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芯、锁具及钥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908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锁芯、锁具及钥匙。其中,锁芯包括:外壳;锁胆组件,锁胆组件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外壳的内部,锁胆组件具有供钥匙的解锁段穿入的轴向孔,且锁胆组件能够相对外壳转动;机械闭锁组件,机械闭锁组件活动设置在外壳和锁胆组件之间,且机械闭锁组件具有解锁位置和闭锁位置;电子闭锁组件,电子闭锁组件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锁胆组件的内部,且电子闭锁组件能够对机械闭锁组件进行锁定和解锁;锁定组件,锁定组件设置在外壳和锁胆组件之间,且锁定组件能够对电子闭锁组件进行锁定和解锁。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电锁芯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Lock cylinder, lock and k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芯、锁具及钥匙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锁芯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芯、锁具及钥匙。
技术介绍
机电复合锁芯集成机械闭锁,电气闭锁二级锁控系统,在使用机械钥匙开启机械闭锁模块后,电气授权解锁电气闭锁模块,既避免了机械锁芯秘钥量有限和电子锁芯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缺点,又集成了机械锁芯机械可靠性、安全性较高和电子锁芯秘钥量高,便于权限管理的优点,防盗性高、安全可靠、且便于管理,在工业、民用等领域应用广泛。而目前机电符合锁芯的电子锁芯部分大多采用螺线管或电机驱动,采用螺线管驱动时,虽然机构简单,但是锁芯安全性能较低,容易出现晃动开锁或撞击开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采用电机驱动时,电机复位结构较为复杂,且没有与钥匙上的机械齿形闭锁,防盗性能较差。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机电锁芯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芯、锁具及钥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电锁芯安全性能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芯,包括:外壳;锁胆组件,锁胆组件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外壳的内部,锁胆组件具有供钥匙的解锁段穿入的轴向孔,且锁胆组件能够相对外壳转动;机械闭锁组件,机械闭锁组件活动设置在外壳和锁胆组件之间,且机械闭锁组件具有解锁位置和闭锁位置;电子闭锁组件,电子闭锁组件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锁胆组件的内部,且电子闭锁组件能够对机械闭锁组件进行锁定和解锁;锁定组件,锁定组件设置在外壳和锁胆组件之间,且锁定组件能够对电子闭锁组件进行锁定和解锁;当机械闭锁组件处于闭锁位置时,解锁段插入轴向孔的内部,解锁段插入到位后,通过解锁段带动锁定组件对电子闭锁组件进行解锁,钥匙与电子闭锁组件感应,以使电子闭锁组件解除对机械闭锁组件的锁定,机械闭锁组件在钥匙的转动下解除对外壳和锁胆组件的锁定,以使锁胆组件能够相对外壳转动。进一步地,电子闭锁组件包括:控制部,控制部活动设置在锁胆组件的内部并具有让位孔;限位部,限位部能够伸入让位孔内或与控制部的外周抵接;当让位孔运动至与限位部对应的位置时,限位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进入让位孔,机械闭锁组件能够由闭锁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当限位部退出让位孔时,限位部支撑在控制部与机械闭锁组件之间,以使机械闭锁组件保持在闭锁位置。进一步地,限位部沿外壳的径向运动;控制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转动,且控制部的转动轴与外壳的轴向平行。进一步地,控制部包括分别设置在锁胆组件内部的无线受电模块、电路组件、电机以及闭锁转块,无线受电模块能够与钥匙的无线供电模块电连接,电路组件与述无线受电模块电连接并驱动电机动作,电机能够带动闭锁转块转动,且闭锁转块具有让位孔。进一步地,限位部包括:闭锁销,闭锁销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进入让位孔;第一复位件,第一复位件为闭锁销提供朝向机械闭锁组件一侧运动的复位力。进一步地,锁定组件包括解锁叶片和第二复位件,第二复位件为解锁叶片提供保持对电子闭锁组件进行锁定的复位力,其中,解锁叶片具有锁定凸起,电子闭锁组件具有与锁定凸起配合的锁定槽,解锁叶片还具有与钥匙配合的锁定位;使用钥匙进行解锁时,所以解锁段能够挤压解锁叶片运动,以使锁定凸起解除对锁定槽的锁定,以使电子闭锁组件被解锁;拔出钥匙时,解锁叶片在第二复位件的作用下使锁定凸起与锁定槽锁止,电子闭锁组件被锁定。进一步地,锁胆组件的外侧壁具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容纳槽,锁定组件位于第一容纳槽内;和/或解锁叶片是弧形叶片;和/或锁定槽为弧形槽且具有止挡端,当电子闭锁组件闭锁时,锁定凸起与止挡端止挡配合,当电子闭锁组件由解锁向闭锁切换时,锁定凸起在第二复位件的作用下推动止挡端,以使电子闭锁组件返回锁定位置。进一步地,锁胆组件包括:前锁胆,前锁胆具有无线受电模块;后锁胆,前锁胆与后锁胆通过轴向孔连通,后锁胆设置有电路组件、电机以及闭锁转块。进一步地,轴向孔相对前锁胆的轴线偏心设置。