍
创可贴通常具有在以纸、布、塑料膜等为原材料的支承体的一面设有粘合剂层的构成。例如,软质氯乙烯膜由于韧性、应力缓和性、印刷适应性等优异、价格低,因此被作为急救创可贴的支承体广泛地使用。但是,此种塑料膜对皮肤面的贴合性不够充分,柔软性、透气性也不足。与之不同,无纺布的透气性优异,在粘贴时不易闷湿,因此适于用作作为医疗用粘合产品的创可贴的支承体。而且,近年来,开发出以聚氨酯、聚酯为原材料的伸缩性的无纺布,通过将这些兼具伸缩性和透气性的无纺布用作创可贴的支承体,可以获得不易发生斑疹或瘙痒、红斑等皮肤病、而且可以追随所粘贴的皮肤的移动的创可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特别是以透气性和伸缩性优异的聚氨酯无纺布作为支承体的创可贴具有优异的诸多特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此前本申请人等提出过一种急救创可贴,其是由在具有透气性和伸缩性的无纺布基材的一面涂布有粘合剂的粘合带构成的近似长方形的急救创可贴,其特征在于,(1)该无纺布是由平均纤维直径7~15μm的超极细聚氨酯纤丝形成的、机械方向(MD)的50%拉伸负荷(x)与宽度方向(CD)的50%拉伸负荷(y)的比(y/x)处于1.10~2.00的范围内的聚氨酯无纺布,并且(2)使所述近似长方形的长边与基材的CD一致、使短边与基材的MD一致进行冲裁而得。在该急救创可贴中,可以发挥如下的效果,即,贴合性良好且不适感少,特别是可以压低无纺布的坪量(日文原文:坪量),因此在成本方面也有利,在卷绕于手指等时,缠卷既不紧也不松,是正好的程度,而且不会像以往产品那样,即,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反复的伸缩时,取向发生松弛而沿短边方向收缩、沿长边方向伸长,因此因松动而产生脱落的情况少,另外,粘贴时从边缘开始的剥落受到抑制,透气性好,不妨碍皮肤呼吸,可以防止由闷湿等造成的不快感、杂菌的增殖等(参照专利文献3)。另一方面,以前就实行过对无纺布实施压花加工的技术,在专利文献3及4中记载过在以将无纺布用作支承体的创可贴为代表的医疗用粘合带中实施压花加工的方案。但是,对于压花处理的条件对创可贴的诸多特性产生的效果没有充分地进行过研究,还没有实现取得诸多特性的高度的平衡的创可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405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56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3358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96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急救创可贴等创可贴,是以透气性和伸缩性优异的极细氨基甲酸酯无纺布作为支承体的创可贴,通过对支承体表面恰当地实施压花加工,而取得自背面粘接性、干燥性、透气性、层间强度等各种要求特性的高度的平衡。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等研究了专利文献3的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良,特别是对压花加工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是发现,与对在特定的条件下制膜的极细氨基甲酸酯无纺布表面实施的压花加工的强度对应,在以该无纺布作为支承体的创可贴中所要求的各种特性存在有的特性提高、有的特性降低的趋势。此外,根据该结果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发现,通过将压花加工的条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可以得到将这些特性全都控制在实用上没有问题的范围中的优异的创可贴,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如下所示。[1]一种创可贴,其特征在于,是在对一侧表面实施了压花加工的极细氨基甲酸酯无纺布的与压花加工面相反一侧的表面层叠粘合剂层而得的细长形状的创可贴,所述创可贴的短边方向的30%拉伸负荷(x)与长边方向的30%拉伸负荷(y)的比(y/x)为0.8~2.0,所述极细氨基甲酸酯无纺布的每单位重量的保水比率为0.8以下,所述创可贴对于电木板的粘合力为5.0~8.0N/24mm,所述创可贴对于压花加工面的粘合力(自背面粘接力)为1.2N/24mm以上。