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装置的电源及传输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753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监测装置的电源及传输系统,其包含一第一容置壳体位于一第一空间,其一内侧设置一电源件及一无线收发元件,一第二容置壳体位于一第二空间,其一内侧设置一控制元件及一感测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藉由将电源件及无线收发元件远离该监测装置的其他元件,以方便人员更换电源件,减少人员进入危险环境产生伤亡的状况,并以较空旷的第一空间提升无线传输的效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更以至少一连接管件穿设于该第一容置壳体及该第二容置壳体的外侧,以保护监测装置的元件的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监测装置的电源及传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监测装置的电源及传输系统,尤其是将电源件及无线收发元件远离监测装置的其他元件的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发展以及市民的环保意識日益提升,为符合快速变迁的城市发展需要,必须有系统地发展污水下水道工程的建设。传统是以人工方式监测,无法及早发现污染源头,导致无法实时改正,且传统的监测方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进行多次抄表或纪录数据,例如用户水表与进水量的管理用表。但大部分管线所处位置的作业环境相当恶劣,例如位在交通繁忙的马路上,进行数据下载作业时十分不便,且有安全上的顾虑,由此可知自动监测系统的导入为未来的必然趋势,因此产业界利用自动监测系统,透过智能型传输感测装置,自动将监测数据传送至远程的数据收集中心,可有效率地监测下水道或水池的水量与水质。当数值异常时感测装置自动发出警报,对于污水厂操作效能的提升、水质异常的应变及对外水污染事件的厘清,有显著的效益提升。而市面上的感测装置的架构通常分为:感测元件(Sensor)、处理元件或控制元件(ProcessingUnit)、传输元件(TransceiverUnit)以及电源元件(PowerUnit)。其中,感测元件可为内建传感器或外接仪器去感测四周环境的数据,并将所感测到的讯号经过取样,再转换成数字讯号送到控制元件加以处理。在使用上可依据不同应用设计不同的传感器架构,例如火灾感测装置,须使用温度感测、烟雾感测以及光线感测等感测元件,以配合使用目的,增加对环境的了解。处理元件或控制元件的功能与计算机的处理器相似,其负责执行程序代码的元件,并且去分配和控制在传感器之间不同的元件,同时也可透过传输单元接收远程服务器或是传感器所发送的讯号封包,解读封包内容命令型态后,再据以对传感器不同的单位元件下达不同的控制命令。同理,也可以透过传输单元对远程下达自身要求的命令。储存元件的功能就像是一般个人计算机中硬盘等储存装置,主要是储存经过ADC转换过后的数据,以及储存在处理元件中一些需要暂时保留的数据。传输元件是与感测元件互相通讯的桥梁,其主要负责将处理元件所需的数据透过介质进行传送或接收。而要使用哪一种介质传输是依据使用者所应用的环境去做选择,常见的介质如光纤介质(OpticalMedia)、无线电波(Radio)以及红外线(Infrared)等。电力供应元件是负责提供感测元件及控制元件所需电源的元件,若没有电力供应元件,则传感器将无法运作。通常无线传感器的电源是由电池所供应,所以每个传感器能维持的生命周期有限。所以在无线感测网络的应用中,传感器除了讲求能够长时间运作外,还要节省能量的消耗,而如何在长时间运作与电力消耗之间取得平衡,是无线监、感、侦测装置设计时的重要考虑的处。但习知的监测装置仍须设置于监测物所处的位置附近,通常该位置的作业环境相当恶劣,需更换电池时工作人员仍须进入该环境,常危害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于更换电池时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监测装置的电源及传输系统,其将监测装置的电源件及无线收发元件设置于第一空间,如人孔盖表面,并将监测装置的控制元件及感测元件设置于第二空间,如下水道的管壁用接触需监测的目标物,藉由将电源件及无线收发元件远离该监测装置的其他元件,以方便人员更换电源件,减少人员进入危险环境产生伤亡的状况,并以较空旷的第一空间提升无线传输的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装置的电源及传输系统,其将监测装置的电源件及无线收发元件设置于第一空间,并将监测装置的控制元件及感测元件设置于第二空间,藉由将电源件及无线收发元件远离该监测装置的其他元件,以方便电源件更换及提升无线传输的效能。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装置的电源及传输系统,其利用第一容置壳体内侧设置电源件及无线收发元件,于第二容置壳体内侧设置控制元件及感测元件,并以至少一连接管件的一端穿设第一容置壳体的外侧及另一端穿设第二容置壳体的外侧,以透过至少一连接管件保护电源件及无线收发元件与控制元件及感测元件的电性连接。