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芯制品以及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5391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芯制品,其具备第1铁芯块和第2铁芯块。第1铁芯块包含:含有第1端面以及第2端面和第1树脂注入部的第1块体主体;设于第1树脂注入部的第1固化树脂;以及,与第1固化树脂一体连接且与第1端面相比朝向外侧突出的第1浇口痕。第2铁芯块包含:含有第3端面以及第4端面和第2树脂注入部的第2块体主体;设于第2树脂注入部的第2固化树脂;以及,与第2固化树脂一体连接且与第4端面相比朝向外侧突出的第2浇口痕。第1铁芯块和第2铁芯块以第2端面与第3端面相对的方式层压。

Iron core product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iron core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芯制品以及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芯制品以及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13-9452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在铁芯主体内置有永久磁铁的转子铁芯(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含:将永久磁铁插入铁芯主体的磁铁插入孔;通过上模和下模对铁芯主体进行加压以及约束;通过形成于上模的微小的浇口部(浇口孔)向磁铁插入孔注入熔融树脂;以及,在注入的熔融树脂固化后,分离上模和下模,从模具中取出转子铁芯。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方法中,当向磁铁插入孔注入熔融树脂时,希望遍及磁铁插入孔整体而大致均匀地填充树脂。然而,在想要制造尺寸较大的转子铁芯时,由于磁铁插入孔的长度变长,存在熔融树脂没有均匀地填充于磁体插入孔,从而在磁铁插入孔中产生熔融树脂的未填充区域的担忧。本专利技术对能够实现填充于树脂注入部的树脂的均匀化的铁芯制品以及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涉及的铁芯制品具备第1铁芯块和第2铁芯块。第1铁芯块包含第1块体主体、第1固化树脂、和第1浇口痕(gatemark),该第1块体主体包含第1端面以及第2端面、和从第1端面延伸至第2端面的第1树脂注入部,该第1固化树脂设于第1树脂注入部,该第1浇口痕与第1固化树脂一体连接,且与第1端面相比朝向外侧突出。第2铁芯块包含第2块体主体、第2固化树脂、和第2浇口痕,该第2块体主体包含第3端面以及第4端面、和从第3端面延伸至第4端面的第2树脂注入部,该第2固化树脂设于第2树脂注入部,该第2浇口痕与第2固化树脂一体连接,且与第4端面相比朝向外侧突出。第1铁芯块和第2铁芯块以第2端面与第3端面相对的方式层压。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所涉及的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包含:在第1块体主体的从第1端面延伸至第2端面的第1树脂注入部设置第1固化树脂,向第1树脂注入部注入熔融树脂,以使第1浇口痕与第1固化树脂一体连接,并与第1端面相比朝向外侧突出,从而形成第1铁芯块;在第2块体主体的从第3端面延伸至第4端面的第2树脂注入部设置第2固化树脂,向第2树脂注入部注入熔融树脂,以使第2浇口痕与第2固化树脂一体连接,并与第4端面相比朝向外侧突出,从而形成第2铁芯块;以及,以使第2端面与第3端面相对的方式层压第1铁芯块和第2铁芯块。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铁芯制品以及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能够谋求填充于树脂注入部的树脂的均匀化。附图说明图1为从上方观察转子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将图1所示的转子上下翻转来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沿着图1所示的转子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为表示铁芯制品的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图5为表示翻转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图6为用于说明将永久磁铁安装于层压体的磁铁插入孔的情况的立体图。图7为表示树脂注入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图8为用于说明通过树脂注入装置向层压体的磁铁插入孔填充熔融树脂的情况的概略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参照附图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的元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转子的结构]首先,参照图1~图3,对转子1(铁芯制品)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转子1具备轴2、和转子叠片铁芯3(铁芯制品)。转子1通过与定子(stator)组合,构成电动机(motor)。转子1例如也可用于内置式永磁(IPM)电动机。转子叠片铁芯3包含一组铁芯块B1、B2。铁芯块B1(第1铁芯块)和铁芯块B2(第2铁芯块)被组装于轴2,且相互层叠(参照图3)。应予说明,在之后对转子1的结构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以轴2的中心轴配置于铅直方向、且铁芯块B1相对于铁芯块B2配置于上方的情况作为基准,来使用“上”以及“下”的用语。如图1~3所示,铁芯块B1具备层压体11(第1块体主体)、多个永久磁铁12、多个固化树脂13(第1固化树脂)、和识别码14(第1识别码)。层压体11呈圆筒状。层压体11具有端面11a(第1端面)和端面11b(第2端面)。