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根ZnO微米带F-P模式紫外激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5373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单根ZnO微米带F‑P模式紫外激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步骤:清洗石英衬底、玻璃衬底和p‑GaN衬底;在p‑GaN衬底一侧制备Ni/Au合金电极;将p‑GaN衬底与石英衬底紧密贴合,并在石英衬底上制备垫片,保证垫片与p‑GaN衬底紧密贴合和平齐;将n‑ZnO:Ga微米带移置到玻璃衬底上,保证微米带与玻璃衬底贴合,并在微米带两端按压铟电极;在微米带上定向溅射Ag纳米准粒子薄膜;在微米带两端的铟电极上施加电压,Ag纳米准粒子薄膜转化成AgNPs,得到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将微米带复合结构移置于p‑GaN衬底,得到异质结二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高品质的F‑P模式紫外激光。

Preparation of single ZnO micro band F-P mode UV laser di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根ZnO微米带F-P模式紫外激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紫外激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ZnO材料作为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结晶质量高,拥有光学谐振腔,被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传感器和探测器。1997年国外首次在氧化锌材料中实现了光泵浦激发产生紫外激光。2001年,国外利用氧化锌纳米线实现了光泵浦Fabry-Perot(F-P)模式的激光。2008年,国内外利用氧化锌微米线、纳米线实现了低阈值、高品质的光泵浦WGM模式的激光。2011年国外报道利用氧化锌纳米线二极管产生了电泵浦F-P模式的激光。同年,东南大学徐春祥课题组利用ZnO微米线与氮化镓异质结实现了电泵浦WGM模式紫外激光辐射。但是,这两种电泵浦激光辐射的品质因子较低。2018年本申请专利技术人所在课体组利用n-ZnO:Ga微米带实现了电泵浦F-P模式紫外激光,但是阈值相对较高。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设计更高品质因子的ZnO微腔结构,实现低阈值、高品质的电泵浦ZnO紫外激光,这对推广ZnO在紫外激光器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单根ZnO微米带F-P模式紫外激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单根ZnO微米带F-P模式紫外激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石英衬底、玻璃衬底和p-GaN衬底实施超声清洗,保证其干净整洁;(2)在p-GaN衬底的一侧制备Ni/Au合金电极,作为二极管的阳极;(3)将p-GaN衬底与石英衬底紧密贴合,并在石英衬底上制备垫片,保证垫片与p-GaN衬底紧密贴合和平齐;(4)将一根n-ZnO:Ga微米带移置到前述玻璃衬底上,保证n-ZnO:Ga微米带一个面与玻璃衬底贴合,并在n-ZnO:Ga微米带两端按压铟电极;(5)在前述n-ZnO:Ga微米带上定向溅射Ag纳米准粒子薄膜;(6)在步骤(5)中得到的Ag纳米准粒子薄膜包覆的n-ZnO:Ga微米带两端的铟电极上施加电压,直至看到n-ZnO:Ga微米带发光,在发光中心处,Ag纳米准粒子薄膜转化成孤立的AgNPs,得到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7)对于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去除其铟电极后移置步骤(3)得到的结构上,保证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的一端在垫片上,另一端在p-GaN衬底上,保证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不接触p-GaN衬底的Ni/Au合金电极;其中,在位于垫片上的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的一端按压铟电极,作为二极管的阴极。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超声清洗的方法如下:将待清洗的样品分别放入三氯乙烯溶液、丙酮溶液、乙醇溶液和去离子水中,利用超声清洗机进行超声清洗;然后把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再用氮气吹干。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将p-GaN衬底用掩模板遮挡一部分,裸露出一部分,裸露的一部分呈圆形状,利用电子束蒸镀法,在p-GaN衬底裸露的部分镀上两层电极形成Ni/Au合金电极,Ni/Au合金电极的厚度为25~35nm。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采用PMMA将p-GaN衬底粘在石英衬底上,保证PMMA在p-GaN衬底于石英衬底之间透明且无气泡,从而实现p-GaN衬底与石英衬底的紧密贴合。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取一根n-ZnO:Ga微米带水平放置在玻璃衬底上,在显微镜下操作n-ZnO:Ga微米带,保证n-ZnO:Ga微米带一个面和玻璃衬底贴合;在n-ZnO:Ga微米带两端按压铟电极,保证铟电极、n-ZnO:Ga微米带和玻璃衬底三者紧凑地贴合在一起,构成金属-半导体-金属结构;所述n-ZnO:Ga微米带的电子浓度为1018~1019/cm3,电子迁移率为15~200cm2/V·s;所述铟电极的厚度为1~2um。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将n-ZnO:Ga微米带两边含铟电极的部分用掩模板遮挡起来,利用磁控溅射仪在n-ZnO:Ga微米带表面溅射一层Ag纳米准粒子薄膜,溅射靶材为Ag靶材,其纯度99.9%,工作气体为氩气,腔体气压为30~32Pa,溅射电流为28~31mA,溅射时间为300~350s,溅射区域为不含两端铟电极的n-ZnO:Ga微米带;所述Ag纳米准粒子薄膜的厚度为30~50nm。进一步地,在步骤(6)中,将Ag纳米准粒子薄膜包裹的n-ZnO:Ga微米带放在显微镜下,调整显微镜,使得n-ZnO:Ga微米带成清晰的像,在其两端的铟电极上施加电压,缓慢增加电压,直到n-ZnO:Ga微米带发光;施加电压的源表能够自由调节电压和电流值,电压的调节范围为0~210V,电流的调节范围为0~100mA。