为达到上述所指称的各目的与功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监测装置的电源及传输系统,其包含:一第一容置壳体以及一第二容置壳体;该第一容置壳体位于一第一空间,该第一容置壳体的一内侧设置一电源件及一无线传输元件;该第二容置壳体位于一第二空间,该第二容置壳体的一内侧设置一控制元件及一感测元件,该控制元件电性连接该电源件及该无线传输元件,该感测元件电性连接该控制元件。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容置壳体的一外侧穿设至少一第一穿孔,该至少一第一穿孔连通至少一连接管件的一端,该至少一连接管件的另一端连通该第二容置壳体的一外侧穿设的至少一第二穿孔。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电源件依序经过该至少一第一穿孔、该至少一连接管件及该至少一第二穿孔电性连接该控制元件。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无线传输元件依序经过该至少一第一穿孔、该至少一连接管件及该至少一第二穿孔电性连接该控制元件。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电源件为太阳能板。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电源件为市电。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感测元件包含一模拟数字转换器,该模拟数字转换器电性连接该控制元件。附图说明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其为本专利技术的感测元件的示意图;以及图3: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号对照说明】1监测装置的电源及传输系统10第一容置壳体12电源件14无线收发元件16第一穿孔20第二容置壳体22控制元件24感测元件26第二穿孔28模拟数字转换器30第一空间40第二空间50连接管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特用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监测装置的电源及传输系统,其将监测装置的电源件及无线收发元件设置于第一容置壳体内且位于第一空间,如人孔盖表面,并将监测装置的控制元件及感测元件设置于第二容置壳体内且位于第二空间,如下水道的管壁,用以接触需监测的目标物,藉由将电源件及无线收发元件远离该监测装置的其他元件,以方便人员更换电源件,减少人员进入危险环境产生伤亡的状况,并以较空旷的第一空间提升无线传输的效能;本专利技术更以至少一连接管件穿设于第一容置壳体及第二容置壳体的外侧,以保护监测装置的元件间的电性连接。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监测装置的电源及传输系统1,其包含一第一容置壳体10、一第二容置壳体20。再次参阅图1,如图所示。该第一容置壳体10设置于一第一空间30,并于一内侧设置一电源件12以及一无线收发元件14,该第一空间30为较空旷的空间,如地面或人孔盖表面,而该电源件12提供其他元件电源的元件;该第二容置壳体20设置于一第二空间40,并于一内侧设置一控制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测装置的电源及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n一第一容置壳体,其位于一第一空间,该第一容置壳体的一内侧设置一电源件及一无线收发元件;以及/n一第二容置壳体,其位于一第二空间,该第二容置壳体的一内侧设置一控制元件及一感测元件,该控制元件电性连接该电源件及该无线收发元件,该感测元件电性连接该控制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7 TW 1071395711.一种监测装置的电源及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第一容置壳体,其位于一第一空间,该第一容置壳体的一内侧设置一电源件及一无线收发元件;以及
一第二容置壳体,其位于一第二空间,该第二容置壳体的一内侧设置一控制元件及一感测元件,该控制元件电性连接该电源件及该无线收发元件,该感测元件电性连接该控制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装置的电源及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容置壳体的一外侧穿设至少一第一穿孔,该至少一第一穿孔连通至少一连接管件的一端,该至少一连接管件的另一端连通该第二容置壳体的一外侧穿设的至少一第二穿孔。


3.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道杨明儒洪崇元庄明正赖建薳
申请(专利权)人:威力工业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