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润滑的轴承箱体及其中心支撑式单级悬臂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933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循环润滑的轴承箱体,包括轴承压盖和轴承箱体,轴承压盖通过密封垫片与轴承箱体螺栓连接,所述轴承箱体外部设有其轴向延伸的散热筋板,轴承箱体外部上端设有通气孔和垂直方向振动监测接孔,轴承箱体左侧设有水平方向振动监测接孔、润滑油加热器接孔及水冷翅片管入口接孔,轴承箱体右侧设有温度监测接孔、恒位油杯接孔及水冷翅片管出口接孔。润滑深沟球轴承及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油在轴承箱体内形成两条循环回路,通过轴承箱体外部的散热筋板、轴承箱体驱动端的风扇及通过轴承箱体储油腔的水冷翅片管降低润滑油的温度,流动的润滑油能够消除轴承的局部高温,极大的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润滑油的润滑性能。

Bearing box with internal circulation lubrication and its center supported single stage cantilever centrifugal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循环润滑的轴承箱体及其中心支撑式单级悬臂离心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输送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循环润滑的轴承箱体及其中心支撑式单级悬臂离心泵。
技术介绍
单级悬臂式离心泵在石油炼化市场用量很大,占总用泵量70%以上,目前国内的单级悬臂式离心泵在使用时普遍存在轴承温升高的情况,特别是在高温工况下,轴承的降温成为一大难点,高的轴承温升会极大的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难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下列方法:一是在轴承箱体的外部增加水冷夹套,此方法是针对轴承外环降温,会导致轴承温度分布不均,更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二是在润滑油腔内增加水冷却循环,来降低润滑油的温度,由于润滑油没有循环且导热性差,高速旋转的轴承滚动体会使其周围的润滑油产生局部高的温升,从而使轴承的局部温升过高,影响轴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内循环润滑的轴承箱体及其中心支撑式单级悬臂离心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内循环润滑的轴承箱体,包括轴承压盖和轴承箱体,轴承压盖通过密封垫片与轴承箱体螺栓连接,所述轴承箱体外部设有其轴向延伸的散热筋板,轴承箱体外部上端设有通气孔和垂直方向振动监测接孔,轴承箱体左侧设有水平方向振动监测接孔、润滑油加热器接孔及水冷翅片管入口接孔,轴承箱体右侧设有温度监测接孔、恒位油杯接孔及水冷翅片管出口接孔,所述轴承箱体的内部设有集油板,所述集油板前端设有回油孔A和回油槽B,集油板后端设有回油孔B,所述轴承压盖上设有回油槽A,回油槽A与回油孔B连通,所述轴承箱体下部为润滑油储油腔Q,轴承箱体底部设有排油孔;优选的,所述集油板的上面为一带有斜度的平面;使用内循环润滑的轴承箱体的中心支撑式单级悬臂离心泵,包括泵体、泵盖、闭式叶轮及轴,轴承箱体通过螺栓连接于泵盖上,泵体上设有入口和出口,泵体内设有轴,所述轴通过前后轴承连接于轴承箱体上,轴上通过键和叶轮螺母设有闭式叶轮,轴驱动端设有一对角接触滚动轴承,角接触滚动轴承的后端设于轴承压盖与轴之间,闭式叶轮一侧设有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前端设在轴承箱体与轴之间,深沟球轴承前端与轴承箱体、轴之间设有轴承隔离器;优选的,所述轴上设有甩油环座,甩油环座上设有甩油环;优选的,所述轴伸出泵盖处设有机械密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带润滑油循环回路的轴承箱体,本专利技术的轴承箱体,通过固定在轴上的甩油环座内的甩油环,将润滑油甩到轴承箱体内的集油板上,润滑油在靠近叶轮一侧通过轴承箱体前端回油孔及回油槽进入到深沟球轴承,流经深沟球轴承后回到轴承箱体润滑油储油腔,在靠近驱动端一侧通过轴承箱体上的回油孔和轴承压盖上的回油腔进入角接触球轴承,流经角接触球轴承后回到轴承箱体润滑油储油腔。润滑深沟球轴承及角接触球轴承的润滑油在轴承箱体内形成两条循环回路,循环的润滑油能随时带走轴承滚动体和内外环摩擦是产生的热量,通过轴承箱体外部的散热筋板、轴承箱体驱动端的风扇及通过轴承箱体储油腔的水冷翅片管降低润滑油的温度,流动的润滑油能够消除轴承的局部高温,降低润滑油局部高温碳化引起的润滑油变质,极大的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润滑油的润滑性能。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轴承箱体的立体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所述轴承箱体的左面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所述轴承箱体的右面视图;图4本专利技术所述轴承箱体的剖开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所述轴承压盖立体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心支撑单级悬臂泵立体剖分图;图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心支撑单级悬臂泵立体结构图。