[2]根据[1]中记载的创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可贴的透气度为10.0sec/100mL以下。[3]根据[1]或[2]中记载的创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可贴的所述短边方向的30%拉伸负荷(x)为2.0~4.0N/24mm,所述长边方向的30%拉伸负荷(y)为2.0~4.5N/24mm。[4]一种创可贴用聚氨酯无纺布,在聚氨酯无纺布中,对表面的至少一方实施压花加工,每单位重量的保水比率为0.8以下,透气阻力值为1.6kPa·s/m以下,机械方向(MD)的30%拉伸负荷(X)与宽度方向(CD)的30%拉伸负荷(Y)的比(Y/X)为1.0~2.0。[5]根据[4]中记载的创可贴用聚氨酯无纺布,其中,上述X为2.5~4.0N/24mm,上述Y为2.5~4.5N/24mm。[6]根据[4]或[5]中记载的创可贴用聚氨酯无纺布,其基重(日文原文:目付)为50~100g/m2。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在特定的条件下制膜的极细氨基甲酸酯无纺布在特定条件下实施压花加工,可以得到如下的优异的创可贴,即,在以该无纺布作为支承体的创可贴中,在卷绕于手指等时,缠卷既不紧也不松,是正好的程度,即使受到反复的伸缩也很少因松动而产生脱落,粘贴时从边缘开始的剥落受到抑制,而且可以将无纺布的自背面粘接力、保水量(干爽性)、透气度、层间强度等控制在实用上合适的范围内。即,本专利技术的创可贴不仅来自于极细氨基甲酸酯无纺布的柔软性及伸缩性优异,而且:1.即使在卷绕于手指等并将一个端部粘接于自背面上的状态下粘贴、并进行手操作等时,端部也不会轻易剥离。另外,支承体的层间强度大,不易产生如下的问题,即,在从自背面剥离端部时产生支承体的层间剥离,结果使得粘合剂层残留于皮肤。2.即使在进行洗刷工作、或洗澡的情况下,其后也会很快使除水性(干爽感)良好,粘贴部皮肤不会强烈地泡胀。3.另一方面,虽然因压花加工而使支承体的透气性有降低的趋势,然而在制成创可贴的情况下,可以控制在实用上没有特别的问题的范围,取得作为创可贴的诸多特性的高度的平衡。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氨基甲酸酯无纺布在各压花深度水平下的每单位重量的保水比率的图。图2是表示氨基甲酸酯无纺布在各压花深度水平下的洗澡后创可贴的易干度的实用评价结果的图。图3是表示氨基甲酸酯无纺布在各压花深度水平下的自背面粘接力的图。图4是表示氨基甲酸酯无纺布在各压花深度水平下的即将剥离创可贴前的创可贴的重叠部分的附着性的实用评价结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创可贴、创可贴用聚氨酯无纺布进行详细说明。<创可贴>本专利技术的创可贴的一个实施方式是具有支承体层(a1)和粘合剂层(a2)的细长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创可贴,是在对一侧表面实施了压花加工的极细氨基甲酸酯无纺布的与压花加工面相反一侧的表面层叠粘合剂层而得的细长形状的创可贴,其特征在于,/n所述创可贴的短边方向的30%拉伸负荷x与长边方向的30%拉伸负荷y的比y/x为0.8~2.0,/n所述极细氨基甲酸酯无纺布的每单位重量的保水比率为0.8以下,/n所述创可贴对于电木板的粘合力为5.0N/24mm~8.0N/24mm,/n所述创可贴对于压花加工面的粘合力即自背面粘接力为1.2N/24mm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01 JP 2018-0366881.一种创可贴,是在对一侧表面实施了压花加工的极细氨基甲酸酯无纺布的与压花加工面相反一侧的表面层叠粘合剂层而得的细长形状的创可贴,其特征在于,
所述创可贴的短边方向的30%拉伸负荷x与长边方向的30%拉伸负荷y的比y/x为0.8~2.0,
所述极细氨基甲酸酯无纺布的每单位重量的保水比率为0.8以下,
所述创可贴对于电木板的粘合力为5.0N/24mm~8.0N/24mm,
所述创可贴对于压花加工面的粘合力即自背面粘接力为1.2N/24mm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可贴,其特征在于,
所述创可贴的透气度为10.0sec/100mL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创可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泽博充,猪饲智范,深野兼司,吉田达哉,真锅宽之,
申请(专利权)人:日绊株式会社,KB世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