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气动式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01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气动式接触器,其本体结构包括气动结构、机械保持结构、绝缘子组和接触部分,其中:所述气动结构包括气缸盖、气缸、气体发生器、压块、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挡板、活塞、轴承、复位弹簧,所述绝缘子组包括绝缘子、内套和超程弹簧,所述机械保持结构包括固定环、暗销、推力弹簧、锁紧螺栓、推动块、限位块、连杆、分闸弹簧,所述接触部分包含动触头、静触头、气密绝缘外壳、波纹管。区别于电磁原理的传统接触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纯气动式接触器完全取代了电磁机构,采用气动方式实现合闸,以电、气、机械的结合代替传统电、磁、机械的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纯气动式接触器可应用在磁干扰的场合。

A pure pneumatic cont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气动式接触器
本技术属于接触器设计领域,涉及一种无需电磁机构,直接采用气动合闸的接触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接触器通过电磁原理实现合闸、分闸状态的切换及保持,在磁干扰的场合下容易失效。因此,一种能在磁干扰场合下应用,并能实现机械保持的接触器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气动式接触器,该接触器通过气动结构实现合闸,机械保持结构实现分闸、合闸的保持。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纯气动式接触器,其本体结构包括气动结构、机械保持结构、绝缘子组和接触部分,其中:所述气动结构包括气缸盖、气缸、气体发生器、压块、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挡板、活塞、轴承、复位弹簧,其中:所述气缸盖与气缸螺纹紧固;所述气缸的内侧空心处呈阶梯形结构,气缸上部一侧侧壁上有凸台状圆孔,供气体发生器穿过,气缸下部内壁嵌有轴承,气缸底端中心设有圆孔,并向上延伸凸起形成圆柱形环状,供活塞穿过;所述压块的中间有凸台状圆孔,与气缸侧壁螺钉紧固;所述气体发生器中部柱状突起,上部穿过压块中心的凸台状圆孔,下部穿过气缸侧壁的凸台状圆孔,并在接触处有第二橡胶垫填补缝隙加强气密性,底端是出气孔;所述挡板与气缸内侧中部阶梯平面螺钉紧固;所述活塞为凸台状,释放状态下,上端紧贴挡板,下端面圆环凹槽紧贴复位弹簧,外侧则贴合于轴承内表面;所述复位弹簧安放在气缸底端凸起处,一侧压在活塞上,一侧压在气缸底端;所述绝缘子组包括绝缘子、内套和超程弹簧,其中:所述绝缘子呈凵状紧密嵌套在内套外侧;所述内套呈凵状紧密嵌套在绝缘子内侧,半包围超程弹簧,开口处与开槽螺母螺纹紧固;所述机械保持结构包括固定环、暗销、推力弹簧、锁紧螺栓、推动块、限位块、连杆、分闸弹簧,其中:所述固定环顶端中心处设有可容纳推动块的方形凹槽,底端中心处打通有供连杆穿过的圆孔,圆孔与方形凹槽的连接面上设有一配合放置分闸弹簧的圆环形凹槽,固定环的四个侧面打通有圆柱状的暗销孔;所述暗销水平放置在暗销孔内,一端压在推力弹簧上,一端与推动块紧密贴合;所述推力弹簧放置在暗销孔内,一端压在暗销上,一端压在锁紧螺栓上;所述锁紧螺栓水平旋入到固定环的暗销孔中,锁紧压缩内部的推力弹簧;所述推动块底端中心处设有圆柱状凹槽,圆柱状凹槽的底面与限位块和连杆的上端面紧密贴合,推动块四个侧面设有配合固定环上四个暗销孔位置的凹槽;所述限位块呈圆柱状,上端面与推动块紧密贴合,下端面设有配合放置分闸弹簧的圆环形凹槽,中心处设有圆孔与连杆螺纹紧固;所述分闸弹簧的中心穿过连杆,放置在限位块与固定环的圆环形凹