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监控系统,其将一感测模块、一控制元件以及一无线通讯元件设置于一公共装置的一容置空间,利用该感测模块感测该公共装置,如该公共装置是否被任意开启或该公共装置是否受到冲击导致歪斜,且该感测模块传送讯号至该控制元件,以判断是否为异常并发送讯号至该无线通讯元件,该无线通讯元件再无线发送该控制元件的讯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更以该无线通讯元件无线联机至一远程系统,以让远程得知路灯的异常状态。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智能监控系统,尤其设置于灯杆内以无线传输路灯状况的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发展,为符合快速变迁的城市发展需要,必须有系统地发展路灯或号志控制系统工程的建设。传统是以人工方式监测,无法及早发现污染源头,导致无法实时改正,且传统的路灯管理系统只能实现每天的开、关路灯控制,无法实时得知各路灯或号志的线路上电压、电流、电力传输质量及各种运行状态;习知的路灯维护系统较为被动,根据市民的报修电话工作或派遣人员巡视每一路灯或号志。基于安全考虑,路灯管理每年需定期派遣人员至装置所在地现场测量装置的健康质量,以确保无漏电、无损坏的问题,其耗费的人力庞大,其人事成本相当可观。为解决传统人力监控路灯及号志灯的问题,产业界纷纷提出不同检控装置的设计,如在路灯上结合通讯系统可运用范围更加广泛,实现智能路灯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相关设备搜集到路灯各方面原始的数据,通过因特网让数据实现传输和共享,达到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提高城市的管理。而号志灯或路灯监控系统的组成通常包含:管理中心或远程装置、终端监控装置以及环境感测装置。管理中心或远程装置,其通过局域网络或因特网等方式与分布在各地的终端监控装置联机,实现区域或城市规模的路灯控制体系。终端监控装置,其为一个路段或一个区域路灯的控制和管理单元,并通过联机每一个路灯上的环境传感器,完成路段或区域的路灯控制。终端监控装置上设置处理器、内存单元及计时元件,以达成可脱机监测与控制受控路段或区域的路灯。环境感测装置,其感测每个一个路灯的开关、电压、电流、电力传输质量以及各种运行状态,并与终端监控装置构成路灯监控与节能应用系统,实现控制、监测及管理路灯或号志灯的功能。但习知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或监控系统,通常为终端监控装置,如处理器,与多个路灯上安装的环境感测装置联机,如传感器、电表,以一终端监控装置监控一区或一路段的路灯或号志灯,其引发的问题是当终端监控装置损毁或故障,将导致整区及整个路段产生故障或因终端监控装置故障而无法得知其监控的区域度灯的状况,产生诸多麻烦与问题。且习知的路灯监控系统常无法感测、侦测到路灯歪斜或弯曲的状况,其因为路灯正常通电,环境感测装置的讯号无异常,使终端监控装置将其视为正常产生误判;又习知的路灯监控系统无防盗系统,造成有心人能拆开路灯或号志灯并连接其电源线偷窃公众的电力;且习知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或监控系统的无线传输因技术受限,讯号难以穿透金属壁面以及做长距离的数据传输,使无线通讯装置无法各别设置于路灯或号志灯的金属灯柱内,导致监控系统的发展受到限制。为解决习知的种种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监控系统,其将感测模块、控制元件以及无线通讯元件设置于公共装置的内侧,利用感测模块感测该公共装置,例如该公共装置是否被任意敲开偷接电源或该公共装置是否受到冲击导致歪斜,该感测模块发送讯号至该控制元件,以判断是否为异常并发送讯号至该无线通讯元件,该无线通讯元件再无线发送该控制元件的讯号,并以该无线通讯元件无线联机至远程系统,让远程装置,如控制中心能得知路灯的异常状态并管控路灯的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监控系统,其将一感测模块、一控制元件以及一无线通讯元件设置于一公共装置的一容置空间内侧,利用该感测模块包含的一加速度计感测该公共装置,并发送讯号至该控制元件,以判断该公共装置是否受到冲击导致歪斜。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监控系统,其将一感测模块、一控制元件以及一无线通讯元件设置于公共装置的一容置空间内侧,利用该感测模块的一磁簧传感器设置于该公共装置的一内壁及一装设孔,并发送讯号至该控制元件,以判断该感测该公共装置是否被任意开启。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监控系统,其将一感测模块、一控制元件以及一无线通讯元件设置于公共装置的一容置空间内侧,利用该感测模块感测该公共装置的状态,并发送讯号至该控制元件,以判断是否为异常,再发送讯号至该无线通讯元件,该无线通讯元件再以低功耗无线通讯LPWAN(LowPowerWideAreaNetwork)发送该控制元件的讯号。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监控系统,其将感测模块、控制元件以及无线通讯元件设置于公共装置的一容置空间内侧,利用感测模块感测该公共装置的状态,并发送讯号至该控制元件,以判断是否为异常再发送讯号至该无线通讯元件,该无线通讯元件再无线发送该控制元件的讯号至一远程系统,以让远程得知路灯的异常状态。为达到上述所指称的各目的与功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监控系统,其包含:一公共装置、一感测模块、一控制元件以及一无线通讯元件;该公共装置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供电装置,该供电装置提供电源于一负载;该感测模块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感测该公共装置的该负载发送一第一讯号,该感测模块包含一加速度计;该控制元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电性连接该感测模块,该控制元件接收并判断该第一讯号的一异常状态发送一第二讯号;该无线通讯元件于该容置空间并电性连接该控制元件,该无线通讯元件接收该第二讯号,且无线发送该第二讯号。