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菲律宾蛤仔产量的人工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444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菲律宾蛤仔产量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亲本,对亲本进行强化处理和精养;将育苗池进行高温暴晒杀菌、清淤和清洗;将性腺发育未成熟的亲本先进行催熟再进行放养;对育苗池内的亲本进行催产;幼虫培育;对育苗池内的菲律宾蛤仔幼虫进行优选;稚贝培育和稚贝中间育成,获得菲律宾蛤仔贝苗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在选种过程中选择壳宽与体长比值排列在前10%的单体作为亲本,以及对亲本进行强化处理和精养,能有效提高亲本质量,通过对亲本的性腺发育成熟度进行抽样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催产,保证人工繁育稳定性高,亲本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繁育后代的质量,能够保证繁育出单体克重和体形稳定的菲律宾蛤仔。

An artificial breeding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yield of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菲律宾蛤仔产量的人工繁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菲律宾蛤仔繁育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菲律宾蛤仔产量的人工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enarum)为广温、广盐性种类,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及印度洋沿岸,是全球性养殖贝类,世界年产量约378万吨,约占双壳纲水产动物养殖产量23.5%,其中约80%来自中国大陆,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菲律宾蛤仔产量不稳定,抗逆性差,经济性状逐年退化,制约了菲律宾蛤仔养殖产业的发展,培育高产、抗逆菲律宾蛤仔新品种是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菲律宾蛤仔产量的人工繁育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菲律宾蛤仔产量的人工繁育方法,通过在选种过程中选择壳宽与体长比值排列在前10%的单体作为亲本,以及对亲本进行强化处理和精养,能有效提高亲本质量,通过对亲本的性腺发育成熟度进行抽样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催产,保证人工繁育稳定性高,亲本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繁育后代的质量,能够保证繁育出单体克重和体形稳定的菲律宾蛤仔。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菲律宾蛤仔产量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种,选择自然繁育或人工繁育群体中的壳宽与体长比值排列在前10%的单体作为亲本,然后对亲本进行强化处理,具体为对亲本采用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消毒,然后亲本放入预养池内进行精养,具体为投喂营养盐、豆浆或贝类配合饲料0.5mg/L-1.0mg/L,并在预养池中吊挂发酵腐熟的猪粪或鸡粪,用量为50kg/亩肥水,使池水呈黄褐色;步骤二:育苗池预处理,将育苗池进行高温暴晒杀菌、清淤和清洗,然后再构建育苗池内的育苗环境体系;步骤三:催熟与放养,筛分亲本的发育成熟度,将性腺发育成熟的亲本直接放养至育苗池,将性腺发育未成熟的亲本先进行催熟再进行放养,催熟处理后,随机挑选100-200个亲本进行取样解剖,检查性腺发育程度;步骤四:催产,当上述步骤三中性腺发育程度检查结果显示亲本性腺发育程度高于90%的亲本个体数超过总数的85%时,对育苗池内的亲本进行催产,排放出育苗池内的表层水,排出育苗池内多余的菲律宾蛤仔精液和排泄物;步骤五:幼虫培育,每天向育苗池内注入新的水源,保证育苗池内每天水位上升5-10cm,且保证育苗池内水质透明度为40-50em;步骤六:幼虫的优选,对育苗池内的菲律宾蛤仔幼虫采用300目筛绢网进行优选,之后按照2-3个/ml的密度进行菲律宾蛤仔幼虫培养;步骤七:待菲律宾蛤仔幼虫体长达到200-250μm时,控制菲律宾蛤仔幼虫育苗密度为0.5-1个/ml进行稚贝培育,控制稚贝培育期间育苗池内水温为20.5-24.5摄氏度,盐度为24-28,且需要定期对稚贝的育苗密度进行检查调整;步骤八:当90%以上菲律宾蛤仔稚贝附着在育苗池底时,进行室内稚贝中间育成,在稚贝中间育成过程中进行微充气,期间不换水,以虾池水作为生物饵料,经过30-45天的培育,获得菲律宾蛤仔贝苗种。