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随访方法及用药随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32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药随访方法及装置,属于医疗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药品处方信息并提取药品处方信息中的药品信息;依据药品信息生成随访请求,并将随访请求发送至用户终端;以及接收用户终端反馈的针对随访请求作出的随访响应,获取随访响应中包含的第一信息,依据预先建立的药品知识图谱及第一信息生成与第一信息匹配的第二信息,并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二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药品知识图谱并基于药品知识图谱实现对用户的智能随访,通过解析用户终端反馈的随访响应信息并从药品知识图谱中提取对应的数据生成反馈信息,即可完成对用户的随访,从而无需人工对用户进行随访,有效提高了随访效率及随访效果。

Methods and devices of drug follow-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药随访方法及用药随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人工智能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药随访方法及一种用药随访装置。
技术介绍
每当有一款新药投放上市,或者有一些特殊的疾病,都需要对患有此病或者使用该药的患者进行一定时间的观察。目前医院、药店、药企都有对购药看病的患者离开后的用药与疾病发展状况进行定期的询问与监控的需求,以期从其中获取到有用的药品与疾病发展状况,用来为日后医疗方法与药品研发改进作参考。但是目前医院等机构的随访方法基本都是利用人工委托,使用电话调查或者问卷调查的方式,让被调查者填写事先定制好的问题。电话调查在遇到如患者联系方式过时、患者联系方式不正确、或者患者根本就没有留下联系方式、患者信息安全等问题时,会显得格外棘手。问卷调查经常因为直接询问的关系,会有患者不配合的情况出现,这时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成本浪费,导致随访效率低,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是通过预先建立药品知识图谱,在对用户进行用药随访时,通过查询药品知识图谱智能为用户反馈相关用药信息,以解决现有的人工随访方式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药随访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药品处方信息,并提取所述药品处方信息中的药品信息;依据所述药品信息生成随访请求,并将所述随访请求发送至用户终端;以及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针对所述随访请求作出的随访响应,获取所述随访响应中的第一信息,依据预先建立的药品知识图谱及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与所述第一信息匹配的第二信息,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可选地,所述依据所述药品信息生成随访请求,并将所述随访请求发送至用户终端之前,还包括:设定随访时间并监听所述随访时间,当到达所述随访时间时,触发所述随访请求的发送。可选地,所述依据预先建立的药品知识图谱及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与所述第一信息匹配的第二信息,包括:获取所述第一信息中包含的待处理实体;在所述药品知识图谱中,识别与所述待处理实体对应的目标实体;依据所述目标实体生成所述第二信息。可选地,所述药品知识图谱以结构化图谱的形式表征药品的不同维度信息,所述不同维度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药品的所属类别、适用疾病、适用症状、不良反应、使用禁忌及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个所述目标实体均包括所述目标实体对应药品的其中一个维度信息。可选地,所述目标实体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开放链接数据中提取,所述开放链接数据包括用药信息词典、药品说明书、医学论文及临床指南中的至少一者。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药随访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药品处方信息,并提取所述药品处方信息中的药品信息;随访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药品信息生成随访请求,并将所述随访请求发送至用户终端;以及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针对所述随访请求作出的随访响应,获取所述随访响应中的第一信息,依据预先建立的药品知识图谱及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与所述第一信息匹配的第二信息,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定时模块,用于设定随访时间并监听所述随访时间,当到达所述随访时间时,触发所述随访请求的发送。可选地,所述依据预先建立的药品知识图谱及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与所述第一信息匹配的第二信息,包括:获取所述第一信息中包含的待处理实体;在所述药品知识图谱中,识别与所述待处理实体对应的目标实体;依据所述目标实体生成所述第二信息。可选地,所述药品知识图谱以结构化图谱的形式表征药品的不同维度信息,所述不同维度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药品的所属类别、适用疾病、适用症状、不良反应、使用禁忌及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个所述目标实体均包括所述目标实体对应药品的其中一个维度信息。可选地,所述目标实体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开放链接数据中提取,所述开放链接数据包括用药信息词典、药品说明书、医学论文及临床指南中的至少一者。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依据从用户的药品处方信息中获取的药品信息生成对应的随访请求,而不是采用固定问卷对用户进行随访,使得随访的针对性更好,随访效率及效果更好;解析用户反馈的随访响应并提取其包含的第一信息,通过解析第一信息,从预先建立的药品知识图谱中获取与第一信息相关的数据并生成第二信息反馈至用户终端,无需人工对用户进行随访,通过解析用户终端反馈的随访响应信息并从药品知识图谱中提取对应的数据生成反馈信息,即可完成对用户的随访,有效提高了随访效率及随访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药随访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药随访方法的系统架构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应用在移动终端APP端的一个应用示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药随访装置的装置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10-获取模块120-随访模块130-定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药随访方法,包括:S100、获取用户的药品处方信息,并提取药品处方信息中的药品信息;S200、依据药品信息生成随访请求,并将随访请求发送至用户终端;以及接收用户终端反馈的针对随访请求作出的随访响应,获取随访响应中的第一信息,依据预先建立的药品知识图谱及第一信息生成与第一信息匹配的第二信息,并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二信息。如此,本实施方式依据从用户的药品处方信息中获取的药品信息生成对应的随访请求,而不是采用固定问卷对用户进行随访,使得随访的针对性更好,随访效率及效果更好;解析用户反馈的随访响应并提取其包含的第一信息,通过解析第一信息,从预先建立的药品知识图谱中获取与第一信息相关的数据并生成第二信息反馈至用户终端,无需人工对用户进行随访,通过解析用户终端反馈的随访响应信息并从药品知识图谱中提取对应的数据生成反馈信息,即可完成对用户的随访,有效提高了随访效率及随访效果。具体的,知识图谱是指以实体、概念作为节点,以语义关系作为边的语义网络。本实施方式通过知识图谱将所有药品信息进行融合,将与药品相关的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药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用户的药品处方信息,并提取所述药品处方信息中的药品信息;/n依据所述药品信息生成随访请求,并将所述随访请求发送至用户终端;以及/n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针对所述随访请求作出的随访响应,获取所述随访响应中的第一信息,依据预先建立的药品知识图谱及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与所述第一信息匹配的第二信息,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药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的药品处方信息,并提取所述药品处方信息中的药品信息;
依据所述药品信息生成随访请求,并将所述随访请求发送至用户终端;以及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反馈的针对所述随访请求作出的随访响应,获取所述随访响应中的第一信息,依据预先建立的药品知识图谱及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与所述第一信息匹配的第二信息,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药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药品信息生成随访请求,并将所述随访请求发送至用户终端之前,还包括:
设定随访时间并监听所述随访时间,当到达所述随访时间时,触发所述随访请求的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药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预先建立的药品知识图谱及所述第一信息生成与所述第一信息匹配的第二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信息中包含的待处理实体;
在所述药品知识图谱中,识别与所述待处理实体对应的目标实体;
依据所述目标实体生成所述第二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药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知识图谱以结构化图谱的形式表征药品的不同维度信息,所述不同维度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
药品的所属类别、适用疾病、适用症状、不良反应、使用禁忌及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每个所述目标实体均包括所述目标实体对应药品的其中一个维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药随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实体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开放链接数据中提取,所述开放链接数据包括用药信息词典、药品说明书、医学论文及临床指南中的至少一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左医健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