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采光扩散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22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采光扩散组件,包括导光板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该导光板的左端,且该导光板的上表面上贴附有扩散膜,该扩散膜的上方设有一上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效果较佳。

Light diffusion module of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采光扩散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配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采光扩散组件。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其内外饰灯具采用均匀光源的白色LED,安装在汽车门槛等处。比如,当用户打开车门时,迎宾踏板灯呈现白亮发光状态,并可见LOGO字样且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不同字样的定制。然而,不少该类光源效果不够均匀理想,且结构相对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采光扩散组件,它具有结构简单、效果较佳的特点。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动汽车采光扩散组件,包括导光板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该导光板的左端,且该导光板的上表面上贴附有扩散膜,该扩散膜的上方设有一上盖。所述扩散膜包括从下至上设置的抗刮伤层、透明PET基层、扩散涂层,其中,该扩散涂层为密布于该透明PET基层表面上的透明微型球体。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效果较佳。本技术的电动汽车采光扩散组件所用部件较少,结构较为简单,但是通过扩散膜使其光线扩散度较高,便于丰富电动汽车内外饰的层次感,打造品牌自己的个性氛围,促进灯光与驾乘人员的交互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动汽车采光扩散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扩散膜的主视剖视图(相较于图1进行了放大)。图中:10、导光板;20、电路板;30、扩散膜,31、抗刮伤层,32、透明PET基层,33、扩散涂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电动汽车采光扩散组件,包括导光板10和电路板20,该电路板20固定于该导光板10的左端。该电路板20本身集成有LED光源,从而该电路板20得电后能够发光,而光线从该导光板10的左端投射入该导光板10内。进一步的讲:该导光板10的上表面上贴附有扩散膜30,该扩散膜30的上方设有一上盖40。该上盖40和该扩散膜30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距离,比如距离为1—10mm,且该上盖40上通过镂空等方式设置有需要的文字或图案。该扩散膜30包括从下至上设置的抗刮伤层31、透明PET基层32、扩散涂层33。其中,该抗刮伤层31一般为PMMA材质制备,而该扩散涂层33为密布于该透明PET基层32表面上的透明微型球体。透明微型球体的平均直径可以是毫米到微米级,比如,平均直径为30μm—1mm,且采用镭射激光制备。这样,该导光板10内传导出的光线,从最下方的抗刮伤层31入射,再穿透高透明的透明PET基层32,然后,被分散形成该扩散涂层33的透明微型球体所散射形成均匀的面光源,且保证了光线不会从扩散膜30中直射出去,起到了雾化的效果,效果较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动汽车采光扩散组件,包括导光板(10)和电路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0)固定于该导光板(10)的左端,且该导光板(10)的上表面上贴附有扩散膜(30),该扩散膜(30)的上方设有一上盖(40)。/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汽车采光扩散组件,包括导光板(10)和电路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0)固定于该导光板(10)的左端,且该导光板(10)的上表面上贴附有扩散膜(30),该扩散膜(30)的上方设有一上盖(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诗法王胜民单守堂陶修军蔡晨旭黄海风
申请(专利权)人:显亮昆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