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尺寸内置驱动IC的LED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08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小尺寸内置驱动IC的LED支架,其包括绝缘支架主体及六个引脚,绝缘支架主体的长度为1‑3mm,宽度为1‑3mm,厚度为1‑3mm;绝缘支架主体的窗口内设有:用于固定驱动IC并可为驱动IC散热且作为供电负极的第六导电区,其面积大于驱动IC的面积,且第六导电区与第六引脚一体连接;用于固定RGB发光芯片并可为RGB发光芯片散热且作为供电正极的第三导电区,其面积大于RGB发光芯片的面积,且第三导电区与第三引脚一体连接;为驱动IC提供相同信号的第二、第五信号引脚区,其设于窗口两侧,并分别与第二、第五引脚一体连接;为驱动IC提供不同信号的第一、第四信号引脚区,该第一、第四信号引脚区分别与第一、第四引脚一体连接。

A kind of LED bracket with small size built-in driving 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尺寸内置驱动IC的LED支架
:本技术涉及LED支架产品
,特指一种小尺寸内置驱动IC的LED支架。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LED)作为节能环保的新力军迅速的占领了现有的灯具市场,其中LED灯因具有一体化结构、制作成本低、安装简单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人们广泛使用。目前LED灯珠封装时只将RGB发光固到支架焊盘处通过导通点亮LED发光;传统小尺寸6PIN脚支架结构不能满足内置驱动ICLED应用需求,当LED需要变换颜色和跑马时需外置驱动IC进行控制,成本高且工序繁琐,不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尺寸内置驱动IC的LED支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小尺寸内置驱动IC的LED支架包括绝缘支架主体以及设置于该绝缘支架主体下部的六个引脚,所述绝缘支架主体的长度为1-3mm,宽度为1-3mm,厚度为1-3mm;所述绝缘支架主体的窗口内设置有:用于固定驱动IC并可为驱动IC散热且作为供电负极的第六导电区,该第六导电区的面积大于驱动IC的面积,且第六导电区与第六引脚一体连接;用于固定RGB发光芯片并可为RGB发光芯片散热且作为供电正极的第三导电区,该第三导电区的面积大于RGB发光芯片的面积,且第三导电区与第三引脚一体连接;为驱动IC提供相同信号的第二信号引脚区和第五信号引脚区,其设置于该窗口两侧,并分别与第二引脚和第五引脚一体连接;为驱动IC提供不同信号的第一信号引脚区和第四信号引脚区,该第一信号引脚区和第四信号引脚区分别与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一体连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支架主体呈矩形。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支架主体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六个引脚均向内侧折弯,并贴合包覆于该第一容置槽或第二容置槽中,且呈两排对称分布。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支架主体中部向外凸出,且该绝缘支架主体上部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状;且该绝缘支架主体下部呈下小上大的锥台状;所述绝缘支架主体中部外侧面与六个引脚外侧面齐平或绝缘支架主体中部外侧面凸出与六个引脚外侧面外。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六导电区沿所述绝缘支架主体中窗口的右上角伸出,并延伸至该窗口的中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导电区沿所述绝缘支架主体中窗口的左下角伸出,并延伸至该窗口的中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信号引脚区和第五信号引脚区分别显露于所述绝缘支架主体中窗口的左侧及右侧。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信号引脚区和第四信号引脚区分别显露于所述绝缘支架主体中窗口的左上角及右下角处。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支架主体上端面的左上角成型有防呆凸块。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支架主体下端面中部成型有圆凸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长度为1-3mm,宽度为1-3mm,厚度为1-3mm,并将第六导电区的面积设置大于驱动IC的面积,以便安装驱动IC安装于该六导电区内,且该第六导电区不仅作为供电负极,还可以有效对驱动IC进行散热;还采用第二信号引脚区和第五信号引脚区为驱动IC提供相同信号,保证稳定通讯,再采用第一信号引脚区和第四信号引脚区为驱动IC提供不同信号;本技术还将第三导电区面积设置大于RGB发光芯片的面积,以具有足够空间固定RGB发光芯片,该第三导电区不仅可为供电正极,还可对RGB发光芯片散热,使本技术能够满足内置驱动IC的LED应用需求,在使用时,无需外置驱动IC进行控制,成本低且工序简易,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4所示,为一种小尺寸内置驱动IC的LED支架,其包括绝缘支架主体1以及设置于该绝缘支架主体1下部的六个引脚,所述绝缘支架主体1的长度为1-3mm,宽度为1-3mm,厚度为1-3mm;所述绝缘支架主体1的窗口11内设置有:用于固定驱动IC20并可为驱动IC20散热且作为供电负极的第六导电区26,该第六导电区26的面积大于驱动IC的面积,且第六导电区26与第六引脚36一体连接;用于固定RGB发光芯片30并可为RGB发光芯片30散热且作为供电正极的第三导电区23,该第三导电区23的面积大于RGB发光芯片30的面积,且第三导电区23与第三引脚33一体连接;为驱动IC20提供相同信号的第二信号引脚区22和第五信号引脚区25,其设置于该窗口11两侧,并分别与第二引脚32和第五引脚35一体连接;为驱动IC20提供不同信号的第一信号引脚区21和第四信号引脚区24,该第一信号引脚区21和第四信号引脚区24分别与第一引脚31和第四引脚34一体连接。