进一步地,锁胆组件的外侧壁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容纳槽和沿周向延伸的第三容纳槽,机械闭锁组件包括:第三复位件;锁栓,锁栓具有中空段,且锁栓的至少一部分活动设置在第二容纳槽内且能够随锁胆组件相对外壳转动,电子闭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深入第二容纳槽内以将锁栓朝向外壳一侧顶起,使锁栓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外壳的锁定凹槽内,以使锁胆组件与外壳保持锁定,第三复位件设置在锁栓和第二容纳槽之间;第四复位件,第四复位件设置在第三容纳槽内,以使锁栓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锁定凹槽内;机械环形叶片,机械环形叶片滑动设置在第三容纳槽内,且机械环形叶片的一端穿过中空段与第四复位件抵接,机械环形叶片具有让位凹槽和配合位;使用钥匙进行解锁时,解锁段深入锁胆组件内部并与配合位配合,以使机械环形叶片沿第四复位件收缩的方向运动,当让位凹槽运动至中空段时,机械闭锁组件对锁栓解除锁定,锁栓能够退出锁定凹槽。进一步地,锁芯还包括锁钮,锁钮与锁胆组件连接并设置在锁胆组件的背离钥匙插入的一端,当锁胆组件相对外壳转动时,锁钮能够随锁胆组件一同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锁具,包括锁壳,锁壳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安装有如上述的锁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钥匙,用于解锁上述的锁芯,钥匙包括:钥匙本体;解锁段,解锁段设置在钥匙本体上,解锁段能够伸入锁芯的锁胆组件的内部,且解锁段具有与锁芯的机械闭锁组件的机械环形叶片的配合位配合的第一解锁位,以及与锁芯的锁定组件的解锁叶片的锁定位配合的第二解锁位;无线供电模块,无线供电模块设置在钥匙本体靠近解锁段的一侧,当解锁段插入锁胆组件时,无线供电模块与锁芯的电子闭锁组件的控制部的无线受电模块感应并为无线受电模块供电。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锁芯包括外壳、锁胆组件、机械闭锁组件、电子闭锁组件、锁定组件以及锁钮。锁胆组件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外壳的内部,锁胆组件具有供钥匙的解锁段穿入的轴向孔,且锁胆组件能够相对外壳转动;机械闭锁组件活动设置在外壳和锁胆组件之间,且机械闭锁组件具有解锁位置和闭锁位置;电子闭锁组件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锁胆组件的内部,且电子闭锁组件能够对机械闭锁组件进行锁定和解锁;锁定组件设置在外壳和锁胆组件之间,且锁定组件能够对电子闭锁组件进行锁定和解锁;当机械闭锁组件处于闭锁位置时,解锁段插入轴向孔的内部,解锁段插入到位后,通过解锁段带动锁定组件对电子闭锁组件进行解锁,钥匙与电子闭锁组件感应,以使电子闭锁组件解除对机械闭锁组件的锁定,机械闭锁组件在钥匙的转动下解除对外壳和锁胆组件的锁定,以使锁胆组件能够相对外壳转动。使用上述结构的锁芯时,由于具有锁定组件,所以即使在钥匙的无线供电模块与电子闭锁感应组件匹配后,电子闭锁组件也不能对机械闭锁组件进行解锁。只有在通过钥匙带动锁定组件对电子闭锁组件进行解锁后,电子闭锁组件才能够对机械闭锁组件进行解锁。因此,通过这样设置,有效地提高了机电锁芯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10);/n锁胆组件(20),所述锁胆组件(20)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10)的内部,所述锁胆组件(20)具有供钥匙(70)的解锁段(71)穿入的轴向孔(21),且所述锁胆组件(20)能够相对所述外壳(10)转动;/n机械闭锁组件(30),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活动设置在所述外壳(10)和所述锁胆组件(20)之间,且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具有解锁位置和闭锁位置;/n电子闭锁组件(40),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锁胆组件(20)的内部,且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能够对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进行锁定和解锁;/n锁定组件(50),所述锁定组件(50)设置在所述外壳(10)和所述锁胆组件(20)之间,且所述锁定组件(50)能够对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进行锁定和解锁;/n当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处于所述闭锁位置时,所述解锁段(71)插入所述轴向孔(21)的内部,所述解锁段(71)插入到位后,通过所述解锁段(71)带动所述锁定组件(50)对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进行解锁,所述钥匙(70)与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感应,以使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解除对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的锁定,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在所述钥匙(70)的转动下解除对所述外壳(10)和所述锁胆组件(20)的锁定,以使所述锁胆组件(20)能够相对所述外壳(10)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
