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保温滑动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167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保温滑动支座,包括预制管与支座本体,支座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架、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与底板,且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能够相对滑动,支架表面套设保温套,支架远离第一滑动板的一端与预制管的外壁连接;通过预制管直接与热力管道连接,避免破坏热力管道的保温表层,且通过在支架表面套设保温套,可以有效降低热力管道内流体的热量损失;通过在支架下方设置层叠的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当热力管道因热胀冷缩产生应力伸缩时,带动支架移动,支架带动第一滑动板相对第二滑动板滑动,从而抵消支架沿热力管道轴向方向的位移,减少管道保温滑动支座附加给钢架或者管道支墩的推力,提高钢架或管道支墩的稳定性。

A sliding support for pipeline ins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保温滑动支座
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保温滑动支座。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热力管道支座均采用金属钢板焊接制作,管道支座上部焊接在管道上,下部直接放置于金属支架或金属预埋件上,由于热力管道内输送的流体温度较高,金属导热系数较大,故通过管道支座传导的热量占到了一定的比例,造成流体热量损失。目前仅对热力管道进行保温,通过支座散失的热量容易被忽视。但由于热力管道输送距离较远,管道支座较多,通过管道支座散失的总热量不可小觑。流体热量损失一方面会导致热力管道末端流体温度过低,达不到供热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流体输送过程中热量损失大,能量浪费严重,达不到节能的要求。另外,综合管廊内热力管道一般采用的是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在综合管廊的热力仓内架空敷设,每焊接一个管道支座都需要破坏保温层,不仅破坏了热力管道的整体保温性能,导致流体的热量损失增大,还增加施工工程量,增大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管道保温滑动支座。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包括预制管与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架、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与底板,且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能够相对滑动,所述支架外表面套设保温套,所述支架远离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一端与所述预制管的外壁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套包括外壳与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架表面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层为保温混凝土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与所述预制管通过焊接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管包括钢管、外护管与保温管,所述保温管与所述外护管由内而外依次套设于所述钢管的外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动板为聚四氟乙烯板;所述第二滑动板为聚四氟乙烯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包括连接板以及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支架插入的开口,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侧壁的一面与所述第一滑动板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内部设有贯通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腔体的横截面面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滑动板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动板与所述底板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保温滑动支座,包括预制管与支座本体,支座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架、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与底板,且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能够相对滑动,支架表面套设保温套,支架远离第一滑动板的一端与预制管的外壁连接;通过支座本体上连接的预制管直接与热力管道连接,可以避免破坏热力管道的保温表层,降低热力管道内的流体热量的损失、提高热能利用率,同时降低了施工难度,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支座本体通过在支架表面套设保温套,该保温套可以有效防止热力管道内的流体热量通过支架传递到钢架或者管道支墩导致热量散失;通过在支架下方设置层叠的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由于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可以形成滑动面,因此,当热力管道因热胀冷缩产生应力伸缩时,带动支架沿着热力管道轴向方向移动,支架带动第一滑动板相对第二滑动板滑动,从而抵消支架沿热力管道轴向方向的位移,进而减少管道保温滑动支座附加给钢架或者管道支墩的推力,提高钢架或者管道支墩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管道保温滑动支座的纵截面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预制管;200、支座本体;210、支架;220、外壳;221、连接板;222、侧壁;223、第一腔体;224、第二腔体;230、保温层;240、第一滑动板;250、第二滑动板;260、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保温滑动支座,包括预制管100与支座本体200;所述支座本体2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架210、第一滑动板240、第二滑动板250与底板260,且所述第一滑动板240与所述第二滑动板250能够相对滑动,所述支架210表面套设保温套,所述支架210远离所述第一滑动板240的一端与所述预制管100的外壁连接。在安装时,通过预制管100的管口与热力管道的管口连接,底板260远离第二滑动板250的一面与管道支墩的预埋钢板或者钢架连接,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保温滑动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管与支座本体;/n所述支座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架、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与底板,且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能够相对滑动,所述支架外表面套设保温套,所述支架远离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一端与所述预制管的外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保温滑动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管与支座本体;
所述支座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架、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与底板,且所述第一滑动板与所述第二滑动板能够相对滑动,所述支架外表面套设保温套,所述支架远离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一端与所述预制管的外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保温滑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包括外壳与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架表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保温滑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保温混凝土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保温滑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预制管通过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保温滑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包括钢管、外护管与保温管,所述保温管与所述外护管由内而外依次套设于所述钢管的外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远杨瑞波常文静刘德强杨静岳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