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源输出电路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379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47
一种直流电源输出电路保护电路,包括控制信号端、电源输入电路、供电控制电路和二极管D1,该电源输入电路输入端与控制信号端相连以根据控制信号开启或关闭供电;该供电控制电路与电源输入电路的相连以开启或关闭供电输出;该二极管D1负极与供电控制电路的供电输出端相连,正极与电源输入电路相连;当供电输出端短接对地时,电源输入电路关闭供电,且供电控制电路关闭供电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输出对电源短路保护、对地短路保护的同时不损失输出电源的精度,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够满足一些高精度传感器的电源需求。

A protection circuit of DC power output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电源输出电路保护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短路保护电路领域,特别是一种直流电源输出电路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自动驾驶技术的蓬勃发展,车上的传感器数量越来越多。传感器对于电源有较高的精度要求,一般采用LDO供电。为了避免在安装过程电源接口插错,导致电源损坏,车载电子电路设计中都要求电源的输出口有短路保护功能,对短路到其他电源和短路到地进行保护。为了实现保护可以使用专门的保护芯片或者采用分立器件搭建,采用专用IC成本较高,采用分立器件要满足对电源和对地的保护,要么电路复杂,要么以损失电源输出精度为代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不降低输出电源精度的直流电源输出电路保护电路。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电源输出电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信号端、电源输入电路、供电控制电路和二极管D1,该电源输入电路输入端与控制信号端相连以根据控制信号开启或关闭供电;该供电控制电路与电源输入电路的相连以开启或关闭供电输出;该二极管D1负极与供电控制电路的供电输出端相连,正极与电源输入电路相连;当供电输出端短接对地时,电源输入电路关闭供电,且供电控制电路关闭供电输出。优选的,所述电源输入电路包括电源VCC、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MOS管Q1和三极管Q3;该电阻R1一端与电源VCC和MOS管Q1的源极相连,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该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2一端、电阻R3一端相连;该电阻R2另一端和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电阻R3另一端与电阻R4一端和电容D1的正接相连,电阻R4另一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端相连。优选的,所述MOS管Q1为增强型NMOS管,所述三极管Q3为NPN三极管。优选的,所述供电控制电路包括MOS管Q2、三极管Q4、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该MOS管Q2的漏极与所述电源输入电路相连,栅极与电阻R5一端和三极管Q4集电极相连;电阻R5另一端与MOS管Q2的源极和电阻R6一端相连,且作为所述供电输出端;电阻R6另一端与电阻R7一端、三极管Q4基极相连;该电阻R7另一端、三极管Q4发射极均接地。优选的,所述MOS管Q2为增强型NMOS管,所述三极管Q4为NPN三极管。优选的,还包括保护电路,该保护电路与所述供电控制电路相连,当所述供电输出端短接外部高压电源时,供电控制电路关闭供电输出。优选的,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和三极管Q5,该电阻R8一端与所述供电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电阻R9一端和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该电阻R9另一端和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供电控制电路相连。优选的,所述三极管Q5为NPN型三极管。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设置有电源输入电路、供电控制电路等,能实现输出对电源短路保护、对地短路保护的同时不损失输出电源的精度,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够满足一些高精度传感器的电源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设置有保护电路,当供电输出端短路到外部电源时,若外部电源大于内部的电源VCC,控制关闭供电输出,将内部电源与外部高压电源断开,起到保护作用,直至外部高压电源消失后,电路恢复正常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一种直流电源输出电路保护电路,包括控制信号端、电源输入电路、供电控制电路、二极管D1和保护电路等。该电源输入电路输入端与控制信号端相连,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开启或关闭供电。其包括电源VCC、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MOS管Q1和三极管Q3;该电阻R1一端与电源VCC和MOS管Q1的源极相连,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该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2一端、电阻R3一端相连;该电阻R2另一端和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电阻R3另一端与电阻R4一端和电容D1的正接相连,电阻R4另一端与控制信号端相连。该供电控制电路与电源输入电路的相连,用于开启或关闭供电输出。其包括MOS管Q2、三极管Q4、电阻R5、电阻R6和电阻R7;该MOS管Q2的漏极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栅极与电阻R5一端和三极管Q4集电极相连;电阻R5另一端与MOS管Q2的源极和电阻R6一端相连,且作为供电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电阻R6另一端与电阻R7一端、三极管Q4基极相连;该电阻R7另一端、三极管Q4发射极均接地。正常工作的时候,控制信号通过电阻R4输入,通过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的分压使得三极管Q3导通,将电阻R1一端接电源VCC,一端接地,使得MOS管Q1的门极电压拉低,MOS管Q1导通。电压通过MOS管Q2的体二极管输出到MOS管Q2的S极,通过电阻R6和电阻R7的分压使得三极管Q4导通。电阻R5一端接电源,一端接地,使得MOS管Q2的门极电压拉低,MOS管Q2导通,对外输出精度无损失的电压提供外部传感器使用。当供电输出端短路到地的时候,由于二极管D1的钳位作用,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的电位被钳在小于0.3V的电平上,使得三极管Q3截止。电阻R1两端电压一样则MOS管Q1截止,输出为0,三极管Q4截止,电阻R5两端电压一样则MOS管Q2截止。供电输出输出端维持关断,直到外部短路消失,电路回复正常状态。其中电阻R4起到限流的作用,避免驱动口过流损坏。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和三极管Q5,该电阻R8一端与供电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电阻R9一端和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该电阻R9另一端和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供电控制电路相连。当供电输出端短路到外部电源时,若外部电源大于电源VCC,为避免电源损坏,调整电阻R8和电阻R9的值,可以设置当短接的电源大于某个值得时候,三极管Q5导通,则三极管Q4的B极电平为0,使得三极管Q4截止。电阻R5两端电压一样,则MOS管Q2截止,即供电控制电路关闭供电输出。将内部电源与外部高压电源断开,起到保护作用。外部高压电源消失后,电路恢复正常状态。本专利技术的MOS管Q1为增强型NMOS管,三极管Q3为NPN三极管。MOS管Q2为增强型NMOS管,三极管Q4为NPN三极管。三极管Q5为NPN型三极管。D1是通用二极管;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为通用电阻。本专利技术实现输出对电源短路保护、对地短路保护的同时不损失输出电源的精度。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电源输出电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信号端、电源输入电路、供电控制电路和二极管D1,该电源输入电路输入端与控制信号端相连以根据控制信号开启或关闭供电;该供电控制电路与电源输入电路的相连以开启或关闭供电输出;该二极管D1负极与供电控制电路的供电输出端相连,正极与电源输入电路相连;当供电输出端短接对地时,电源输入电路关闭供电,且供电控制电路关闭供电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源输出电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信号端、电源输入电路、供电控制电路和二极管D1,该电源输入电路输入端与控制信号端相连以根据控制信号开启或关闭供电;该供电控制电路与电源输入电路的相连以开启或关闭供电输出;该二极管D1负极与供电控制电路的供电输出端相连,正极与电源输入电路相连;当供电输出端短接对地时,电源输入电路关闭供电,且供电控制电路关闭供电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源输出电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电路包括电源VCC、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MOS管Q1和三极管Q3;该电阻R1一端与电源VCC和MOS管Q1的源极相连,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该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2一端、电阻R3一端相连;该电阻R2另一端和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电阻R3另一端与电阻R4一端和电容D1的正接相连,电阻R4另一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源输出电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1为增强型NMOS管,所述三极管Q3为NPN三极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源输出电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杨磊兰伟华陈茹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