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145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冷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线圈模组及电路组件和离心风扇,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的周壁上开设有栅形出风口,上盖的周向宽度小于下盖的周向宽度,上盖扣盖于下盖内,上盖的周壁与下盖的周壁间的间隙形成出风通道,下盖的下表面上设有抬升脚垫,下盖的下表面上还设有进风口,于纵向方向上,壳体内线圈模组及电路组件设于离心风扇和上盖间。该风冷无线充电器,散热风由进风到排出的过程中,无需任何过多的阻挡、变向,壳体内散热风路径设置更合适、更顺畅,散热风的风量、风速均较大,其对无线充电器本身及待充电设备如手机散热效果更好。

An air-cooled wireless char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无线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风冷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717753.X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一种无线充电器中,具体公开了无线充电器壳体表面具有一充电表面,壳体内设置一风扇,壳体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壳体于充电表面外围设有出风孔。该无线充电器,通过在无线充电器内设置一风扇,实现无线充电器本身及待充电设备如手机的散热,以提高充电效率,降低爆炸风险,排除安全隐患。然而,其进风口、出风孔均设于无线充电器壳体的侧边,风扇设于无线充电器壳体内中间位置,风扇作用下,形成的散热风由无线充电器壳体的进风口进入无线充电器壳体内后,虽可顺利进入风扇,并从风扇的上方出来,但由风扇上方出来的散热风向上直吹,直吹的散热风需在无线充电器电路板的阻挡下,变向沿水平方向外流动,以便最终由壳体的出风孔吹出。风扇吹出的散热风因受无线充电器电路板的阻挡,风量、风速均大大减小,其对无线充电器本身及待充电设备如手机的散热效果均较差,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冷无线充电器。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冷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线圈模组及电路组件和离心风扇,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的周壁上开设有栅形出风口,上盖的周向宽度小于下盖的周向宽度,上盖扣盖于下盖内,上盖的周壁与下盖的周壁间的间隙形成出风通道,下盖的下表面上设有抬升脚垫,下盖的下表面上还设有进风口,于纵向方向上,壳体内线圈模组及电路组件设于离心风扇和上盖间。进一步地,上盖的上表面设有支架。工作时,待充电设备如手机置于支架上,支架的设置,可将待充电设备如手机抬高,待充电设备如手机抬高后,一方面,可有效避免待充电设备与风冷无线充电器的壳体上盖的上表面贴合,分开后的待充电设备和风冷无线充电器,各自的散热面均较大;另一方面,由壳体吹出的散热风,由壳体内吹出的散热风可由待充电设备与上盖上表面的间隙吹向待充电设备的底部、风冷无线充电器的壳体上盖的上表面,对待充电设备和风冷无线充电器的壳体进行散热,散热面大,使待充电设备和风冷无线充电器散热效果更好。进一步地,上盖上表面上的支架为V形,数量具有两个,两V形的支架为V形呈开口朝外的对称设置。该设置,可使由壳体吹出的散热风,对待充电设备和风冷无线充电器的壳体进行多角度散热,将手机和无线充电器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对待充电设备和风冷无线充电器的散热效果。本技术风冷无线充电器,通过在下盖的下表面上设置抬升脚垫,使壳体抬起,并在下盖的下表面上设置进风口,同时壳体内设置离心风扇,以便在离心风扇的作用下,形成的散热风由下盖下表面上的进风口顺利进入壳体内,并由离心风扇的径向向外流动,经过上盖周壁上的栅形出风口后,沿上盖的周壁与下盖的周壁间形成的出风通道向外排出,离心风扇作用产生的散热风带动壳体内空气流通,使无线充电器内部得以散热的同时,排出的散热风还可对置于壳体上方的待充电设备如手机进行散热。