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3376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组、模拟前端芯片、微处理单元、通讯元件、第一辅助电源和第二辅助电源;第一辅助电源的一端连接于微处理单元和通讯元件,第一辅助电源的另一端连接于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第二辅助电源通过具备导通/断开功能的电子元件并联连接于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以使第二辅助电源的输入/输出端与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复用同一金属触点;通过增加第二辅助电源,并将第二辅助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复用同一金属触点,减少了电路系统之间连接线缆的成本,避免因金属触点过多影响电池组的寿命。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 an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of control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组,尤其是多个串联或多个并联的锂离子电池组,其内阻低、输出的电压高,出现短路电流极大,在电容充放电的瞬间会产生高电流及高压电弧放电,由此会对锂离子电池组接口处的金属触点造成破坏,进而给接口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减少电池组的寿命。在设备的内部通常除锂离子电子组作为主要的电源外,还通常会设置一些辅助电源,该辅助电源同样对应设置有包含有金属触点的接口,造成设备内金属触点过多,可能会对设备内电池寿命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部分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电路,包括:电池组、模拟前端芯片、微处理单元、通讯元件、第一辅助电源和第二辅助电源;所述通讯元件、所述微处理单元和所述模拟前端芯片顺次电性连接,所述模拟前端芯片还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池组、模拟前端芯片、微处理单元、通讯元件、第一辅助电源和第二辅助电源;/n所述通讯元件、所述微处理单元和所述模拟前端芯片顺次电性连接,所述模拟前端芯片还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和负向输入/输出端;/n所述第一辅助电源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单元和所述通讯元件,所述第一辅助电源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n所述第二辅助电源通过具备导通/断开功能的电子元件并联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以使所述第二辅助电源的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复用同一金属触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组、模拟前端芯片、微处理单元、通讯元件、第一辅助电源和第二辅助电源;
所述通讯元件、所述微处理单元和所述模拟前端芯片顺次电性连接,所述模拟前端芯片还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和负向输入/输出端;
所述第一辅助电源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微处理单元和所述通讯元件,所述第一辅助电源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
所述第二辅助电源通过具备导通/断开功能的电子元件并联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以使所述第二辅助电源的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复用同一金属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电源为DC-DCIC;
所述第二辅助电源为通过与所述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复用同一金属触点对外部设备进行供电的辅助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件至少包括:二极管、三极管或继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电源的一端通过第一二极管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
所述第二辅助电源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二极管连接于所述电池组的正向输入/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采用极性相反的形式连接于所述第二辅助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丰贤张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炬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