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立管保温防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105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立管保温防坠结构,包括工作管、角钢、二氧化硅气凝胶、托板、挂板、自攻螺栓、抱箍、紧固螺栓、保温材料层和管道外保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角钢为长50mm的L型结构钢,且角钢在工作管的四周均匀布置有四个,能够对托板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避免角钢上方安置的托板倾斜,挂板与抱箍相结合共同对保温材料层进行固定,能更有效的防止保温材料在立管中脱落或堆积在一起,具有更好的防坠效果,二氧化硅气凝胶为环形圆圈状,且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厚度为10mm,通过将二氧化硅气凝胶设置在角钢与托板之间,能够起到隔热效果,避免角钢与托板的热传导,进而能够大量减少热损失。

A new type of heat preservation and falling prevention structure for ri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立管保温防坠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坠结构,具体为一种新型立管保温防坠结构,属于管道保温

技术介绍
蒸汽管道由于经常需要翻越建筑,山地或高架跨路,局部会出现较长的立管,而保温在竖直方向由于重力作用容易脱落,造成保温效果不佳等原因。因此出现了立管保温防坠装置,现有的装置结构比较单一,通常是在立管上焊接环板以承受保温总量,但由于直接在立管上焊接钢板,其热传导导致热损失较大,且保温材料也容易堆积在环板处导致钢板裂开进而导致钢板下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立管保温防坠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立管保温防坠结构,包括工作管、角钢、二氧化硅气凝胶、托板、挂板、自攻螺栓、抱箍、紧固螺栓、保温材料层和管道外保护层;所述工作管的外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角钢,所述角钢上垫有二氧化硅气凝胶,且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上设有托板和挂板,所述托板为环状,所述挂板焊接在托板的边缘,所述托板通过自攻螺栓与角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挂板用彩钢板包裹并与管道外保护层的内壁用铆钉固定,所述抱箍安置在工作管的外侧,且所述抱箍放置在环状托板的上方,所述抱箍的两端通过紧固螺栓进行紧固连接,所述管道外保护层套在工作管的外侧,且所述管道外保护层与工作管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层。优选的,为了避免角钢上方安置的托板倾斜,所述角钢为长50mm的L型结构钢,且角钢在工作管的四周均匀布置有四个。优选的,为了能够将安放在管道外保护层内的保温材料层挂住,所述挂板呈向内倾斜状焊接在托板的边缘。优选的,为了便于对保温材料层进行夹紧固定,所述抱箍由两个半圆环状构件组成,且两个构件通过紧固螺栓呈可拆卸式连接。优选的,为了能更有效的防止保温材料在立管中脱落或堆积在一起,所述挂板与抱箍相结合共同对保温材料层进行固定。优选的,为了能够起到隔热效果,避免角钢与托板的热传导,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为环形圆圈状,且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厚度为1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立管保温防坠结构设计合理,角钢为长50mm的L型结构钢,且角钢在工作管的四周均匀布置有四个,能够对托板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避免角钢上方安置的托板倾斜,挂板呈向内倾斜状焊接在托板的边缘,能够将安放在管道外保护层内的保温材料层挂住,避免脱落,抱箍由两个半圆环状构件组成,且两个构件通过紧固螺栓呈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对保温材料层进行夹紧固定,同时能够调节夹紧的松紧度,挂板与抱箍相结合共同对保温材料层进行固定,能更有效的防止保温材料在立管中脱落或堆积在一起,具有更好的防坠效果,二氧化硅气凝胶为环形圆圈状,且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厚度为10mm,通过将二氧化硅气凝胶设置在角钢与托板之间,能够起到隔热效果,避免角钢与托板的热传导,进而能够大量减少热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管,2、角钢,3、二氧化硅气凝胶,4、托板,5、挂板,6、自攻螺栓,7、抱箍,8、紧固螺栓,9、保温材料层和10、管道外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立管保温防坠结构,包括工作管1、角钢2、二氧化硅气凝胶3、托板4、挂板5、自攻螺栓6、抱箍7、紧固螺栓8、保温材料层9和管道外保护层10;所述工作管1的外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角钢2,所述角钢2上垫有二氧化硅气凝胶3,且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3上设有托板4和挂板5,所述托板4为环状,所述挂板5焊接在托板4的边缘,所述托板4通过自攻螺栓6与角钢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挂板5用彩钢板包裹并与管道外保护层10的内壁用铆钉固定,所述抱箍7安置在工作管1的外侧,且所述抱箍7放置在环状托板4的上方,所述抱箍7的两端通过紧固螺栓8进行紧固连接,所述管道外保护层10套在工作管1的外侧,且所述管道外保护层10与工作管1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层9。