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386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包括:设置于模板台车上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外滑套,所述外滑套套设于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外周以将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限制在外滑套内,所述外滑套的内壁一侧与第二立柱的外壁固连,第一立柱在所述外滑套内可沿竖直方向滑动。本装置能够防止组合式模板台车在顶升工作中发生变形。

Anti deformation device of combined formwork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变形装置。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
技术介绍
组合式模板台车主要应用于铁路隧道下锚段二次衬砌施工中以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而研制的工装设备。而现有组合式模板台车在下锚段施工时,如果遇到地面有坡度等不利因素,在顶升工作中容易发生变形。现有组合式模板台车的结构如图1~3所示,图1、图2分别为组合式模板台车沿隧道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为模板台车未进行顶升工作时的示意图,图2为模板台车顶升以后的示意图。由于模板台车在顶升工作中只需要对其中的一段长度的锚段部分进行顶升,所以设计了两种立柱——第一立柱11与第二立柱12;第一立柱11具有顶升功能,可沿竖直方向运动,而第二立柱12主要是起稳固作用的;在施工中进行顶升工作时,调节第一立柱11的高度,即可将模板台车中的锚段部分13顶升至预定位置;完成顶升工作以后,模板台车1中锚段部分13要高出正常段部分,具体的顶升效果可对比图1与图2中锚段部分13的变化情况,其中,第一立柱11属于锚段部分13,第二立柱12属于正常段部分。但是由于模板台车中锚段部分13与正常段部分不是一个整体,因此在顶升工作中会降低锚段部分13的稳定性,导致锚段部分13的前倾,引起模板台车1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其能够防止组合式模板台车在顶升工作中发生变形。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包括:设置于模板台车上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外滑套,所述外滑套套设于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外周以将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限制在外滑套内,所述外滑套的内壁一侧与第二立柱的外壁固连,第一立柱在所述外滑套内可沿竖直方向滑动。优选地是,所述的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中,所述外滑套内至少设有两个轴承轮,两个所述轴承轮对称设于第一立柱的外周两侧,所述轴承轮的周向侧面与第一立柱抵触相接,所述轴承轮套设于一连杆的外周,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滑套对的内壁固连。优选地是,所述的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中,第一立柱周面对应轴承轮处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轴承轮可在所述滑槽内沿竖直方向滑动。优选地是,所述的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中,所述连杆与第一立柱之间设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连杆固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立柱抵接。优选地是,所述的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中,所述弹簧远离连杆的端部固设有弹性小球。优选地是,所述的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中,所述弹簧上套设有弹性软管。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模板台车容易发生变形的位置增加了外滑套结构,将易发生变形的锚段部分与比较稳定的正常段部分固定在一起(由于正常段部分不进行顶升,所以比较稳定),从而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变形现象。2、本技术在外滑套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之间增加了轴承轮结构,利用轴承轮可以转动的原理,不仅实现了第一立柱的正常顶升运动,也进一步增加了本装置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组合式模板台车未进行顶升工作时的一个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组合式模板台车进行顶升工作后的一个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组合式模板台车的一个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轴向”、“径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4至图6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包括:设置于模板台车1上的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以及外滑套2,所述外滑套2套设于第一立柱11与第二立柱12的外周以将第一立柱11与第二立柱12限制在外滑套2内,所述外滑套2的内壁一侧与第二立柱12的外壁固连,第一立柱11在所述外滑套2内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如上述技术方案所示,在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的外周套设一个外滑套2,可以将限制第一立柱11的运动范围,从而将模板台车的锚段部分与正常段部分固定在一起,有效地避免了在顶升工作中模板台车的变形。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中,所述外滑套2内至少设有两个轴承轮3,两个所述轴承轮3对称设于第一立柱11的外周两侧,所述轴承轮3的周向侧面与第一立柱11抵触相接,所述轴承轮3套设于一连杆4的外周,所述连杆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滑套2的内壁固连。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外滑套2的内部设置了至少一对轴承轮3,一对轴承轮3对称分布在第一立柱11的外周两侧;具体地说,轴承轮3设置在第一立柱11与外滑套2或者第二立柱12之间,每个轴承轮3的轴心都套设一根连杆4,轴承轮3可以绕着连杆4转动,连杆4的两端分别与外滑套2的内壁固连,从而将轴承轮3稳定低固设于外滑套2内部。此外,由于轴承轮3的周向侧面不仅与第一立柱11抵触相接,还与外滑套2或者第二立柱12抵触相接,所以当第一立柱11向上顶升时,可以沿着轴承轮3的周向侧面滑动。此种设计使得第一立柱11、轴承轮3、外滑套2之间紧密地抵触在一起,形成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提升了装置的稳固性。所以,轴承轮3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顶升运动的稳定性。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中,第一立柱11周面对应轴承轮14处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轴承轮可在所述滑槽内沿竖直方向滑动。此种设计进一步提高了顶升工作的稳定性。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中,所述连杆4与第一立柱11之间设有多个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一端与连杆4固连,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与第一立柱抵11接。弹簧5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第一立柱11与轴承轮2之间的挤压。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中,所述弹簧5远离连4杆的端部固设有弹性小球。进一步起到了缓冲作用。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中,所述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置于模板台车上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外滑套,所述外滑套套设于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外周以将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限制在外滑套内,所述外滑套的内壁一侧与第二立柱的外壁固连,第一立柱在所述外滑套内可沿竖直方向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模板台车上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外滑套,所述外滑套套设于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外周以将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限制在外滑套内,所述外滑套的内壁一侧与第二立柱的外壁固连,第一立柱在所述外滑套内可沿竖直方向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模板台车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滑套内至少设有两个轴承轮,两个所述轴承轮对称设于第一立柱的外周两侧,所述轴承轮的周向侧面与第一立柱抵触相接,所述轴承轮套设于一连杆的外周,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滑套对的内壁固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易重庆黎刚贾海平丁军彦闫晓飞王广林曹灿伟黄兵徐安柏王治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