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直径人工挖孔蓄冷换热空心桩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冷换热空心桩,具体为一种大直径人工挖孔蓄冷换热空心桩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应用
技术介绍
超高层建筑由于自身建筑体量大,能源消耗量远大于一般高层建筑,特别是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量。部分超高层建筑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D≥2m)作为桩基础,我国有的地区将大直径人工挖孔桩设计成空心桩。它与实心桩相比,在力学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可节省混凝土50%左右,并同时解决了大直径桩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大直径人工挖孔空心桩由于其中空、壁厚大的特点,可以为解决超高层建筑空调系统能源消耗提供条件,目前暂没有利用大直径人工挖孔空心桩解决超高层建筑能源消耗问题的案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可以节约超高层建筑能源消耗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释放超高层可用地下建筑面积,具有极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大直径人工挖孔蓄冷换热空心桩及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大直径人工挖孔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直径人工挖孔蓄冷换热空心桩,包括人工挖孔桩和人工挖孔桩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挖孔桩内侧壁施做有人工挖孔桩护臂(5),所述人工挖孔桩钢筋笼由钢筋笼纵筋(1)和钢筋笼螺旋箍筋(2)所构成,所述钢筋笼纵筋(1)竖直安放在人工挖孔桩内,所述钢筋笼螺旋箍筋(2)呈螺旋环形状与钢筋笼纵筋(1)捆扎在一起,所述人工挖孔桩钢筋笼上捆绑连接有螺旋换热进水管(3)和螺旋换热出水管(4),所述人工挖孔桩钢筋笼放置在人工挖孔桩内,且灌注有桩身混凝土(6),所述桩身混凝土(6)凝固后使人工挖孔桩内侧形成蓄能池(11),且所述蓄能池(11)内侧壁设有蓄能池防水层(10),所述蓄能池进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人工挖孔蓄冷换热空心桩,包括人工挖孔桩和人工挖孔桩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挖孔桩内侧壁施做有人工挖孔桩护臂(5),所述人工挖孔桩钢筋笼由钢筋笼纵筋(1)和钢筋笼螺旋箍筋(2)所构成,所述钢筋笼纵筋(1)竖直安放在人工挖孔桩内,所述钢筋笼螺旋箍筋(2)呈螺旋环形状与钢筋笼纵筋(1)捆扎在一起,所述人工挖孔桩钢筋笼上捆绑连接有螺旋换热进水管(3)和螺旋换热出水管(4),所述人工挖孔桩钢筋笼放置在人工挖孔桩内,且灌注有桩身混凝土(6),所述桩身混凝土(6)凝固后使人工挖孔桩内侧形成蓄能池(11),且所述蓄能池(11)内侧壁设有蓄能池防水层(10),所述蓄能池进水管(7)和蓄能池排水管(8)均竖直安插在蓄能池(11)内,所述蓄能池(11)上方安装预制盖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人工挖孔蓄冷换热空心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挖孔桩为开设在地下岩土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人工挖孔蓄冷换热空心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盖板(9)上预留有蓄能池进水管(7)、蓄能池排水管(8)、螺旋换热进水管(3)及螺旋换热出水管(4)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人工挖孔蓄冷换热空心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池进水管(7)及蓄能池排水管(8)外部连接有冷水机组、冷水循环水泵、冷却循环水泵。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姗,董磊,罗力勤,张丽平,王宽,姚爱军,孙英韬,李仁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