该风冷无线充电器,散热风由进风到排出的过程中,无需任何过多的阻挡、变向,壳体内散热风路径设置更合适、更顺畅,散热风的风量、风速均较大,其对无线充电器本身及待充电设备如手机散热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风冷无线充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风冷无线充电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风冷无线充电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线圈模组及电路组件和离心风扇为简图,箭头表示散热风流向;图5是本技术风冷无线充电器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风冷无线充电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风冷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线圈模组及电路组件2和离心风扇3,壳体1包括上盖11和下盖12,上盖11的周壁上开设有栅形出风口111,上盖11的周向宽度小于下盖12的周向宽度,上盖11扣盖于下盖12内,上盖11的周壁与下盖12的周壁间的间隙形成出风通道100,下盖12的下表面上设有抬升脚垫121,下盖12的下表面上还设有进风口122,于纵向方向上,壳体1内线圈模组及电路组件2设于离心风扇3和上盖11间。本技术风冷无线充电器,线圈模组及电路组件2是无线充电器实现无线充电功能的结构,为无线充电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待充电设备因只能近距离与无线充电器进行充电,所以,工作时,待充电设备如手机通常置于壳体上盖11的上表面上。充电过程中,离心风扇3作用,产生散热风,散热风由下盖12下表面上的进风口122进入壳体1内,并由离心风扇3的径向向外流动,经过上盖11周壁上的栅形出风口111后,沿上盖11的周壁与下盖12的周壁间形成的出风通道100向外排出。本技术风冷无线充电器,下盖12的下表面上设置的抬升脚垫121,将壳体1抬起,使散热风可由下盖12下表面上的进风口122进入壳体1内。本技术风冷无线充电器,壳体1内离心风扇3作用,产生的散热风带动壳体1内空气流通,使无线充电器内部得以散热的同时,因上盖11的周向宽度小于下盖12的周向宽度,上盖11的周壁与下盖12的周壁间形成出风通道100的结构设置,使由壳体1内排出的散热风在出风通道100的导向下,向上排出,还可对置于壳体1上方的待充电设备如手机进行散热。本技术风冷无线充电器,通过在下盖12的下表面上设置抬升脚垫121,将壳体1抬起,并在下盖12的下表面上设置进风口122,壳体1内设置离心风扇3,上盖11的周壁上开设有栅形出风口111,使离心风扇3作用形成的散热风,顺利进入壳体1内,并顺利排出,离心风扇3作用产生的散热风带动壳体1内空气流通,无线充电器内部得以散热。由于散热风由进风到排出的过程中,无需任何过多的阻挡、变向,壳体1内散热风路径设置更合适、更顺畅,散热风的风量、风速均较大,其对无线充电器本身及待充电设备如手机散热效果更好。本技术风冷无线充电器,较佳地,上盖11的上表面设有支架112。工作时,待充电设备如手机置于支架112上,支架112的设置,可将待充电设备如手机抬高,待充电设备如手机抬高后,一方面,可有效避免待充电设备与风冷无线充电器的壳体上盖11的上表面贴合,分开后的待充电设备和风冷无线充电器,各自的散热面均较大;另一方面,由壳体1吹出的散热风,由壳体1内吹出的散热风可由待充电设备与上盖11上表面的间隙吹向待充电设备的底部、风冷无线充电器的壳体上盖11的上表面,对待充电设备和风冷无线充电器的壳体1进行散热,散热面大,使待充电设备和风冷无线充电器散热效果更好。本技术风冷无线充电器,较佳地,上盖11上表面上的支架112为V形,数量具有两个,两V形的支架112为V形呈开口朝外的对称设置。该设置,可使由壳体1吹出的散热风,对待充电设备和风冷无线充电器的壳体1进行多角度散热,将手机和无线充电器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对待充电设备和风冷无线充电器的散热效果。本技术风冷无线充电器,上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线圈模组及电路组件和离心风扇,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的周壁上开设有栅形出风口,上盖的周向宽度小于下盖的周向宽度,上盖扣盖于下盖内,上盖的周壁与下盖的周壁间的间隙形成出风通道,下盖的下表面上设有抬升脚垫,下盖的下表面上还设有进风口,于纵向方向上,壳体内线圈模组及电路组件设于离心风扇和上盖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线圈模组及电路组件和离心风扇,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的周壁上开设有栅形出风口,上盖的周向宽度小于下盖的周向宽度,上盖扣盖于下盖内,上盖的周壁与下盖的周壁间的间隙形成出风通道,下盖的下表面上设有抬升脚垫,下盖的下表面上还设有进风口,于纵向方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