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摩擦配副表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73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摩擦配副表面,包括表面微结构,表面微结构设置在摩擦配副表面本体上;表面微结构包括若干微结构单元,若干微结构单元呈圆周阵列或线性阵列设置;每个微结构单元包括若干微结构体,若干微结构体呈线性阵列设置;相邻两个微结构体倾斜层叠排列设置,且倾斜方向一致;每个微结构体采用三维鳞片状凹槽结构,每三维鳞片状凹槽结构中充填润滑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摩擦配副表面本体上设置倾斜层叠排列设置的微结构体,微结构体采用三维鳞片状凹槽结构,利用三维鳞片状凹槽结构在受到挤压时发生弹性变形,将贮存的润滑介质挤出至表面,实现对摩擦配副表面润滑介质匮乏区域的有效补充,改善摩擦配副之间的润滑状况。

A friction pair surface with surface micro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摩擦配副表面
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微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摩擦配副表面。
技术介绍
表面微结构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机械表面制造的微米或纳米尺度的凹坑、沟槽或凸起微结构。表面微结构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减少摩擦及降低磨损的各个领域以提高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经过研究人员几十年研究,表面微结构及其相关理论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不同的润滑状态下,表面微结构提高摩擦学性能的相关机理较为复杂也不尽相同,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四个主要属性:(1)微流体动力效应;(2)二次润滑;(3)磨屑储存作用;(4)减少接触面积。虽然目前已经存在许多对于不同工况下的表面微结构设计及其在摩擦学系统中的应用的研究,但现有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常见的二维表面微结构,即只考虑形状、深度、分布等典型几何特征;受限于二维表面微结构固定的制造工艺、研究模式与机理分析;目前的研究只初步探讨了表面微结构纵向横截面的影响,而且这些研究通常只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进行或研究简单横截面形状;同时目前几乎没有研究专门探讨在乏油润滑状态下表面微结构内部构造与其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摩擦配副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配副表面本体(1)及表面微结构(2),表面微结构(2)设置在摩擦配副表面本体(1)上;/n表面微结构(2)包括若干微结构单元(21),若干微结构单元(21)呈圆周阵列或线性阵列设置;/n每个微结构单元(21)包括若干个微结构体(211),若干个微结构体(211)呈线性阵列设置;/n相邻两个微结构体(211)倾斜层叠排列设置,且倾斜方向一致;每个微结构体(211)采用三维鳞片状凹槽结构,每三维鳞片状凹槽结构中充填有润滑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摩擦配副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配副表面本体(1)及表面微结构(2),表面微结构(2)设置在摩擦配副表面本体(1)上;
表面微结构(2)包括若干微结构单元(21),若干微结构单元(21)呈圆周阵列或线性阵列设置;
每个微结构单元(21)包括若干个微结构体(211),若干个微结构体(211)呈线性阵列设置;
相邻两个微结构体(211)倾斜层叠排列设置,且倾斜方向一致;每个微结构体(211)采用三维鳞片状凹槽结构,每三维鳞片状凹槽结构中充填有润滑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摩擦配副表面,其特征在于,三维鳞片状凹槽结构为圆角半圆环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摩擦配副表面,其特征在于,单个微结构体(211)的倾斜角度为0°<α≤90°,微结构体(211)的垂直高度为0<h≤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摩擦配副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刘洋董光能王伟刘奇李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