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型空调机,其包括主体,设置在该主体的内部的热交换器、贯流风扇以及用于转动所述贯流风扇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在所述贯流风扇的转动轴的延长线上设置开口部。在开口部上可以设置一个能够开闭自如或可从主体自由地拆卸的端盖。对该管道型空调机在维护时,特别是由于风扇或者马达发生故障而需要对它进行维护时,可以很方便地从主体的开口部取出风扇或者马达,从而便于维护人员在安装之后对风扇或者马达进行维护,并且由于不需要破坏检修口周围的天花板,相比于现有的管道型空调机还可以减少维护费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主体的一端侧或两端侧设置开口部的管道 型空调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管道型空调机的结构如图9所示,包括在主体内部的热交 换器8、风扇4和马达2,并且分为后吸风式(如图IO (a)所示)和 下吸风式(如图10 (b)所示)两种。其中,马达通常都设置在靠近主 体的后侧lc的位置,而主体的后侧lc或者下侧ld则用端板密封,在 结构上有一个吸风口和一个出风口 。现有的管道型空调机存在的问题在于,如果风扇或马达发生损坏 则只能从主体底部或后部拆卸板金之后,再把整个马达拆卸下来更换 风扇。此时只有把室内的相应位置的天花板拆除才能完成上述操作。 因此维修费用高,且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完成的。本技术的一种管道型空调机,包括主体,设置在该主体的内 部的热交换器、贯流风扇以及用于转动贯流风扇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主体上的在贯流风扇的转动轴的延长线上设置开口部。在开口部上可以设置一个能够开闭自如或可从主体自由地拆卸的 端盖。并且,可以在开口部的内侧设置连通主体的外部与内部的通路。 另外,可以在端盖的内壁中设置收纳贯流风扇的一端的支撑具的凹槽。 端盖可以用螺钉或者螺栓固定于上述主体上。端盖在主体上的固定还可以是,在端盖的边缘具有第一螺纹槽, 并且主体上具有与端盖的螺纹槽相螺合的第二螺纹槽,通过第一螺纹 槽与第二螺纹槽的螺合而将端盖固定在主体上。优选,将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纹槽的螺合时,端盖被紧固的端盖 的转动方向与贯流风扇的转动方向一致,并且端盖转动时的转动轴与 风贯流风扇的转动轴相一致。本技术的管道型空调机优选,开口部设在主体的靠近贯流风 扇的一端侧,贯流风扇被多段热交换器包围,并且贯流风扇的一端由 端盖支承,而另一端由马达转轴支承。本技术的管道型空调机还优选,开口部设在主体的靠近马达 的一端侧,贯流风扇被多段热交换器包围,并且马达的一端由端盖支 承,而另一端与贯流风扇的转轴相连接。此时尤其优选在端盖上设置 有散热孔。上述端盖的大小可以与开口部的大小相等。根据本技术的管道型空调机,在维护时特别是由于风扇或者 马达发生故障而需要对它进行维护时,可以很方便地从主体一端侧的 开口部取出风扇或者马达,从而便于维护人员在安装之后对风扇或者 马达进行维护,并且由于不需要破坏检修口周围的天花板,相比于现 有的管道型空调机还可以减少维护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管道型空调机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管道型空调机的虚线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图1所示管道型空调机的延X-X线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管道型空调机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管道型空调机的一个变形例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管道型空调机的另一个变形例的示意图。图7是图4所示管道型空调机的一个变形例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管道型空调机的实施例3的截面示意图。图9是现有技术的管道型空调机的简要立体示意图。图10 (a), (b)是现有技术中的管道型空调机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简要说明本技术的具体例,但本技术不限于下述具体例。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管道型空调机的简要截面图。图2是图1所示管道型空调机的虚线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图1所示管道型空调机的延X-X线的剖面图。如图1 3所示,管道型空调机包括主体1,设置在该主体1的内部的热交换器,贯流风扇4以及用于转动 贯流风扇4的马达2,在主体1的靠近贯流风扇4的一端侧(也就是图 1的左侧)、在贯流风扇4的转动轴3的延长线上设置开口部5,在开 口部5的内侧设置连通主体的外部与内部的通路,在通路中设置一个 能够从主体1自由地拆卸的端盖6,贯流风扇4被多段热交换器8包围, 并且贯流风扇4的一端由端盖支承,而另一端由马达的转轴支承。在 本体1的下方还设有积水盘11。端盖6用螺钉7固定于主体1上(实 际上固定在主体l的一部分上,即开口部5上)。在端盖6的内壁中设 置收纳支撑具9的凹槽。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管道型空调机的截面示意图。图4 所示实施例2与图1所示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开口部5设置在主 体1的靠近马达2的一端侧,马达2的一端由端盖支承,而另一端与 贯流风扇4的转轴相连接。端盖6用螺钉7固定于主体1 (实际上固定 在主体l的一部分上,即开口部5上)。在端盖6的内壁中可以设置收 纳支撑具9的凹槽(参照附图2)。本技术的管道型空调机中将端盖6固定在主体1上的方式也 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方式,即,端盖6的边缘具有第一螺纹槽10, 并且主体1上具有与端盖6的第一螺纹槽10相螺合的第二螺纹槽,由 此,通过该端盖6的第一螺纹槽与主体1上的相对应的第二螺纹槽的 螺合,能够将端盖6固定在主体1上。优选螺合时端盖被紧固的转动 方向与贯流风扇的转动方向一致,并且端盖转动时的转动轴与贯流风 扇的转动轴相一致。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1的管道型空调机的一个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实施例2的管道型空调机的一个变形例的示意图。在 图6、图7所示的管道型空调机中,端盖6的大小与开口部5的大小相 等。在图4以及图7所示结构的管道型空调机中,优选在端盖6上设置有用于对从马达2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孔。上述说明以及附图中仅仅对于在主体的一端侧(靠近马达的一侧 或者靠近贯流风扇的一侧)具有开口部以及端盖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根据本技术的管道型空调机还可以在主体的两端侧都具有开口部以及端盖,例如,如图8所示。图8是本技术的管道型空 调机的实施例3的截面示意图。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 的管道型空调机,对它们进行组合而得到图8所示的管道型空调机, 因此省略其具体说明。其中,两端侧虽然相应地分别采用了如图1以 及图4所示的结构,但是也可以相应地分别采用如图6或7所示的结 构。根据本技术的管道型空调机,在由于风扇或者马达发生故障 而需要维护时,可以很方便地从主体一端侧的开口部取出风扇或者马 达,从而便于维护人员对风扇或者马达进行维护,并且,由于不需要 拆除与风扇或者马达相对应位置周围的天花板,相比于现有的管道型 空调机还可以减少维护费用。权利要求1. 一种管道型空调机,包括主体,设置在该主体的内部的热交换器、贯流风扇以及用于转动所述贯流风扇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上的在所述贯流风扇的转动轴的延长线上设置开口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上设置一个能够开闭自如或可从所述主体自由地拆卸的端盖。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内侧设置连通主体的外部与内部的通路。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盖的内壁中设置收纳所述贯流风扇的一端的支撑具的凹槽。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用螺钉或者螺栓固定于所述主体上。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的边缘具有第一螺纹槽,并且所述主体上具有与所述端盖的第一螺纹槽相螺合的第二螺纹槽,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槽与第二螺 纹槽的螺合将所述端盖固定在所述主体上。7. 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管道型空调机,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型空调机,包括主体,设置在该主体的内部的热交换器、贯流风扇以及用于转动所述贯流风扇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上的在所述贯流风扇的转动轴的延长线上设置开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鸣,殷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