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4878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路面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包括包括以下步骤:S1.开挖沟槽;S2.压实;S3.设置防水层;S4.铺设基层;S5.铺设垫层;S6.铺设第一沥青面层;S7.设置第一连接孔,然后铺设第二沥青面层;S8.设置第二连接孔,然后铺设第三沥青面层;第一沥青面层、第二沥青面层、第三沥青面层由沥青混凝土铺摊而成;沥青混凝土包括:沥青100份;滑石粉100‑110份;花岗岩粉50‑60份;玄武岩粉50‑60份;锆石粉25‑30份;白云石粉25‑30份;方解石粉25‑30份;萤石粉25‑30份;聚苯基甲基硅氧烷5‑6份;大马士酮0.3‑0.5份;硬酯酸甲酯0.5‑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制备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寒冷地区保持稳定,不易开裂,降低修补频次,降低维修成本的效果。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设置社会发展,车辆越来越多,因此需要越来越多的道路工车辆行驶。现有的道路分为沥青路面和混凝土路面,其中沥青路面包括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设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低的空隙率,抗压强度和抗车辙能力都较强,且具有较好的弹性,使得车辆行驶舒适的同时路面经久耐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沥青材料由于其自身特性,使得沥青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一般,在寒冷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容易出现冻裂的情况,从而导致道路修补频次较高,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具有不易冻裂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开挖沟槽;S2.压实沟槽底部及侧壁;S3.沟槽底部及侧壁设置防水层;S4.在防水层上铺设基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开挖沟槽;/nS2.压实沟槽底部及侧壁;/nS3.沟槽底部及侧壁设置防水层;/nS4.在防水层上铺设基层;/nS5.在基层上铺设垫层;/nS6.在垫层上铺设第一沥青面层;/nS7.在第一沥青面层上打孔以形成若干第一连接孔,然后在第一沥青面层上铺设第二沥青面层;/nS8. 在第二沥青面层上打孔以形成若干第二连接孔,然后在第二沥青面层上铺设第三沥青面层;/n所述第一沥青面层、第二沥青面层以及第三沥青面层均由沥青混凝土铺摊而成;/n所述沥青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n沥青100份;/n滑石粉100-110份;/n花岗岩粉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开挖沟槽;
S2.压实沟槽底部及侧壁;
S3.沟槽底部及侧壁设置防水层;
S4.在防水层上铺设基层;
S5.在基层上铺设垫层;
S6.在垫层上铺设第一沥青面层;
S7.在第一沥青面层上打孔以形成若干第一连接孔,然后在第一沥青面层上铺设第二沥青面层;
S8.在第二沥青面层上打孔以形成若干第二连接孔,然后在第二沥青面层上铺设第三沥青面层;
所述第一沥青面层、第二沥青面层以及第三沥青面层均由沥青混凝土铺摊而成;
所述沥青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沥青100份;
滑石粉100-110份;
花岗岩粉50-60份;
玄武岩粉50-60份;
锆石粉25-30份;
白云石粉25-30份;
方解石粉25-30份;
萤石粉25-30份;
聚苯基甲基硅氧烷5-6份;
大马士酮0.3-0.5份;
硬酯酸甲酯0.5-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在所有第一连接孔中放入玻璃纤维后再铺设第二沥青面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从义陈慧李永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铭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