端面11a以及端面11b也可在与中心轴Ax正交的方向上扩展。在层压体11的中央部设有以沿着中心轴Ax延伸的方式贯穿层压体11的轴孔11c(第1轴孔)。换言之,轴孔11c向端面11a以及端面11b开口。即,轴孔11c在层压体11的高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延伸。层压体11围绕中心轴Ax旋转,因此,中心轴Ax也是旋转轴。轴孔11c内插入有轴2。例如,轴2也可被压入轴孔11c。在层压体11形成有多个磁铁插入孔15。如图1以及图2所示,多个磁铁插入孔15沿着层压体11的外周缘以指定间隔排列。如图3所示,各磁铁插入孔15以沿着中心轴Ax延伸的方式贯穿层压体11。换言之,磁铁插入孔15向端面11a以及端面11b开口。即,磁铁插入孔15沿着上下方向从端面11a延伸至端面11b。磁铁插入孔15的形状例如可为沿着层压体11的外周缘延伸的长孔。磁铁插入孔15的数量例如可为6个。磁铁插入孔15的位置、形状以及数量可根据电动机的用途、所要求的性能等进行变更。如后所述,会在磁铁插入孔15中注入树脂,因此,磁铁插入孔15构成树脂注入部(第1树脂注入部)。如图1~3所示,层压体11由多个冲裁部件W层叠构成。冲裁部件W为将后述的电磁钢板ES冲裁成指定形状的板状体,且其呈与层压体11对应的形状。构成层压体11的最上层的冲裁部件W的上表面对应端面11a,构成层压体11的最下层的冲裁部件W的下表面对应端面11b。层压体11可通过所谓的旋转层压来构成。“旋转层压”是指,一边将冲裁部件W彼此的角度相对错开,一边对多个冲裁部件W进行层压。实施旋转层压的主要目的在于抵消冲裁部件W的板厚偏差。旋转层压的角度可设定为任意大小。如图3所示,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冲裁部件W彼此可通过型锻部(swagedportion)16来进行紧固。这些冲裁部件W也可通过各种公知的方法来代替型锻部16,从而彼此紧固。例如,多个冲裁部件W彼此可使用粘合剂或树脂材料来相互接合,也可通过焊接来相互接合。或者,也可在冲裁部件W设置临时相互固定部(temporarily-interlockingpart),并在通过临时相互固定部来紧固多个冲裁部件W而得到层压体11后,将临时相互固定部从该层压体11中除去。应予说明,“临时相互固定部”是指,用于将多个冲裁部件W暂时一体化,且在制造制品(铁芯块B1)的过程中除去的型锻区域(swagedarea)。如图3所示,在通过凸模从电磁钢板ES中冲裁出冲裁部件W的过程中,在轴孔11c的周缘部会形成飞边18a(第1飞边)以及塌角18b。飞边18a为在冲裁部件W的下表面侧中,该周缘部随着靠近轴孔11c而在从端面11a朝向端面11b的方向上突出的部分。塌角18b为在冲裁部件W的上表面侧中,该周缘部随着靠近轴孔11c而在从端面11a朝向端面11b的方向上凹陷的部分。如此,存在如下情况:在层压体11的轴孔11c的周缘部设有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芯制品,其中,/n所述铁芯制品具备第1铁芯块和第2铁芯块,/n所述第1铁芯块包含:/n第1块体主体,所述第1块体主体包含第1端面以及第2端面、和从所述第1端面延伸至所述第2端面的第1树脂注入部;/n第1固化树脂,所述第1固化树脂设于所述第1树脂注入部;以及/n第1浇口痕,所述第1浇口痕与所述第1固化树脂一体连接,且与所述第1端面相比朝向外侧突出,/n所述第2铁芯块包含:/n第2块体主体,所述第2块体主体包含第3端面以及第4端面、和从所述第3端面延伸至所述第4端面的第2树脂注入部;/n第2固化树脂,所述第2固化树脂设于所述第2树脂注入部;以及/n第2浇口痕,所述第2浇口痕与所述第2固化树脂一体连接,且与所述第4端面相比朝向外侧突出,/n所述第1铁芯块和所述第2铁芯块以所述第2端面与所述第3端面相对的方式层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5 JP 2018-2149051.一种铁芯制品,其中,
所述铁芯制品具备第1铁芯块和第2铁芯块,
所述第1铁芯块包含:
第1块体主体,所述第1块体主体包含第1端面以及第2端面、和从所述第1端面延伸至所述第2端面的第1树脂注入部;
第1固化树脂,所述第1固化树脂设于所述第1树脂注入部;以及
第1浇口痕,所述第1浇口痕与所述第1固化树脂一体连接,且与所述第1端面相比朝向外侧突出,
所述第2铁芯块包含:
第2块体主体,所述第2块体主体包含第3端面以及第4端面、和从所述第3端面延伸至所述第4端面的第2树脂注入部;
第2固化树脂,所述第2固化树脂设于所述第2树脂注入部;以及
第2浇口痕,所述第2浇口痕与所述第2固化树脂一体连接,且与所述第4端面相比朝向外侧突出,
所述第1铁芯块和所述第2铁芯块以所述第2端面与所述第3端面相对的方式层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芯制品,其中,
所述铁芯制品进一步具备轴,所述轴插入于第1轴孔以及第2轴孔,所述第1轴孔以及所述第2轴孔分别设于所述第1块体主体以及所述第2块体主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芯制品,其中,
在所述第1轴孔的周缘部设有第1飞边,所述第1飞边从所述第1端面侧朝向所述第2端面侧突出,
在所述第2轴孔的周缘部设有第2飞边,所述第2飞边从所述第3端面侧朝向所述第4端面侧突出。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铁芯制品,其中,
所述第1铁芯块进一步包含第1识别码,所述第1识别码保存所述第1铁芯块的个体信息,
所述第2铁芯块进一步包含第2识别码,所述第2识别码保存所述第2铁芯块的个体信息,
所述第1识别码以及所述第2识别码分别形成于所述第1端面以及所述第4端面、或分别形成于所述第2端面以及所述第3端面。


5.一种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铁芯制品的制造方法包含:
在第1块体主体的从第1端面延伸至第2端面的第1树脂注入部设置第1固化树脂,向所述第1树脂注入部注入熔融树脂,以使第1浇口痕与所述第1固化树脂一体连接、且与所述第1端面相比朝向外侧突出,从而形成第1铁芯块;
在第2块体主体的从第3端面延伸至第4端面的第2树脂注入部设置第2固化树脂,向所述第2树脂注入部注入熔融树脂,以使第2浇口痕与所述第2固化树脂一体连接、且与所述第4端面相比朝向外侧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健治河野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