零件说明:1、风扇,2、轴承压盖,221、回油槽A,3、轴承隔离器,4、角接触滚动轴承,5、甩油环,6、油分离器,7、恒位油杯,8、轴承箱体,801、散热筋板,802、通气孔,803、垂直方向振动监测接孔,804、水平方向振动监测接孔,805、润滑油加热器接孔,806、水冷翅片管入口接孔,807、温度监测接孔,808、恒位油杯接孔,809、水冷翅片管出口接孔,821、集油板,822、回油孔A,823、回油槽B,824、回油孔B,830、排油孔,9、轴,10、深沟球轴承,11、机械密封,12、泵盖,13、泵体,14、密封环,15、闭式叶轮,16、叶轮螺母,22、入口,33、出口,Q、润滑油储油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一种内循环润滑的轴承箱体及其中心支撑式单级悬臂离心泵,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领域内设计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做出的结构、方法和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至5所示,一种内循环润滑的轴承箱体,包括轴承压盖2和轴承箱体8以及轴承箱体8外部沿其轴向延伸的散热筋板801,所述轴承箱8体外部上端有通气孔802及垂直方向振动监测接孔803,所述轴承箱体8左侧水平方向振动监测接孔804及润滑油加热器接孔805及水冷翅片管入口接孔806,所述轴承箱体8右侧有温度监测接孔807及视油窗/恒位油杯接孔808及水冷翅片管出口接孔809,所述轴承箱体8的内部设有集油板821,所述集油板821的上面为一定斜度的平面,所述集油板821的前端有回油孔822及回油槽823,所述集油板821的后端有回油孔824,所述轴承压盖2上有回油槽221与轴承箱体后端的回油孔824连通,所述轴承箱体8下部为润滑油储油腔Q,所述轴承箱体8的底部设有排油孔830,所述轴承压盖2通过密封垫片与轴承箱体8采用螺栓连接。如图6和图7所示,一种使用内循环润滑的轴承箱体的中心支撑式单级悬臂离心泵,包括泵体13,设置在所述泵体13上的入口22和出口33,所述泵体13内设置有轴9,轴9上设有闭式叶轮15,所述的闭式叶轮15通过键设置在所述的轴9上,所述轴9的驱动端设置有一对角接触滚动轴承4,靠近所述叶轮15一侧设置有深沟球轴承10。所述轴9伸出泵盖12处设置有机械密封11。所述角接触滚动轴承4的后端在所述轴承压盖2与所述轴9之间、所述深沟球轴承前端在所述轴承箱体8与所述轴9之间,深沟球轴承10前端与轴承箱体8、轴9之间设有轴承隔离器设有轴承隔离器3。所述轴承箱体配套机械密封使用寿命长,密封性能可靠。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轴承箱外表面布置有散热筋板,可自然冷却或通过风扇进行冷却。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结构特征后,能达到的性能参数范围如下:流量:3~2250m3/h扬程:7~360m转速:980~2980r/min应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是按照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每一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上述提到的流量和扬程的范围是通过多个技术方案实现的,说明书的这种描述方式仅仅是为了能清楚表达意图。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和说明,并不是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核心内容所做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循环润滑的轴承箱体,包括轴承压盖(2)和轴承箱体(8),轴承压盖(2)通过密封垫片与轴承箱体(8)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箱体(8)外部设有其轴向延伸的散热筋板(801),轴承箱体(8)外部上端设有通气孔(802)和垂直方向振动监测接孔(803),轴承箱体(8)左侧设有水平方向振动监测接孔(804)、润滑油加热器接孔(805)及水冷翅片管入口接孔(806),轴承箱体(8)右侧设有温度监测接孔(807)、恒位油杯接孔(808)及水冷翅片管出口接孔(809),所述轴承箱体(8)的内部设有集油板(821),所述集油板(821)前端设有回油孔A(822)和回油槽B(823),集油板(821)后端设有回油孔B(824),所述轴承压盖(2)上设有回油槽A(221),回油槽A(221)与回油孔B(824)连通,所述轴承箱体(8)下部为润滑油储油腔Q,轴承箱体(8)底部设有排油孔(830)。/n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循环润滑的轴承箱体,包括轴承压盖(2)和轴承箱体(8),轴承压盖(2)通过密封垫片与轴承箱体(8)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箱体(8)外部设有其轴向延伸的散热筋板(801),轴承箱体(8)外部上端设有通气孔(802)和垂直方向振动监测接孔(803),轴承箱体(8)左侧设有水平方向振动监测接孔(804)、润滑油加热器接孔(805)及水冷翅片管入口接孔(806),轴承箱体(8)右侧设有温度监测接孔(807)、恒位油杯接孔(808)及水冷翅片管出口接孔(809),所述轴承箱体(8)的内部设有集油板(821),所述集油板(821)前端设有回油孔A(822)和回油槽B(823),集油板(821)后端设有回油孔B(824),所述轴承压盖(2)上设有回油槽A(221),回油槽A(221)与回油孔B(824)连通,所述轴承箱体(8)下部为润滑油储油腔Q,轴承箱体(8)底部设有排油孔(8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润滑的轴承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板(821)的上面为一带有斜度的平面。


3.使用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平丁垣利李阳王云波霍岩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阳光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