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局域共振型支承系统的浮置板轨道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减振降噪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局域共振型支承系统的浮置板轨道。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的日益突出,采用浮置板轨道成为了减少城市轨道交通振动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轨道振动控制中最常见的做法是在上部轨道结构和下部基础之间插入弹性支承层,通过上部轨道结构在弹性支承层上的惯性运动衰减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通过改善浮置板轨道弹性支承层,可有效降低行车造成的振动。传统浮置板轨道是通过上部轨道结构在弹性支承层上的惯性运动衰减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其中主要面临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1)支承结构难以保证长期有效的固定于轨道板内部,会产生旋转与侧向位移,导致减振效果显著下降。2)无法实现灵活的支承结构高度调整。3)支承系统与外部环境接触导致易被腐蚀氧化,造成结构损伤。4)现有的浮置板轨道仅依靠弹性支承层实现振动衰减,减振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局域共振型支承系统的浮置板轨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局域共振型支承系统的浮置板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n轨道板(1),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n密封板(2),混凝土结构,盖设于轨道板(1)上表面;/n支承结构(3),其底端抵压于基础结构上,并支承固定于其上的轨道板(1),支承结构(3)由相同的多层结构沿轴向进行叠加而成;/n支承结构固定装置(4),套设于支承结构(3)上,其外壁与轨道板(1)中的钢筋固定连接;/n支承结构调高装置(5),设于支承结构(3)下方,其为相互嵌套的多级可抬升空腔结构,每级空腔之间相互贯通,通过压力液体的输入使得多级可抬升空腔结构逐级升高,以此调高支承结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局域共振型支承系统的浮置板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板(1),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密封板(2),混凝土结构,盖设于轨道板(1)上表面;
支承结构(3),其底端抵压于基础结构上,并支承固定于其上的轨道板(1),支承结构(3)由相同的多层结构沿轴向进行叠加而成;
支承结构固定装置(4),套设于支承结构(3)上,其外壁与轨道板(1)中的钢筋固定连接;
支承结构调高装置(5),设于支承结构(3)下方,其为相互嵌套的多级可抬升空腔结构,每级空腔之间相互贯通,通过压力液体的输入使得多级可抬升空腔结构逐级升高,以此调高支承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局域共振型支承系统的浮置板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结构固定装置(4)包括:
套筒(43),其套于支承结构(3)上,套筒(43)底端抵压于基础上,中部及顶端设于浮置板轨道内部,顶端沿周向均布有多个凸起的L型卡板,L型卡板与套筒(43)顶部上沿间形成水平开口的L型槽,相邻L型卡板间形成定位口;
齿盘(42),其边沿上设有多个凸爪,所述的凸爪可卡入定位口中,并通过水平旋转齿盘使得凸爪与L型槽啮合;
盖板(41),其下表面边沿处开设有多个卡槽,盖板盖于套筒顶部时L型卡板与卡槽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局域共振型支承系统的浮置板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卡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立面、第二立面和第三立面;
所述的第一立面与套筒(43)的轴线平行,第一立面的一个侧边与第二立面连接,另一侧边连接于套筒(43)顶端的边沿上;
所述的第二立面与套筒(43)的轴线垂直,第二立面与套筒(43)顶端上沿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的第三立面与套筒(43)的轴线平行,同时其均与第一立面与第二立面的同一侧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