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与其它的可充电的电池体系相比,具有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品。近年来,出于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电动汽车在各国政府和汽车制造商的推动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锂离子二次电池凭借其优良的性能成为新一代电动汽车的理想动力源。目前,人们关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大致可分为三类:以钴酸锂(LiCoO2)为代表的层状型材料,以磷酸铁锂(LiFePO4)为代表的橄榄石型材料和以锰酸锂(LiMn2O4)为代表的尖晶石结构材料。同时研究表明尖晶石[111]面相比于[100]面更加稳定,有利于固定表面的晶格氧。过去人们提出利用各种金属掺杂(如Mg、Cr、Ti、Fe、Co、Ni或Cu等)来固定镍锰酸锂表面晶格氧。利用这些金属掺杂能够在材料内部以及表面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化学式为L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化学式为Li1+xNi0.5-yMn1.5-zOu的含锂化合物颗粒,其中-0.2≤x≤0.2,-0.2≤y≤0.2,-0.2≤z≤0.2,3.8≤u≤4.2,所述含锂化合物颗粒的表面具有呈梯度分布的硫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元素分布的梯度层厚度为0.5~50nm,所述硫元素含量按由外向内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锂化合物颗粒的粒径为0.1~30μm。
4.一种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硫源、络合剂以及尖晶石结构的含锂化合物颗粒相混合,获得混合物;
(2)将所述混合物于300~1000℃下烧结0.5~10小时,制得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硫源与含锂化合物颗粒的质量比可以为1:20~400;所述络合剂和含锂化合物颗粒的质量比可以为1:20~4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以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怿达,黄学杰,詹元杰,马晓威,
申请(专利权)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