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选种过程中,需要保证选择的亲本壳体表面无损伤,且控制亲本之间单个克重误差小于1.5g。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将育苗池进行高温暴晒杀菌、清淤和清洗的具体过程为:将育苗池进行高温暴晒15-20天直至池底表土龟裂,然后将池底的黑臭淤泥推除,并将池底的贝壳、石块、砂砾等杂物进行清除,将池底未氧化的池土进行翻耕,然后充分氧化,再将育苗池进行注水浸池,直至池底平整,然后向育苗池内洒漂白水进行浸泡杀菌2-3天,最后排出育苗池内的水,反复用清水冲洗2-3次。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构建育苗池内的育苗环境体系的具体过程为:待育苗池清洗结束后,向育苗池池底铺设杀菌后的泥沙,铺设厚度为30-40cm,分3-4层进行铺设,每铺设一层泥沙进行喷洒一次淡盐水,然后向育苗池内注水,控制水深为0.8-1.5m。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对性腺发育未成熟的亲本催熟的过程为:采用微充气、人工投喂单胞藻的方式进行催熟。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催产的具体方法为:采用阴干0.5-3h与流水30-60min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催产,然后对获得的成熟的菲律宾蛤仔精子和菲律宾蛤仔卵子进行充气孵化,孵化密度为30-50个/ml。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当步骤三中性腺发育程度检查结果显示亲本性腺发育程度高于90%的亲本个体数低于总数的85%时,继续进行步骤三中的催熟处理,直至亲本性腺发育程高于催产要求。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向育苗池内注入新的水源时,新的水源在注入过程中需要经过滤网过滤减速缓慢注入。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六中菲律宾蛤仔幼虫培养期间育苗池不换水,采用微充气方式进行培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选种过程中选择壳宽与体长比值排列在前10%的单体作为亲本,保证亲本壳体表面无损伤,控制亲本之间单个克重误差小于1.5g,以及对亲本进行强化处理和精养,能有效提高亲本质量,通过对亲本的性腺发育成熟度进行抽样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催产,保证人工繁育稳定性高,亲本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繁育后代的质量,能够保证繁育出单体克重和体形稳定的菲律宾蛤仔,通过对育苗池进行预处理以及对亲本进行催熟和催产处理,能够提高繁育产量,且人工繁育出的菲律宾蛤仔抗逆性高,能够提高人工繁育带来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一种提高菲律宾蛤仔产量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种,选择自然繁育或人工繁育群体中的壳宽与体长比值排列在前10%的单体作为亲本,需要保证选择的亲本壳体表面无损伤,且控制亲本之间单个克重误差小于1.5g,然后对亲本进行强化处理,具体为对亲本采用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消毒,然后亲本放入预养池内进行精养,具体为投喂营养盐0.8mg/L,营养盐具体为氮、磷、铁或硅营养盐,的并在预养池中吊挂发酵腐熟的猪粪,用量为50kg/亩肥水,使池水呈黄褐色;步骤二:育苗池预处理,将育苗池进行高温暴晒杀菌、清淤和清洗,具体为:将育苗池进行高温暴晒18天直至池底表土龟裂,然后将池底的黑臭淤泥推除,并将池底的贝壳、石块、砂砾等杂物进行清除,将池底未氧化的池土进行翻耕,然后充分氧化,再将育苗池进行注水浸池,直至池底平整,然后向育苗池内洒漂白水进行浸泡杀菌2天,最后排出育苗池内的水,反复用清水冲洗2次,然后再构建育苗池内的育苗环境体系,构建育苗池内的育苗环境体系的具体过程为:待育苗池清洗结束后,向育苗池池