所述角钢2为长50mm的L型结构钢,且角钢2在工作管1的四周均匀布置有四个,能够对托板4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避免角钢2上方安置的托板4倾斜,所述挂板5呈向内倾斜状焊接在托板4的边缘,能够将安放在管道外保护层10内的保温材料层9挂住,避免脱落,所述抱箍7由两个半圆环状构件组成,且两个构件通过紧固螺栓8呈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对保温材料层9进行夹紧固定,同时能够调节夹紧的松紧度,所述挂板5与抱箍7相结合共同对保温材料层9进行固定,能更有效的防止保温材料在立管中脱落或堆积在一起,具有更好的防坠效果,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3为环形圆圈状,且二氧化硅气凝胶3的厚度为10mm,通过将二氧化硅气凝胶3设置在角钢2与托板4之间,能够起到隔热效果,避免角钢2与托板4的热传导,进而能够大量减少热损失。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立管保温防坠结构时,采用长50mm的L型5#角钢2焊接在工作管1上,四周均匀布置4块,角钢2上垫10mm二氧化硅气凝胶3隔热,在上面放环形托板4及挂板5,环形托板4和挂板5材质为薄钢板,环形托板4与角钢2用自攻螺栓6固定,挂板5焊接在环形托板4边缘,挂板5用彩钢板包裹与管道外保护层10用铆钉固定,最后在环形托板4面放保温材料层9,并用抱箍7抱紧工作管1,共同对保温材料层9进行固定,能更有效的防止保温材料在立管中脱落或堆积在一起,具有更好的防坠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立管保温防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管(1)、角钢(2)、二氧化硅气凝胶(3)、托板(4)、挂板(5)、自攻螺栓(6)、抱箍(7)、紧固螺栓(8)、保温材料层(9)和管道外保护层(10);所述工作管(1)的外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角钢(2),所述角钢(2)上垫有二氧化硅气凝胶(3),且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3)上设有托板(4)和挂板(5),所述托板(4)为环状,所述挂板(5)焊接在托板(4)的边缘,所述托板(4)通过自攻螺栓(6)与角钢(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挂板(5)用彩钢板包裹并与管道外保护层(10)的内壁用铆钉固定,所述抱箍(7)安置在工作管(1)的外侧,且所述抱箍(7)放置在环状托板(4)的上方,所述抱箍(7)的两端通过紧固螺栓(8)进行紧固连接,所述管道外保护层(10)套在工作管(1)的外侧,且所述管道外保护层(10)与工作管(1)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层(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立管保温防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管(1)、角钢(2)、二氧化硅气凝胶(3)、托板(4)、挂板(5)、自攻螺栓(6)、抱箍(7)、紧固螺栓(8)、保温材料层(9)和管道外保护层(10);所述工作管(1)的外侧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角钢(2),所述角钢(2)上垫有二氧化硅气凝胶(3),且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3)上设有托板(4)和挂板(5),所述托板(4)为环状,所述挂板(5)焊接在托板(4)的边缘,所述托板(4)通过自攻螺栓(6)与角钢(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挂板(5)用彩钢板包裹并与管道外保护层(10)的内壁用铆钉固定,所述抱箍(7)安置在工作管(1)的外侧,且所述抱箍(7)放置在环状托板(4)的上方,所述抱箍(7)的两端通过紧固螺栓(8)进行紧固连接,所述管道外保护层(10)套在工作管(1)的外侧,且所述管道外保护层(10)与工作管(1)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层(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星震周超强邢广成邱杰杰王敏王明元杨晓晓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德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