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够快速复位的滑动隔震减震振动台模型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滑动隔震模型试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快速复位的滑动隔震减震振动台模型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隔震结构采用滑动隔震+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十分复杂,目前缺乏真实可靠的理论方法进行计算分析,一般需要采用振动台进行模型试验。每次试验一般要输入至少7条不同的类型地震波,还要调整不同地震波的峰值加速度,以反馈不同地震等级下的隔震效果,故每次试验输入的地震工况一般都是几十条。要记录每次试验工况下的隔震结构的动力位移,该位移应该是偏离结构中心的相对位移,且每次试验工况后会产生残留位移。如果不对隔震结构进行复位的话,会产生残余位移的累积,影响试验数据的分析,同时,多个工况之后残余位移累积大于了试验位移空间限制,将不得不停止试验进行隔震结构的复位。现有技术中对隔震结构采用人工复位,隔震结构重量大,体积大,人工复位难度大,劳动强度大,速度慢,且人工复位精度不能保证,严重影响模型试验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快速复位的滑动隔震减震振动台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试验模型、执行机构、监测机构及电控系统,其中,/n所述试验模型采用滑动隔震减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n所述执行机构至少包括多套油缸,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多套油缸围绕所述试验模型周向均布,油缸的动作端作用于所述试验模型的底部,固定端安装固定于所述底座;并且,在隔震减震试验时所述油缸作为起粘滞阻尼作用的阻尼器工作,在试验结束后作为起复位作用的动作器工作;/n所述监测机构至少包括位移传感器,其与所述油缸关联,用于在隔震减震试验时实时测量油缸的位移值;/n所述电控系统至少包括控制器,其与所述位移传感器相连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快速复位的滑动隔震减震振动台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试验模型、执行机构、监测机构及电控系统,其中,
所述试验模型采用滑动隔震减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执行机构至少包括多套油缸,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多套油缸围绕所述试验模型周向均布,油缸的动作端作用于所述试验模型的底部,固定端安装固定于所述底座;并且,在隔震减震试验时所述油缸作为起粘滞阻尼作用的阻尼器工作,在试验结束后作为起复位作用的动作器工作;
所述监测机构至少包括位移传感器,其与所述油缸关联,用于在隔震减震试验时实时测量油缸的位移值;
所述电控系统至少包括控制器,其与所述位移传感器相连用于接收并显示油缸的位移值,并根据油缸的位移值对所述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以实现零点位置的设定和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支柱,支柱的数量和布置位置与油缸匹配,油缸的固定端抵接并固定于所述支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内嵌于所述油缸的壳体内,与油缸的活塞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还包括液压泵、控制阀组及油箱,用于控制所述油缸,确保所述油缸在作为阻尼器工作时零点位置的设定,以及在隔震减震试验后作为动作器工作时的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具有触摸显示屏的PLC控制台,用于对所述执行机构进行本地近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验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林,卢葭,陈方明,祖峰,白文静,姜初伟,李玉良,王铁龙,侯科文,张俊鹏,宋道宏,陈勇,田廷全,尹续峰,樊静,李志强,郝振奋,马晓慧,贺虎成,王洪西,刘记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九二一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