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眼表疾病的药物缓释型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将单体、交联剂、RAFT试剂、引发剂和抗炎药物一次制备成装载有抗炎药物的水凝胶,该水凝胶可以用作治疗眼表疾病的软性隐形眼镜,与传统眼表涂药方法相比,该软性隐形眼镜能够与角膜很好地贴合,可控地实现药物缓释,并达到非侵入式持续性缓释给药、且给药效率高的目的。
Drug sustained release gel for treating ocular surface diseas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眼表疾病的药物缓释型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眼表疾病的药物缓释型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外眼疾病主要发生在结膜和角膜部位,而感染性外眼疾病又以感染性结膜炎和感染性角膜炎最为多见,例如,细菌性角膜炎通常导致患者眼组织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时甚至危害患者视力。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细菌性角膜炎通常是导致角膜盲的首要原因。眼药水是用于治疗外眼疾病的常用药剂,但眼药水滴入眼睛后在角膜上的运行速度较快,大部分药液往往来不及吸收便经鼻腔吸入患者体内,从而大大限制了药液在角膜组织上传递的有效性。一般在角膜表面真正发挥作用的药液量仅占药液总用量的5%左右,同时被患者吸入的药液不仅浪费,还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副作用。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一些半固体或流动性稍差的眼科涂覆治疗药剂不断产生,如软膏、粘稠溶液等,以求适当延长药物与角膜的接触时间。但涂覆型药剂由于会影响患者的视力,不便于患者一定时间段的持续性给药,且用于治疗外眼疾病的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用于治疗眼表疾病的药物缓释型凝胶,以求达到更好的外眼疾病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眼表疾病的药物缓释型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即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制备一种交联网络大小可控的水凝胶作为软性隐形眼镜,并将抗炎药物装载在该软性隐形眼镜中,与传统眼表涂药方法相比,该软性隐形眼镜能够与角膜很好地贴合,可控地实现药物缓释,并达到非侵入式持续性缓释给药、且给药效率高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治疗眼表疾病的药物缓释型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反应原料混合液的配置,将单体、交联剂、RAFT试剂、引发剂和抗炎药物按照一定的摩尔比配置成反应原料混合液;S2:药物缓释型凝胶的制备,将步骤S1制备的反应原料混合液除氧后固模成型,得到所述药物缓释型凝胶;所述步骤S1中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3-(三乙氧基硅)丙酯(TEOSPMA)中的任意两种或者三种,所述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中的一种,所述RAFT试剂为4-氰基-4-(((乙硫基)硫代羰基)硫基)戊酸(CETP)和二硫代苯甲酸异丁腈酯(CPDB)中的一种,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所述抗炎药物为醋酸泼尼松龙(PA)和地塞米松(DA)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1中,单体、交联剂、RAFT试剂、引发剂和抗炎药物的摩尔比为100~2000:1~50:0.1~1:0.01~0.7:0.3~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1中,单体、交联剂、RAFT试剂、引发剂和抗炎药物的摩尔比为500~1000:1~10:0.1~0.5:0.01~0.3:0.3~5。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步骤S1的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3-(三乙氧基硅)丙酯(TEOSPMA)的摩尔比为85~99:1~5:0~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1的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3-(三乙氧基硅)丙酯(TEOSPMA)的摩尔比为92~96:1~4:0~4。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步骤S2的具体操作为,将步骤S1制备的反应原料混合液经液氮冷冻-解冻3~5次除氧,然后将除氧后的反应原料混合液置于固化成型模具内,并在惰性气体氛围下,控制反应温度50~80℃,反应时间24~80h,得所述药物缓释型凝胶。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有,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和氮气中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药物缓释型凝胶呈隐形眼镜形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用于治疗眼表疾病的药物缓释型凝胶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用于治疗眼表疾病的药物缓释型凝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以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在本体聚合条件下制备聚合物水凝胶,聚合组份简单,价廉、绿色、环保、安全,可得到交联网络间聚合物分子量可设计的水凝胶。