本技术长度为1-3mm,宽度为1-3mm,厚度为1-3mm,并将第六导电区26的面积设置大于驱动IC的面积,以便安装驱动IC安装于该六导电区26内,且该第六导电区26不仅作为供电负极,还可以有效对驱动IC进行散热;还采用第二信号引脚区22和第五信号引脚区25为驱动IC20提供相同信号,保证稳定通讯,再采用第一信号引脚区21和第四信号引脚区24为驱动IC20提供不同信号;本技术还将第三导电区23面积设置大于RGB发光芯片30的面积,以具有足够空间固定RGB发光芯片30,该第三导电区23不仅可为供电正极,还可对RGB发光芯片30散热,使本技术能够满足内置驱动IC的LED应用需求,在使用时,无需外置驱动IC进行控制,成本低且工序简易,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所述绝缘支架主体1呈矩形,所述窗口11设置成类矩形,以具有足够的空间。所述绝缘支架主体1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置槽12和第二容置槽13,六个引脚均向内侧折弯,并贴合包覆于该第一容置槽12或第二容置槽13中,且呈两排对称分布,以此使六个引脚设置成隐藏式内弯角结构,提高LED在PCB布局密度,视觉上更加美观。所述绝缘支架主体1中部向外凸出,且该绝缘支架主体1上部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状;且该绝缘支架主体1下部呈下小上大的锥台状;所述绝缘支架主体1中部外侧面与六个引脚外侧面齐平或绝缘支架主体1中部外侧面凸出与六个引脚外侧面外,以致使由绝缘支架主体1上端面向下看时,看不到六个引脚,这样可以在视觉上更加美观,同时在安装时,安装更加方便。所述第六导电区26沿所述绝缘支架主体1中窗口11的右上角伸出,并延伸至该窗口11的中部,以此极可能增大第六导电区26的面积。所述第三导电区23沿所述绝缘支架主体1中窗口11的左下角伸出,并延伸至该窗口11的中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尺寸内置驱动IC的LED支架,其包括绝缘支架主体(1)以及设置于该绝缘支架主体(1)下部的六个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主体(1)的长度为1-3mm,宽度为1-3mm,厚度为1-3mm;所述绝缘支架主体(1)的窗口(11)内设置有:/n用于固定驱动IC(20)并可为驱动IC(20)散热且作为供电负极的第六导电区(26),该第六导电区(26)的面积大于驱动IC的面积,且第六导电区(26)与第六引脚(36)一体连接;/n用于固定RGB发光芯片(30)并可为RGB发光芯片(30)散热且作为供电正极的第三导电区(23),该第三导电区(23)的面积大于RGB发光芯片(30)的面积,且第三导电区(23)与第三引脚(33)一体连接;/n为驱动IC(20)提供相同信号的第二信号引脚区(22)和第五信号引脚区(25),其设置于该窗口(11)两侧,并分别与第二引脚(32)和第五引脚(35)一体连接;/n为驱动IC(20)提供不同信号的第一信号引脚区(21)和第四信号引脚区(24),该第一信号引脚区(21)和第四信号引脚区(24)分别与第一引脚(31)和第四引脚(34)一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尺寸内置驱动IC的LED支架,其包括绝缘支架主体(1)以及设置于该绝缘支架主体(1)下部的六个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主体(1)的长度为1-3mm,宽度为1-3mm,厚度为1-3mm;所述绝缘支架主体(1)的窗口(11)内设置有:
用于固定驱动IC(20)并可为驱动IC(20)散热且作为供电负极的第六导电区(26),该第六导电区(26)的面积大于驱动IC的面积,且第六导电区(26)与第六引脚(36)一体连接;
用于固定RGB发光芯片(30)并可为RGB发光芯片(30)散热且作为供电正极的第三导电区(23),该第三导电区(23)的面积大于RGB发光芯片(30)的面积,且第三导电区(23)与第三引脚(33)一体连接;
为驱动IC(20)提供相同信号的第二信号引脚区(22)和第五信号引脚区(25),其设置于该窗口(11)两侧,并分别与第二引脚(32)和第五引脚(35)一体连接;
为驱动IC(20)提供不同信号的第一信号引脚区(21)和第四信号引脚区(24),该第一信号引脚区(21)和第四信号引脚区(24)分别与第一引脚(31)和第四引脚(34)一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尺寸内置驱动IC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主体(1)呈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尺寸内置驱动IC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主体(1)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置槽(12)和第二容置槽(13),六个引脚均向内侧折弯,并贴合包覆于该第一容置槽(12)或第二容置槽(13)中,且呈两排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彩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