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526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双边投资和贸易流量数据,包括经贸流和经贸量;将经贸流作为方向,经贸量作为权重,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Gephi进行网络的结构和拓扑关系分析,并结合Python制作弦图对拓扑关系进行可视化表达,以得到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基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双边投资和贸易流量数据,通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Gephi进行网络的结构和拓扑关系分析,将双边投资关系与贸易关系纳入同一分析框架,解析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投资、贸易关系的变化,从而有利于利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以及经贸体系的建设。

An analysis method and system of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reg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区(国家)与地区(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逐步增强,由于地区(国家)与地区(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会影响双边关系的合作地位、经济发展以及经贸体系的建设。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套有效的地区(国家)与地区(国家)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及系统来对地区(国家)与地区(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来进行分析,从而不利于地区(国家)与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以及经贸体系的建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及系统,以利于地区(国家)与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以及经贸体系的建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双边投资和贸易流量数据,包括经贸流和经贸量;将经贸流作为方向,经贸量作为权重,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Gephi进行网络的结构和拓扑关系分析,并结合Python制作弦图对拓扑关系进行可视化表达,以得到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器,其用于获取待分析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双边投资和贸易流量数据,包括经贸流和经贸量;终端设备,其安装有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Gephi,用于接收数据获取器所传输来的经贸流和经贸量,并将经贸流作为方向,经贸量作为权重,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Gephi进行网络的结构和拓扑关系分析,并结合Python制作弦图对拓扑关系进行可视化表达,以得到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基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双边投资和贸易流量数据,通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Gephi进行网络的结构和拓扑关系分析,将双边投资关系与贸易关系纳入同一分析框架,解析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投资、贸易关系的变化,从而有利于利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以及经贸体系的建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2001-2012年“中国-东盟”投资联系网络图;图3为2001-2016年“中国-东盟”贸易联系网络图;图4为2001-2012年“中国-东盟”投资联系网络内部结构图;图5为2001-2016年“中国-东盟”贸易联系网络内部结构图;图6为2001年区域投资网络图;图7为2012年区域投资网络图;图8为2001年区域贸易网络图;图9为2016年区域贸易网络MDS图图10为2001-2016年“中国-东盟”贸易网络程度中心度分布图;图11为2001-2012年“中国-东盟”投资网络程度中心度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申请中,所述的地区于地区之间,包括有如下的情形:地区和地区之间,比如香港地区与台湾地区;地区与国家之间,比如台湾地区与泰国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比如中国和越南之间。实施例1: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1、获取待分析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双边投资和贸易流量数据,包括经贸流和经贸量;102、将经贸流作为方向,经贸量作为权重,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Gephi进行网络的结构和拓扑关系分析,并结合Python制作弦图对拓扑关系进行可视化表达,以得到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由此可见,本方法主要是基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双边投资和贸易流量数据,通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Gephi进行网络的结构和拓扑关系分析,将双边投资关系与贸易关系纳入同一分析框架,解析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投资、贸易关系的变化,从而有利于利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以及经贸体系的建设。具体地,上述进行网络的结构和拓扑关系分析包括:通过国家(地区)间发生的实际贸易流来判别贸易网络内部的组团结构,采用社区发现法分析贸易网络的拓扑关系。分别将国家(地区)、国家(地区)间贸易联系和国家(地区)间贸易流量作为贸易网络中的节点、连边和边的权重,采用模块优化算法进行测算。式中:Q为模块度,Q值越高则组团划分效果越好;Aij为i、j国(地区)的贸易流量;ki、kj分别为与i、j国(地区)相连的所有贸易流量之和;ci、cj表示i、j国(地区)的社区指数,δ(ci,cj)表示i、j国(地区)是否在同一个社区中,若是,返回值为1,否则为0;m为整个网络的贸易流量总和。若Q值愈大,则模块化程度愈大。这里采用弦图来反映网络节点间拓扑关系,图中圆弧对应网络中的国家(地区),圆弧间连线表征不同国家(地区)的拓扑关系;弧对应圆心角与该国的贸易核心地位正相关,线宽度与国家(地区)间贸易联系正相关。通过如此方式即可以准确地分析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关系。而上述的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的评判指标包括程度中心度、网络密度、结构洞。其中该程度中心度为:式中,CD(ni)代表i点的绝对程度中心度;Xij为0或1,表征节点j与节点i有无存在关系;g是网络节点数量;C′D(ni)代表标准化后的程度中心度。描述节点在整个网络中控制力的主要指标(式2,表征与该节点相连的其他节点的数量,相连节点越多,程度中心性越大,如果局部网络中的某个点与其他点存在很多的联系,那么这个点就处于中间地位。一般而言,为消除节点总数影响,常采用标准化程度中心度(式3)。测度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程度。网络密度越大,网络成员间的联系越密切,网络密度判断公式如下:式中:L为网络中线的数目;g是网络中节点数目。有效规模、效率、限制度和等级度是结构洞的测算指数,其中限制度最为重要,故实施例仅分析结构洞的限制度指标,结构洞是用来表示两个主体间的非冗余关系,它能为占据者提供获取“控制利益”和“信息利益”的机会,从而具有更高的竞争优势。限制度值越小,表明占据的结构洞越多,竞争力越大。限制性的操作化定义:行动者i受到j的限制度指标化,结构洞为:表述为Cij=直接投入(pij)+间接投入其中piq是在行动者i的全部关系中,投入到q的关系占总关系的比例。同时,本方法还可以采用多维尺度(MultidimensionalScaling,简称MDS)分析,一种通过空间分布的形式以体现节点间相关程度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过MDS图能在较低维空间中直观观测到一些高维样本点相互关系的近似图像,从而提供各网络节点在投资网络中的相对位置信息以及相互关系的亲疏程度。为了进一步验证说明本方法的有效性,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分析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双边投资和贸易流量数据,包括经贸流和经贸量;/n将经贸流作为方向,经贸量作为权重,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Gephi进行网络的结构和拓扑关系分析,并结合Python制作弦图对拓扑关系进行可视化表达,以得到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分析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双边投资和贸易流量数据,包括经贸流和经贸量;
将经贸流作为方向,经贸量作为权重,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Gephi进行网络的结构和拓扑关系分析,并结合Python制作弦图对拓扑关系进行可视化表达,以得到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网络的结构和拓扑关系分析包括:
分别将地区与地区间贸易联系和地区间贸易流量作为贸易网络中的节点、连边和边的权重,采用模块优化算法进行测算;



式中:Q为模块度,Q值越高则组团划分效果越好;Aij为i、j地区的贸易流量;ki、kj分别为与i、j地区相连的所有贸易流量之和;ci、cj表示i、j地区的社区指数,δ(ci,cj)表示i、j地区是否在同一个社区中,若是,返回值为1,否则为0;m为整个网络的贸易流量总和;若Q值愈大,则模块化程度愈大;采用弦图来反映网络节点间拓扑关系,图中圆弧对应网络中的地区,圆弧间连线表征不同地区的拓扑关系;弧对应圆心角与该国的贸易核心地位正相关,线宽度与地区间贸易联系正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的评判指标包括程度中心度、网络密度、结构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度中心度为:






式中,CD(ni)代表i点的绝对程度中心度;Xij为0或1,表征节点j与节点i有无存在关系;g是网络节点数量;C′D(ni)代表标准化后的程度中心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密度为:



式中:L为网络中线的数目;g是网络中节点数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区与地区之间经贸关系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洞为:



表述为Cij=直接投入(pij)+间接投入其中piq是在行动者i的全部关系中,投入到q的关系占总关系的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华张虹鸥叶玉瑶吴旗韬魏少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