2、把抗炎药物直接溶解于反应原料混合液中,并经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一次制备成装载抗炎药物的水凝胶隐形眼镜中,由于选用的抗炎药物分子可以和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中的羧基形成氢键,使抗炎药物分子和水凝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增强,因此一方面增加了抗炎药物的装载率,同时也有利于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备的隐形眼镜具有更好的药物缓释性能。3、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水凝胶隐形眼镜透明度高,使用时不影响患者的视力,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持续性的非侵入式缓释给药的治疗载体,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为眼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治疗效果较佳的给药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用化学试剂的分子结构式;图2是实施例1中药物缓释无硅型隐形眼镜的药物释放率与时间关系图;图3是实施例2中药物缓释含硅型隐形眼镜的药物释放率与时间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制备一种药物缓释无硅型隐形眼镜,包括如下步骤:S1:反应原料混合液的配置,按照初始摩尔比[HEMA]0:[MAA]0:[EGDMA]0:[CETP]0:[AIBN]0:[PA]0=800:20:14:1:0.5:5分别将EGDMA、MAA、CETP以及PA溶解于3mL的HEMA中,再将引发剂AIBN加入混合溶液中溶解,得反应原料混合液;S2:药物缓释型凝胶的制备,将步骤S1制备的反应原料混合液经液氮冷冻-解冻3~5次除氧,然后将除氧后的反应原料混合液置于隐形眼镜的固化成型模具内,并将模具置于烘箱中,在氮气氛围下,控制反应温度60℃,反应50h,得所述药物缓释型凝胶,并将药物缓释型凝胶取出于室温真空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后得到厚度为0.4mm、装载有抗炎药物的药物缓释无硅型隐形眼镜片;S3:含水率测定,把步骤S2制备的厚度为0.4mm的药物缓释无硅型隐形眼镜片浸入浓度为0.05mmol/L的抗炎药物水溶液中,在37℃下浸渍48h后采用减重法计算含水率,该药物缓释无硅型隐形眼镜片的溶胀率为60%,该药物缓释无硅型隐形眼镜片在抗炎药物水溶液溶胀前后均具有适宜的柔软度及很好的光学透明性,即可作为隐形眼镜使用;S4:药物释放率测定,把步骤S2制备的厚度为0.4mm的药物缓释无硅型隐形眼镜片浸入于37℃的人工泪液(由6.78gNaCl,1.38gKCl,2.18gNaHCO3和0.084gCaCl2·2H2O溶解于1.0L去离子水中配成,pH=8)中,通过UV-vis光谱测定不同时间下的人工泪液中抗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眼表疾病的药物缓释型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反应原料混合液的配置,将单体、交联剂、RAFT试剂、引发剂和抗炎药物按照一定的摩尔比配置成反应原料混合液;/nS2:药物缓释型凝胶的制备,将步骤S1制备的反应原料混合液除氧后固模成型,得到所述药物缓释型凝胶;/n所述步骤S1中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3-(三乙氧基硅)丙酯(TEOSPMA)中的任意两种或者三种,所述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中的一种,所述RAFT试剂为4-氰基-4-(((乙硫基)硫代羰基)硫基)戊酸(CETP)和二硫代苯甲酸异丁腈酯(CPDB)中的一种,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所述抗炎药物为醋酸泼尼松龙(PA)和地塞米松(DA)中的一种或两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眼表疾病的药物缓释型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反应原料混合液的配置,将单体、交联剂、RAFT试剂、引发剂和抗炎药物按照一定的摩尔比配置成反应原料混合液;
S2:药物缓释型凝胶的制备,将步骤S1制备的反应原料混合液除氧后固模成型,得到所述药物缓释型凝胶;
所述步骤S1中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3-(三乙氧基硅)丙酯(TEOSPMA)中的任意两种或者三种,所述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中的一种,所述RAFT试剂为4-氰基-4-(((乙硫基)硫代羰基)硫基)戊酸(CETP)和二硫代苯甲酸异丁腈酯(CPDB)中的一种,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所述抗炎药物为醋酸泼尼松龙(PA)和地塞米松(DA)中的一种或两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眼表疾病的药物缓释型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单体、交联剂、RAFT试剂、引发剂和抗炎药物的摩尔比为100~2000:1~50:0.1~1:0.01~0.7:0.3~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眼表疾病的药物缓释型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单体、交联剂、RAFT试剂、引发剂和抗炎药物的摩尔比为500~1000:1~10:0.1~0.5:0.01~0.3:0.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振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晶丽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