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699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两端内设有连通的通孔一和设置在两通孔一之间平行且交错分布的通孔二,所述通孔一和通孔二两侧的板体1内设有金属条编织的网架。两端采用单通孔内侧采用双通孔,且通孔一的内径大于通孔二的内径但小于两个通孔二的内径之和,这种设计既达到了减轻轻质墙板的重量和节省材料的功能,又使得轻质墙板两端的侧面结构更加结实,可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A kind of lightweight ceramic concrete wall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轻质墙板,特别涉及一种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
技术介绍
轻质墙板是一种新型节能墙材料,它是一种外型像空心楼板一样的墙材,但是它两边有公母榫槽,安装时只需将板材立起,公、母榫涂上少量嵌缝砂浆后对拼装起来即可。轻质墙板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多重环保、保温隔热、隔音、呼吸调湿、防火、快速施工、降低墙体成本等优点。这种轻质墙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安装操作简便,易掌握,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目前现有的轻质墙板在实际使用时,既要考虑轻质墙板的质量,又要考虑成本投入,现有的轻质墙板结构种出现了内交错平行分布连通的通孔结构,该种结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轻质墙板的重量,但该轻质墙板在运输过程中相比实心结构两端更容易断裂,反而不利于轻质墙板的使用,返工率高;同时现有的榫头结构过于单薄,一是运输过程中易损坏,另组装效果不好,但是如果做的大又无形之中增加了轻质墙板的重量,不利于成本节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及加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两端内设有连通的通孔一和设置在两通孔一之间平行且交错分布的通孔二,所述通孔一和通孔二两侧的板体1内设有金属条编织的网架。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一的内径大于通孔二的内径但小于两个通孔二的内径之和。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两面面层是无石棉硅酸钙板,所述板体内由陶粒混凝土材料和聚苯颗粒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榫头和榫槽。进一步地,所述榫头内设有连通的通孔三。进一步地,所述榫槽和榫头分别呈相互对应的凹、凸形状。进一步地,所述榫槽和榫头呈梯形,且梯形的底角α角度范围为45°-60°。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条编织的网架由横向根金属条和纵向根金属条构成的网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两端采用单通孔内侧采用双通孔,且通孔一的内径大于通孔二的内径但小于两个通孔二的内径之和,这种设计既达到了减轻轻质墙板的重量和节省材料的功能,又使得轻质墙板两端的侧面结构更加结实,可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损坏;二、梯形的榫头,且榫头内设有通孔三,梯形的底角α角度范围为45°-60°,这种设计的好处是梯形在运输过程中相比矩形或者正方形,该形状由于有斜坡不容易因碰撞而损坏,且榫头内的通孔三的设置既不影响组装拼接同时保证相对强度的情况下减少材料的使用,且角度的设置既有利于加工,又可以避免运输损坏;三、金属条编织的网架由横向3根钢筋和纵向7根钢筋构成的网状,该结构增加轻质墙板的强度;四、板体的两面面层是无石棉硅酸钙板,该结构的实现是将无石棉硅酸钙板复合在板体的两侧,使得轻质墙板具备防水和防火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网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榫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加工结构部分示意图。图中:1、板体;2、通孔一;3、通孔二;4、网架;5、榫头;6、榫槽;7、通孔三;8、夹仓;9、模板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包括板体1,板体1的两面面层是无石棉硅酸钙板,板体1内由陶粒混凝土材料和聚苯颗粒制成,板体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榫头5和榫槽6,榫头5内设有连通的通孔三7,榫槽6和榫头5分别呈相互对应的凹、凸形状,榫槽6和榫头5呈梯形,且梯形的底角α角度范围为60°,通孔三7的中心点与梯形竖直方向的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见图3),板体1两端内设有连通的通孔一2和设置在两通孔一2之间平行且交错分布的通孔二3,所述通孔一2的内径大于通孔二3的内径但小于两个通孔二3的内径之和,通孔一2和通孔二3两侧的板体1内设有金属条编织的网架4,金属条编织的网架4由横向3根钢筋和纵向7根钢筋构成的网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加工时,整体呈矩形状,内部分布多个隔板的夹仓8,其两端设有与板体1侧面形状一致的模板架9,参见图4,将其与轻质墙板上的通孔一2、通孔二3和通孔三7直径相同的圆管插在两端模板架9上的对应的通孔内,然后将陶粒混凝土材料和聚苯颗粒的混合料放入到夹板形成的空间内,放上上压板,由于挤压作用形成该轻质墙板,脱模后在形成的轻质墙板两表面复合一层无石棉硅酸钙板,该轻质墙板使用时,一轻质墙板的榫头5对应另一轻质墙板的榫槽6,依次拼接固定。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两端内设有连通的通孔一(2)和设置在两通孔一(2)之间平行且交错分布的通孔二(3),所述通孔一(2)和通孔二(3)两侧的板体(1)内设有金属条编织的网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两端内设有连通的通孔一(2)和设置在两通孔一(2)之间平行且交错分布的通孔二(3),所述通孔一(2)和通孔二(3)两侧的板体(1)内设有金属条编织的网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两面面层是无石棉硅酸钙板,所述板体(1)内由陶粒混凝土材料和聚苯颗粒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一(2)的内径大于通孔二(3)的内径但小于两个通孔二(3)的内径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晖吉启银伍华东伍树森伍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源益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