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志旭专利>正文

窗用通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24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用通风器,包括面板、后上板、后下板、风板、控制开关、左右端盖配件。控制开关包括控制手柄(9)、弹簧(4)、2个圆形球体(5),控制手柄(9)为旋转柱(8)和手柄一体成型,所述旋转柱(8)为变径圆柱体,变径圆柱体上设有弹簧(4)通过的圆形孔(6),所述左端盖(10)上设有与旋转柱(8)相对应的圆形孔(2),圆形孔(2)的圆周上设有4个半圆形孔(3),弹簧置于圆形孔(6)内,2个圆形球体(5)分别置于弹簧两端并与半圆形孔(3)对应,将旋转柱(8)置于圆形孔(2)内,固定控制开关开启与闭合状态下的位置,所述后上板、后下板之间的通风口装有防蚊网(7)。该窗用通风器结构简单,更美观,防蚊虫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窗用通风器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要保持屋内通风时, 一般都只能打开门窗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但是在夜间休息时,为了安全我们需要关闭门窗,因而不能保持室内的通风和良 好的空气质量。同时打开门窗通风也不能防止蚊虫、沙砾等进入屋内。当人们 通过空调等电器调节屋内空气时,又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及产生噪声,所以,现在 有越来越多人们的开始选择使用窗用通风器.目前同类的窗用通风器组成部分比较复杂,在成型生产和模具加工的过程中很麻烦还增加了成本。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0620112157.4,公告日是 2007年5月23日,名称为"门窗、幕墙自然通风器"中公开了一种门窗、幕 墙自然通风器。该专利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使用节能、降噪、不受季节限制。 但是它的控制开关部分旋转鼓和手柄是单独的两部分,加工成模过程不够简 单,面板、后上板、后下板加工制造过程也没有效消除应力集中的问题,下料 和外料之间的通风道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很容易在通风器内堆积大量灰尘,不 容易清洁,也影响通风器除尘防蚊的效果,同时外形也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更为简单,美观,防蚊虫效果更好的窗用通风器。本技术包括面板、后上板、后下板、风板、控制开关、左右端盖配件,所述的控制开关由左端盖10、控制手柄9、弹簧4、 2个圆形球体5组成。控 制手柄9由旋转柱8和手柄一体成型,旋转柱8为变径圆柱体,左端盖10上 设有与之对应的圆形孔2,在圆形孔2的圆周上设有4个成矩形分布的半圆形 孔3。变径圆柱体上设有弹簧4通过的圆形孔6,弹簧4置于圆形孔6内,2 个圆形球体分别置于弹簧4两端并与半圆形孔3对应,然后将旋转柱8置于圆 形孔2内,从而通过弹簧4和圆形球体5能使开关在开启与闭合两个位置固定。 这样设计使开关的结构简单了,在加工成模过程中也更为容易。在面板的正表面开有一条水平方向上的凹槽1,让面板从视觉上分为上下 两部分,使其更加美观。同时水平凹槽的设计又可以解决型材加工的应力集中 问题,同样,所述后下板外表面水平方向上也开有一凹槽11.在后上板、后下板构成的通风口处装入防蚊网,从而使防蚊效果更加好, 同时也能更加防止沙砾等东西进去室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示意图2为本技术控制开关的正面示意图3为本技术左端盖的正面示意图4为图1的右剖视图5为本技术控制开关的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面板12、后上板13、后下板14、风板16、控制开关(图 中未标注)、左端盖10、右端盖17,所述的控制开关由左端盖10、控制手柄9、弹簧4、 2个圆形球体5组成。控制手柄9由旋转柱8和手柄15—体成型,所 述旋转柱8为变径圆柱体,左端盖10上设有与之对应的圆形孔2,在圆形孔2 的圆周上设有4个成矩形分布的半圆形孔3。变径圆柱体8上设有弹簧4通过 的圆形孔6,弹簧4置于圆形孔6内,2个圆形球体5分别置于弹簧4两端并 与半圆形孔3对应,然后将旋转柱8置于圆形孔2内,所以圆形球体一部分在 半圆形孔3内, 一部分在圆形孔6内,这样开关位置便被固定。