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铁内置式泵房的板式道床结构
本技术属于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铁内置式泵房的板式道床结构。
技术介绍
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内排水需求,在区间隧道最低点通常设置“外挂式”泵房,“外挂式”泵房通常采用“冷冻法”施工,风险系数高、施工工期长、工程造价高。基于此,多个城市尝试取消“外挂式”泵房,改为在轨道结构内部设置“内置式”泵房,内置式泵房降低了土建施工风险,减少了工程整体造价,其中内置式泵房在道床结构内设置潜水泵,并在道床中部开槽,水泵附带的管线在道床中开槽和打孔,使得内部的积水通过水泵和管道排出。现有技术的内置式泵房在长期存水的情况下,积水会经常进入到道床结构内部,使得道床结构出现水害;道床全部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在对水泵的附带管线进行开槽和打孔时,这些措施均对道床结构造成了削弱,影响着轨道结构的稳定性及耐久性;集水坑上部未设置盖板,既不方便维保人员行走,又没有将积水与钢轨、扣件等金属部件隔离开,导致钢轨、扣件大量锈蚀,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铁内置式泵房的板式道床结构,包括本体组件(1)和用于排出本体组件(1)内部积水的排水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组件(1)包括底座(11)、盾构管片(12)、砂浆调整层(13)和轨道板(14),所述底座(11)为现浇混凝土结构,且位于所述盾构管片(12)的上方,所述盾构管片(12)和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砂浆调整层(13)设置有两部分,且两部分的所述砂浆调整层(13)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轨道板(14)位于两部分所述砂浆调整层(13)的之间,且所述底座(11)和所述轨道板(14)通过所述砂浆调整层(13)固定连接;/n所述轨道板(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铁内置式泵房的板式道床结构,包括本体组件(1)和用于排出本体组件(1)内部积水的排水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组件(1)包括底座(11)、盾构管片(12)、砂浆调整层(13)和轨道板(14),所述底座(11)为现浇混凝土结构,且位于所述盾构管片(12)的上方,所述盾构管片(12)和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砂浆调整层(13)设置有两部分,且两部分的所述砂浆调整层(13)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轨道板(14)位于两部分所述砂浆调整层(13)的之间,且所述底座(11)和所述轨道板(14)通过所述砂浆调整层(13)固定连接;
所述轨道板(14)的上方设置有钢轨(15),所述钢轨(15)的外侧壁及底部设置有扣件(18),所述钢轨(15)和所述轨道板(14)通过所述扣件(18)连接,所述底座(11)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集水坑(111),所述集水坑(11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防水钢槽(112),所述轨道板(14)设置有多个,且相邻所述轨道板(14)之间形成板缝(16),所述轨道板(14)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维修口(143);
所述排水组件(2)包括水泵(21)、排水管(22)和过轨管(23),所述水泵(21)位于所述防水钢槽(112)的内部,且所述水泵(21)和所述防水钢槽(112)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22)位于所述水泵(21)的左侧,且所述排水管(22)的一端和所述水泵(21)相连通,所述过轨管(23)贯穿所述板缝(16),并与所述排水管(22)的另一端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内置式泵房的板式道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组件(1)还包括第一组钢筋(17),所述第一组钢筋(17)伸入所述底座(11)和所述盾构管片(12)内一定长度,并与所述底座(11)和所述盾构管片(12)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内置式泵房的板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张东风,李楠,刘郑琦,叶军,王修叶,裴爱华,禹雷,马佳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