锁胆组件(20),所述锁胆组件(20)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10)的内部,所述锁胆组件(20)具有供钥匙(70)的解锁段(71)穿入的轴向孔(21),且所述锁胆组件(20)能够相对所述外壳(10)转动;
机械闭锁组件(30),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活动设置在所述外壳(10)和所述锁胆组件(20)之间,且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具有解锁位置和闭锁位置;
电子闭锁组件(40),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至少有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锁胆组件(20)的内部,且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能够对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进行锁定和解锁;
锁定组件(50),所述锁定组件(50)设置在所述外壳(10)和所述锁胆组件(20)之间,且所述锁定组件(50)能够对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进行锁定和解锁;
当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处于所述闭锁位置时,所述解锁段(71)插入所述轴向孔(21)的内部,所述解锁段(71)插入到位后,通过所述解锁段(71)带动所述锁定组件(50)对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进行解锁,所述钥匙(70)与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感应,以使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解除对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的锁定,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在所述钥匙(70)的转动下解除对所述外壳(10)和所述锁胆组件(20)的锁定,以使所述锁胆组件(20)能够相对所述外壳(1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包括:
控制部(41),所述控制部(41)活动设置在所述锁胆组件(20)的内部并具有让位孔(42);
限位部(43),所述限位部(43)能够伸入所述让位孔(42)内或与所述控制部(41)的外周抵接;
当所述让位孔(42)运动至与所述限位部(43)对应的位置时,所述限位部(43)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进入所述让位孔(42),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能够由所述闭锁位置切换至所述解锁位置;
当所述限位部(43)退出所述让位孔(42)时,所述限位部(43)支撑在所述控制部(41)与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之间,以使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保持在所述闭锁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43)沿所述外壳(10)的径向运动;
所述控制部(41)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转动,且所述控制部(41)的转动轴与所述外壳(10)的轴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41)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锁胆组件(20)内部的无线受电模块(44)、电路组件(45)、电机(46)以及闭锁转块(47),所述无线受电模块(44)能够与所述钥匙(70)的无线供电模块(72)电连接,所述电路组件(45)与所述述无线受电模块(44)电连接并驱动所述电机(46)动作,所述电机(46)能够带动所述闭锁转块(47)转动,且所述闭锁转块(47)具有所述让位孔(4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43)包括:
闭锁销(48),所述闭锁销(48)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进入所述让位孔(42);
第一复位件(49),所述第一复位件(49)为所述闭锁销(48)提供朝向所述机械闭锁组件(30)一侧运动的复位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50)包括解锁叶片(51)和第二复位件(52),所述第二复位件(52)为所述解锁叶片(51)提供保持对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进行锁定的复位力,其中,
所述解锁叶片(51)具有锁定凸起(53),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具有与所述锁定凸起(53)配合的锁定槽(471),所述解锁叶片(51)还具有与所述钥匙(70)配合的锁定位;
使用所述钥匙(70)进行解锁时,所述解锁段(71)能够挤压所述解锁叶片(51)运动,以使所述锁定凸起(53)解除对所述锁定槽(471)的锁定,以使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被解锁;
拔出所述钥匙(70)时,所述解锁叶片(51)在所述第二复位件(52)的作用下使所述锁定凸起(53)与所述锁定槽(471)锁止,所述电子闭锁组件(40)被锁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平刘魏方思聪顾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