当要需要开启 或者关闭开关时,拨动控制手柄9,在外力作用下圆形球体5被压回圆形孔6 内,这时手柄就能顺利带动旋转鼓转动,到达开启或关闭位置时由于弹簧4的 弹力作用,圆形球体5再次被弹入半圆形孔3内,同时圆形球体5的部分任然 在圆形孔6内,所以旋转鼓停止转动,这个时候开关再次被固定。在面板12的正表面设有一条水平方向上的凹槽l,让它从视觉上给人分成 了两部分的感觉,看上去更加美观。同时水平凹槽的设计又可以解决型材加工 的应力集中问题。同样,所述后下板14外表面水平方向上也开有一凹槽11, 既美观又能达到消除应力集中的目的。面板12上端开有孔缝用于通风和除尘防蚊,但是由于后上板13和后下板 14构成的通风口长期暴露在外面,时间久了在孔道里面会堆积很多灰尘和蚊虫 尸体不方便清理,同时这些灰尘还会进入屋内。所以在后上板13和后下板14 之间的孔道口加装防蚊网7,使通风器的通风口不再暴露在外面,从而使防蚊 效果更加好,同时也能更加有效防止沙砾等东西进去室内,清洁的时候取下防 蚊网7清洁即可,也更加方便。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 体实施例,凡基于本技术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 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窗用通风器,包括面板、后上板、后下板、风板、控制开关、左右端盖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包括控制手柄(9)、弹簧(4)、2个圆形球体(5),控制手柄(9)为旋转柱(8)和手柄一体成型,所述旋转柱(8)为变径圆柱体,变径圆柱体上设有弹簧(4)通过的圆形孔(6),所述左端盖(10)上设有与旋转柱(8)相对应的圆形孔(2),圆形孔(2)的圆周上设有4个半圆形孔(3),弹簧置于圆形孔(6)内,2个圆形球体(5)分别置于弹簧两端并与半圆形孔(3)对应,将旋转柱(8)置于圆形孔(2)内,固定控制开关开启与闭合状态下的位置,所述后上板、后下板之间的通风口装有防蚊网(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窗用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正表面水 平方向上开有一凹槽(1),所述后下板外表面水平方向上开有一凹槽(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窗用通风器,包括面板、后上板、后下板、风板、控制开关、左右端盖配件。控制开关包括控制手柄(9)、弹簧(4)、2个圆形球体(5),控制手柄(9)为旋转柱(8)和手柄一体成型,所述旋转柱(8)为变径圆柱体,变径圆柱体上设有弹簧(4)通过的圆形孔(6),所述左端盖(10)上设有与旋转柱(8)相对应的圆形孔(2),圆形孔(2)的圆周上设有4个半圆形孔(3),弹簧置于圆形孔(6)内,2个圆形球体(5)分别置于弹簧两端并与半圆形孔(3)对应,将旋转柱(8)置于圆形孔(2)内,固定控制开关开启与闭合状态下的位置,所述后上板、后下板之间的通风口装有防蚊网(7)。该窗用通风器结构简单,更美观,防蚊虫效果更好。文档编号F24F7/00GK201233075SQ20082009318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赵志旭, 郝连义 申请人:赵志旭;郝连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用通风器,包括面板、后上板、后下板、风板、控制开关、左右端盖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包括控制手柄(9)、弹簧(4)、2个圆形球体(5),控制手柄(9)为旋转柱(8)和手柄一体成型,所述旋转柱(8)为变径圆柱体,变径圆柱体上设有弹簧(4)通过的圆形孔(6),所述左端盖(10)上设有与旋转柱(8)相对应的圆形孔(2),圆形孔(2)的圆周上设有4个半圆形孔(3),弹簧置于圆形孔(6)内,2个圆形球体(5)分别置于弹簧两端并与半圆形孔(3)对应,将旋转柱(8)置于圆形孔(2)内,固定控制开关开启与闭合状态下的位置,所述后上板、后下板之间的通风口装有防蚊网(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旭郝连义
申请(专利权)人:赵志旭郝连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