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载饮食加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712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飞机机载饮食加热组件。该组件由框架、控制面板、加热箱、加热水箱、积水盒、储物隔间、备用水箱隔间、垃圾箱隔间、垃圾箱构成。其中:框架采用蜂窝板与型材类零件通过螺接及胶结的方式固定;加热箱与框架的电气是通过电连接器对接,螺栓及螺母连接方式固定;加热水箱与框架的电气是通过电连接器对接,限位方式固定;储物隔间、备用水箱隔间及垃圾箱隔间为有门组件,可打开或关闭,每个门组件上安装两个门锁,实现双重锁闭;通过加热箱和加热水箱中的电气控制系统,实现食品和饮用水的加热,整套装置采用屏蔽线缆,通过导电氧化处理,解决了机载设备电磁屏蔽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空中飞行饮食、饮水保障水平,确保飞行安全。

An airborne food heating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载饮食加热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食加热组件,特别是关于一种在特种飞机上使用的机载饮食加热组件。
技术介绍
特种飞机结构空间狭小、高空飞行时气压低、气温低、振动颠簸大,机组人员饮食保障和饮水保障困难。现阶段,机组人员饮食及饮水保障的主要手段是携带保温杯、保温瓶以及生冷方便食品,导致口感度不加,空中进餐难度大,现代医学证明,热食保障更加有利于人员快速恢复体力,提高部队战斗力,从而提高长航时飞行效率。现有技术条件下,各种传感器、加热管、风扇、保温材料以及用于电路设计的芯片和其他电子元器件都有较为成熟的产品,实际生活中,也有成熟的食品加热及饮水加热设备,但是受飞机工作环境和空间环境的影响,这些设备并不能简单移植到特种飞机上。因此,能够应用于特种飞机的机载饮食加热组件亟待研制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飞机上使用的机载饮食加热组件,主要用于为机组人员提供饮食加热和热水保障,能可靠存放随机零星物品、资料,并具有食品储存和废弃物回收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机载饮食加热组件,由框架4、控制面板1、机载加热箱2、机载加热水箱3、储物隔间5,6、备用水箱隔间7、垃圾箱隔间8、垃圾箱9构成,所述加热组件框架4由蜂窝板构成正面开放的长方体,其内部空间分为上部、中部、下部三个部分;所述上部设置控制面板1,包括机载加热箱2的控制组件和所述机载加热水箱3的控制组件;在所述中部设置机载加热箱2和机载加热水箱3,其中,所述机载加热箱2与所述机载加热箱控制组件电气相连并位于所述机载加热控制组件下方,所述机载加热水箱3与所述机载加热水箱控制组件电气相连并位于所述机载加热水箱控制组件下方;所述下部设置所述储物隔间5、6、所述备用水箱隔间7、所述垃圾箱隔间8,所述储物间5、6包括大储物隔间5和小储物隔间6,其中,所述大储物隔间5设置在所述机载加热箱2下方,所述小储物隔间6设置在所述机载加热水箱3下方,所述备用水箱隔间7和所述垃圾箱隔间8并列设置在所述小储物隔间6下方,所述垃圾箱9放置于所述垃圾箱隔间8内。进一步,所述框架4采用蜂窝板与型材类零件通过螺接与胶接方式固定。进一步,所述加热组件背面设有为所述机载加热箱2和机载加热水箱3供电的电气插座11和散热的散热孔10。进一步,所述机载加热水箱3长度小于所述框架长度,以使所述机载加热水箱3出水口与框架正面相差空间设置所述积水盒12。进一步,所述框架4上设置有限动件直角旋钮14,对所述控制面板1、机载加热箱2、机载加热水箱3、积水盒12、储物隔间5,6、备用水箱隔间7、垃圾箱隔间8、垃圾箱9进行定位和固定。进一步,所述储物隔间5,6、备用水箱隔间7、垃圾箱隔间8均设置双直角旋钮14进行双重锁闭。进一步,所述垃圾箱隔间8门箱上有可翻转口盖13,防止异味扩散,垃圾箱9上面和前面设计有拉手15。进一步,所述框架4除所述储物间隔5,6部分外其余部分蜂窝板上均系留接口。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长航时飞机无饮食、饮水加热装置的历史。2、本专利技术有效适应特种飞机低温、低气压、颠簸振动工作环境。3、本专利技术食品和饮水加热、保温性能良好,热效率高。4、本专利技术具有过热、过流、放干烧电路保护功能。5、本专利技术采用屏蔽线缆和导电氧化处理,有效屏蔽设备产生电磁辐射,干扰机载设备。6、本专利技术具有垃圾储存功能。7、本专利技术具有备用水储存功能。8、本专利技术具有物品存储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机载饮食加热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加热组件框架典型截面;图3是机载饮食加热组件的限动件直角旋钮示意图;图4是机载饮食加热组件的插座和散热孔示意图;图5是机载饮食加热组件的加热水箱前积水盒示意图;图6是是机载饮食加热组件的垃圾箱间隔示意图;图7是机载饮食加热组件的垃圾箱示意图。附图中标记为:1、控制面板;2、机载加热箱;3、机载加热水箱;4、框架;5、大储物隔间;6、小储物隔间;7、备用水箱隔间;8、垃圾箱隔间;9、垃圾箱;10、散热孔;11、电气插座;12、积水盒;13、可翻转口盖;14、直角旋钮;15、垃圾箱拉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行说明。