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为达到上述所指称的各目的与功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监控系统,其包含:一公共装置、一感测模块、一控制元件以及一无线通讯元件;该公共装置具有一容置空间、一供电装置及一装设孔,该供电装置提供电源于一负载,该装设孔连通该容置空间,该装设孔的一外侧设置一装设盖;该感测模块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感测该公共装置的该负载发送一第一讯号,该感测模块包含一磁簧传感器,该磁簧传感器具有一第一磁簧及一第二磁簧,该第一磁簧设置于该公共装置的一内壁,该第二磁簧设置于该装设盖的一内侧;该控制元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电性连接该感测模块,该控制元件接收并判断该第一讯号的一异常状态发送一第二讯号;该无线通讯元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电性连接该控制元件,该无线通讯元件接收该第二讯号,并无线发送该第二讯号。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无线通讯元件无线传输该第二讯号至一远程装置,该远程装置无线传输一控制讯号至该无线通讯元件,该无线通讯元件传输该控制讯号至该控制元件。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远程装置无线传输一控制讯号至该无线通讯元件,该无线通讯元件传输该控制讯号至该控制元件。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控制元件电性连接并控制该公共装置的开关。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感测模块包含一电压电流侦测元件,其电性连接该公共装置的该供电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控制元件电性连接一警报器,该控制元件判断该第一讯号的该异常状态传输一警报讯号至该警报器发出警报。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控制元件电性连接一电源件,该电源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无线通讯元件使用LPWAN(LowPowerWideAreaNetwork)无线发送该第二讯号。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负载为灯具、号志灯、变电器或继电器。附图说明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其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n一公共装置,其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供电装置,该供电装置提供电源于一负载;/n一感测模块,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该感测模块感测该负载的一第一讯号,该感测模块包含一加速度计;/n一控制元件,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该控制元件电性连接该感测模块,该控制元件接收并判断该第一讯号的一异常状态传输一第二讯号;以及/n一无线通讯元件,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该无线通讯元件电性连接该控制元件,该无线通讯元件接收该第二讯号,并无线发送该第二讯号。/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4 TW 1071404731.一种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公共装置,其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供电装置,该供电装置提供电源于一负载;
一感测模块,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该感测模块感测该负载的一第一讯号,该感测模块包含一加速度计;
一控制元件,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该控制元件电性连接该感测模块,该控制元件接收并判断该第一讯号的一异常状态传输一第二讯号;以及
一无线通讯元件,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该无线通讯元件电性连接该控制元件,该无线通讯元件接收该第二讯号,并无线发送该第二讯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无线通讯元件无线传输该第二讯号至一远程装置,该远程装置无线传输一控制讯号至该无线通讯元件,该无线通讯元件传输该控制讯号至该控制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远程装置无线传输一控制讯号至该无线通讯元件,该无线通讯元件传输该控制讯号至该控制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元件电性连接并控制该公共装置的开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感测模块包含一电压电流侦测元件,其电性连接该公共装置的该供电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元件电性连接一警报器,该控制元件判断该第一讯号的该异常状态传输一警报讯号至该警报器发出警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元件电性连接一电源件,该电源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无线通讯元件使用LPWAN无线发送该第二讯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负载为灯具、号志灯、变电器或继电器。
10.一种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道,杨明儒,林佩仪,罗景煜,蔡孟颖,
申请(专利权)人:威力工业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