进一步地,所述p-GaN衬底的厚度为300~330um,空穴浓度为5.8*1018~1.5*1019/cm3,空穴迁移率为20~150cm2/V·s。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AgNPs修饰n-ZnO:Ga微米带,提高了n-ZnO:Ga微米带的微腔质量,利用AgNPs混合四极子共振产生的热电子注入到n-ZnO:Ga微米带中,极大地提高了n-ZnO:Ga微米带的效率,有助于电泵浦n-ZnO:Ga微米带异质结二极管的实现。(2)本专利技术通过构筑AgNPs@n-ZnO:Ga微米带/p-GaN异质结二极管结构,在电流注入下,实现了稳定的紫外发光,当注入电流达到一定的阈值,异质结二极管出现激射现象,获得高品质的电泵浦F-P模紫外激光,促进了ZnO二极管在紫外激光领域的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的扫描电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gNPs@n-ZnO:Ga微米带/p-GaN异质结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石英衬底;2、垫片;3、p-GaN衬底;4、n-ZnO:Ga微米带;5、铟电极;6、Ni/Au合金电极;7、n-ZnO:Ga微米带上的AgNPs;图3为本专利技术AgNPs@n-ZnO:Ga微米带/p-GaN异质结二极管的IV曲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AgNPs@n-ZnO:Ga微米带/p-GaN异质结二极管发光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AgNPs@n-ZnO:Ga微米带/p-GaN异质结二极管光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单根ZnO微米带F-P模式紫外激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对石英衬底、玻璃衬底和p-GaN衬底实施超声清洗,保证其干净整洁;步骤2:在p-GaN衬底的一侧制备Ni/Au合金电极,作为二极管的阳极;步骤3:将p-GaN衬底与石英衬底紧密贴合,并在石英衬底上制备垫片,保证垫片与p-GaN衬底紧密贴合和平齐;步骤4:将一根n-ZnO:Ga微米带移置到前述玻璃衬底上,保证n-ZnO:Ga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根ZnO微米带F-P模式紫外激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对石英衬底、玻璃衬底和p-GaN衬底实施超声清洗,保证其干净整洁;/n(2)在p-GaN衬底的一侧制备Ni/Au合金电极,作为二极管的阳极;/n(3)将p-GaN衬底与石英衬底紧密贴合,并在石英衬底上制备垫片,保证垫片与p-GaN衬底紧密贴合和平齐;/n(4)将一根n-ZnO:Ga微米带移置到前述玻璃衬底上,保证n-ZnO:Ga微米带一个面与玻璃衬底贴合,并在n-ZnO:Ga微米带两端按压铟电极;/n(5)在前述n-ZnO:Ga微米带上定向溅射Ag纳米准粒子薄膜;/n(6)在步骤(5)中得到的Ag纳米准粒子薄膜包覆的n-ZnO:Ga微米带两端的铟电极上施加电压,直至看到n-ZnO:Ga微米带发光,在发光中心处,Ag纳米准粒子薄膜转化成孤立的AgNPs,得到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n(7)对于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去除其铟电极后移置步骤(3)得到的结构上,保证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的一端在垫片上,另一端在p-GaN衬底上,且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不接触p-GaN衬底的Ni/Au合金电极;其中,在位于垫片上的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的一端按压铟电极,作为二极管的阴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单根ZnO微米带F-P模式紫外激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石英衬底、玻璃衬底和p-GaN衬底实施超声清洗,保证其干净整洁;
(2)在p-GaN衬底的一侧制备Ni/Au合金电极,作为二极管的阳极;
(3)将p-GaN衬底与石英衬底紧密贴合,并在石英衬底上制备垫片,保证垫片与p-GaN衬底紧密贴合和平齐;
(4)将一根n-ZnO:Ga微米带移置到前述玻璃衬底上,保证n-ZnO:Ga微米带一个面与玻璃衬底贴合,并在n-ZnO:Ga微米带两端按压铟电极;
(5)在前述n-ZnO:Ga微米带上定向溅射Ag纳米准粒子薄膜;
(6)在步骤(5)中得到的Ag纳米准粒子薄膜包覆的n-ZnO:Ga微米带两端的铟电极上施加电压,直至看到n-ZnO:Ga微米带发光,在发光中心处,Ag纳米准粒子薄膜转化成孤立的AgNPs,得到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
(7)对于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去除其铟电极后移置步骤(3)得到的结构上,保证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的一端在垫片上,另一端在p-GaN衬底上,且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不接触p-GaN衬底的Ni/Au合金电极;其中,在位于垫片上的AgNPs@n-ZnO:Ga微米带复合结构的一端按压铟电极,作为二极管的阴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根ZnO微米带F-P模式紫外激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待清洗的样品分别放入三氯乙烯溶液、丙酮溶液、乙醇溶液和去离子水中,利用超声清洗机进行超声清洗;然后把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再用氮气吹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根ZnO微米带F-P模式紫外激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将p-GaN衬底用掩模板遮挡一部分,裸露出一部分,裸露的一部分呈圆形状,利用电子束蒸镀法,在p-GaN衬底裸露的部分镀上两层电极形成Ni/Au合金电极,Ni/Au合金电极的厚度为25~35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根ZnO微米带F-P模式紫外激光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明阚彩侠万鹏孙雨周吴裕庭季姣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