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机载饮食加热组件,由框架4、控制面板1、机载加热箱2、机载加热水箱3、大储物隔间5、小储物隔间6、备用水箱隔间7、垃圾箱隔间8、垃圾箱9构成。该加热组件框架4由蜂窝板构成正面开放的长方体,其内部空间分为上部、中部、下部三个部分;上部设置控制面板1,包括机载加热箱2的控制组件和机载加热水箱3的控制组件;中部设置机载加热箱2和机载加热水箱3,其中,机载加热箱2与机载加热箱控制组件电气相连并位于机载加热控制组件下方,机载加热水箱3与机载加热水箱控制组件电气相连并位于所述机载加热水箱控制组件下方;下部设置大储物隔间5、小储物隔间6、备用水箱隔间7、垃圾箱隔间8,其中,大储物隔间5设置在所述机载加热箱2下方,小储物隔间6设置在机载加热水箱3下方,备用水箱隔间7和垃圾箱隔间8并列设置在小储物隔间下方,垃圾箱9放置于垃圾箱隔间8内。如图2所示,记载加热组件的框架4采用蜂窝板与型材类零件通过螺接与胶接方式固定。如图4所示,在加热组件背面设有为机载加热箱2和机载加热水箱供电用的电气插座11和散热用的散热孔10。如图5所示,机载加热水箱3长度小于所述框架长度,以使机载加热水箱3出水口与框架正面相差空间设置所述积水盒12。如图3所示,框架4上设置有多个限动件直角旋钮14,对所述控制面板1、机载加热箱2、机载加热水箱3、积水盒12、储物隔间5、储物隔间6、备用水箱隔间7、垃圾箱隔间8、垃圾箱9进行定位和固定。其中,储物隔间5、储物隔间6、备用水箱隔间7、垃圾箱隔间8均设置双直角旋钮14进行双重锁闭。如图6、7所示,垃圾箱隔间8门箱上有可翻转口盖13,防止异味扩散,垃圾箱9上面和前面设计有拉手15。另外,所述框架4除储物隔间5、储物隔间6部分外其余部分蜂窝板上均系留接口。使用该组件时,在控制面板上按下设备总电源按钮接通电源,依次按下加热箱、加热水箱电源按钮接通加热箱和加热水箱电源。将食物放入机载加热箱,关闭柜门,开始加热。达到预置加热时间和温度时,加热箱保持循环加热,并通过保温层防止热量外流从而确保食物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食用时,按下停止按钮,停止加热,然后关闭加热箱电源按钮,加热箱断电。接通加热水箱电源,电气控制系统工作,内胆中的水温持续升高,当水温达到控制系统设定温度时,电气控制系统断开电流停止加热,当水温低于设定温度时,电气控制系统接通电流,开始加热;保持水温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加热箱具有防过热功能,其内设计有温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载饮食加热组件,由框架(4)、控制面板(1)、机载加热箱(2)、机载加热水箱(3)、储物隔间(5、6)、备用水箱隔间(7)、垃圾箱隔间(8)、垃圾箱(9)构成,其特征在于:/n所述加热组件框架(4)由蜂窝板构成正面开放的长方体,其内部空间分为上部、中部、下部三个部分;/n所述上部设置控制面板(1),包括机载加热箱(2)的控制组件和所述机载加热水箱(3)的控制组件;/n在所述中部设置机载加热箱(2)和机载加热水箱(3),其中,所述机载加热箱(2)与所述机载加热箱控制组件电气相连并位于所述机载加热控制组件下方,所述机载加热水箱(3)与所述机载加热水箱控制组件电气相连并位于所述机载加热水箱控制组件下方;/n所述下部设置所述储物隔间(5、6)、所述备用水箱隔间(7)、所述垃圾箱隔间(8),所述储物间(5、6)包括大储物隔间(5)和小储物隔间(6),其中,所述大储物隔间(5)设置在所述机载加热箱(2)下方,所述小储物隔间(6)设置在所述机载加热水箱(3)下方,所述备用水箱隔间(7)和所述垃圾箱隔间(8)并列设置在所述小储物隔间(6)下方,所述垃圾箱(9)放置于所述垃圾箱隔间(8)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载饮食加热组件,由框架(4)、控制面板(1)、机载加热箱(2)、机载加热水箱(3)、储物隔间(5、6)、备用水箱隔间(7)、垃圾箱隔间(8)、垃圾箱(9)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组件框架(4)由蜂窝板构成正面开放的长方体,其内部空间分为上部、中部、下部三个部分;
所述上部设置控制面板(1),包括机载加热箱(2)的控制组件和所述机载加热水箱(3)的控制组件;
在所述中部设置机载加热箱(2)和机载加热水箱(3),其中,所述机载加热箱(2)与所述机载加热箱控制组件电气相连并位于所述机载加热控制组件下方,所述机载加热水箱(3)与所述机载加热水箱控制组件电气相连并位于所述机载加热水箱控制组件下方;
所述下部设置所述储物隔间(5、6)、所述备用水箱隔间(7)、所述垃圾箱隔间(8),所述储物间(5、6)包括大储物隔间(5)和小储物隔间(6),其中,所述大储物隔间(5)设置在所述机载加热箱(2)下方,所述小储物隔间(6)设置在所述机载加热水箱(3)下方,所述备用水箱隔间(7)和所述垃圾箱隔间(8)并列设置在所述小储物隔间(6)下方,所述垃圾箱(9)放置于所述垃圾箱隔间(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饮食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采用蜂窝板与型材类零件通过螺接与胶接方式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娴张田张珊珊王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