底铺设杀菌后的泥沙,铺设厚度为40cm,分4层进行铺设,每铺设一层泥沙进行喷洒一次淡盐水,然后向育苗池内注水,控制水深为1.2m;步骤三:催熟与放养,筛分亲本的发育成熟度,将性腺发育成熟的亲本直接放养至育苗池,将性腺发育未成熟的亲本先进行催熟再进行放养,催熟处理后,随机挑选150个亲本进行取样解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菲律宾蛤仔产量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选种,选择自然繁育或人工繁育群体中的壳宽与体长比值排列在前10%的单体作为亲本,然后对亲本进行强化处理,具体为对亲本采用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消毒,然后亲本放入预养池内进行精养,具体为投喂营养盐、豆浆或贝类配合饲料0.5mg/L-1.0mg/L,并在预养池中吊挂发酵腐熟的猪粪或鸡粪,用量为50kg/亩肥水,使池水呈黄褐色;/n步骤二:育苗池预处理,将育苗池进行高温暴晒杀菌、清淤和清洗,然后再构建育苗池内的育苗环境体系;/n步骤三:催熟与放养,筛分亲本的发育成熟度,将性腺发育成熟的亲本直接放养至育苗池,将性腺发育未成熟的亲本先进行催熟再进行放养,催熟处理后,随机挑选100-200个亲本进行取样解剖,检查性腺发育程度;/n步骤四:催产,当上述步骤三中性腺发育程度检查结果显示亲本性腺发育程度高于90%的亲本个体数超过总数的85%时,对育苗池内的亲本进行催产,排放出育苗池内的表层水,排出育苗池内多余的菲律宾蛤仔精液和排泄物;/n步骤五:幼虫培育,每天向育苗池内注入新的水源,保证育苗池内每天水位上升5-10cm,且保证育苗池内水质透明度为40-50em;/n步骤六:幼虫的优选,对育苗池内的菲律宾蛤仔幼虫采用300目筛绢网进行优选,之后按照2-3个/ml的密度进行菲律宾蛤仔幼虫培养;/n步骤七:待菲律宾蛤仔幼虫体长达到200-250μm时,控制菲律宾蛤仔幼虫育苗密度为0.5-1个/ml进行稚贝培育,控制稚贝培育期间育苗池内水温为20.5-24.5摄氏度,盐度为24-28,且需要定期对稚贝的育苗密度进行检查调整;/n步骤八:当90%以上菲律宾蛤仔稚贝附着在育苗池底时,进行室内稚贝中间育成,在稚贝中间育成过程中进行微充气,期间不换水,以虾池水作为生物饵料,经过30-45天的培育,获得菲律宾蛤仔贝苗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菲律宾蛤仔产量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种,选择自然繁育或人工繁育群体中的壳宽与体长比值排列在前10%的单体作为亲本,然后对亲本进行强化处理,具体为对亲本采用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消毒,然后亲本放入预养池内进行精养,具体为投喂营养盐、豆浆或贝类配合饲料0.5mg/L-1.0mg/L,并在预养池中吊挂发酵腐熟的猪粪或鸡粪,用量为50kg/亩肥水,使池水呈黄褐色;
步骤二:育苗池预处理,将育苗池进行高温暴晒杀菌、清淤和清洗,然后再构建育苗池内的育苗环境体系;
步骤三:催熟与放养,筛分亲本的发育成熟度,将性腺发育成熟的亲本直接放养至育苗池,将性腺发育未成熟的亲本先进行催熟再进行放养,催熟处理后,随机挑选100-200个亲本进行取样解剖,检查性腺发育程度;
步骤四:催产,当上述步骤三中性腺发育程度检查结果显示亲本性腺发育程度高于90%的亲本个体数超过总数的85%时,对育苗池内的亲本进行催产,排放出育苗池内的表层水,排出育苗池内多余的菲律宾蛤仔精液和排泄物;
步骤五:幼虫培育,每天向育苗池内注入新的水源,保证育苗池内每天水位上升5-10cm,且保证育苗池内水质透明度为40-50em;
步骤六:幼虫的优选,对育苗池内的菲律宾蛤仔幼虫采用300目筛绢网进行优选,之后按照2-3个/ml的密度进行菲律宾蛤仔幼虫培养;
步骤七:待菲律宾蛤仔幼虫体长达到200-250μm时,控制菲律宾蛤仔幼虫育苗密度为0.5-1个/ml进行稚贝培育,控制稚贝培育期间育苗池内水温为20.5-24.5摄氏度,盐度为24-28,且需要定期对稚贝的育苗密度进行检查调整;
步骤八:当90%以上菲律宾蛤仔稚贝附着在育苗池底时,进行室内稚贝中间育成,在稚贝中间育成过程中进行微充气,期间不换水,以虾池水作为生物饵料,经过30-45天的培育,获得菲律宾蛤仔贝苗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菲律宾蛤仔产量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选种过程中,需要保证选择的亲本壳体表面无损伤,且控制亲本之间单个克重误差小于1.5g。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鸿涛李宁闫喜武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