槽之间;所述连杆贯穿机械保持结构与绝缘子组,上端与限位块螺纹紧固,中间穿过分闸弹簧、固定环、开槽螺母,末端圆盘伸入到内套里,圆盘上端面与开槽螺母贴合于接触器分闸情况下,下端面紧压在超程弹簧上;所述接触部分包含动触头、静触头、气密绝缘外壳、波纹管,其中:所述波纹管连接气密绝缘外壳与同轴相对的动触头、静触头围成真空灭弧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区别于电磁原理的传统接触器,本技术的纯气动式接触器完全取代了电磁机构,采用气动方式实现合闸,以电、气、机械的结合代替传统电、磁、机械的结合。2、本技术设计了机械保持结构实现分合闸保持,代替磁保持系统,节省了体积。3、本技术的纯气动式接触器可应用在磁干扰的场合。4、本技术的纯气动式接触器在结构设计上,除去一次性的气体发生器需要更换,其余结构拆卸后都可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纯气动式接触器的整体结构侧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纯气动式接触器的整体结构正视剖面图;图3为气动结构、机械保持结构剖面图,分闸保持的位置;图4为气动结构、机械保持结构剖面图,气体发生器引爆后瞬间活塞移向合闸位置,机械保持结构合闸保持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纯气动式接触器,如图1和图2所示,其本体结构包括气动结构、机械保持结构、绝缘子组和接触部分,其中:所述气动结构由气缸盖1、气缸2、气体发生器3、压块4、第一橡胶垫5、第二橡胶垫28、挡板6、活塞7、轴承8、复位弹簧9组成,其中:气缸盖1上下表面均为平面,与气缸2螺纹紧固。气缸2外侧呈长方体状,上方开口,内侧空心处呈阶梯形结构,水平截面为圆形轮廓,气缸2上表面设有圆环形的凹槽配合放置第一橡胶垫5以便和气缸盖1螺钉紧固时紧密贴合,加强气密性。气缸2上部一侧侧壁上有凸台状圆孔,供气体发生器3穿过。气缸2内侧中部阶梯平面与三块挡板6螺钉紧固。气缸2下部内壁嵌有圆柱形环状轴承8。气缸2底端中心设有圆孔,并向上延伸凸起形成圆柱形环状,供活塞7穿过。压块4为长方体状,中间有凸台状圆孔,配合气体发生器3穿过,与气缸2侧壁螺钉紧固。气体发生器3中部柱状突起,固定在压块4与气缸2侧壁之间;上部穿过压块4中心的凸台状圆孔,从气体发生器3顶端引出电路连接点;下部穿过气缸2侧壁,并在接触处有第二橡胶垫28填补缝隙加强气密性,底端是出气孔。挡板6为三块围绕气缸2轴心均匀分布的小长方体,与气缸2内侧中部阶梯平面螺钉紧固。轴承8为圆柱形环状,外侧嵌入气缸2内壁,内侧贴合活塞7。活塞7也是凸台状,释放状态下,上端紧贴挡板6,下端面圆环凹槽紧贴复位弹簧9,外侧则贴合于轴承8内表面,减小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复位弹簧9安放在气缸2底端凸起处,一侧压在活塞7上,一侧压在气缸2底端,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机械保持结构由固定环10、暗销11、推力弹簧12、锁紧螺栓13、推动块14、限位块15、连杆16、分闸弹簧17组成,其中:所述固定环10呈长方体,顶端中心处设有可容纳推动块14的方形凹槽,底端中心处打通有供连杆16穿过的圆孔,圆孔与方形凹槽的连接面上设有一配合放置分闸弹簧17的圆环形凹槽,固定环10的四个侧面打通有圆柱状的暗销孔,暗销孔内靠外侧布有螺纹孔,用于放置暗销11、推力弹簧12以及锁紧螺栓13。所述暗销11为圆柱状,水平放置在固定环10的暗销孔内,一端压在推力弹簧12上,一端与推动块14紧密贴合。所述推力弹簧12放置在固定环10的暗销孔内,一端压在暗销11上,一端压在锁紧螺栓13上,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锁紧螺栓13水平旋入到固定环10的暗销孔中,与固定环10螺纹紧固,锁紧压缩内部的推力弹簧12。所述推动块14呈长方体,底端中心处设有圆柱状凹槽,圆柱状凹槽的底面与限位块15和连杆16的上端面紧密贴合,推动块14四个侧面设有配合固定环10上四个暗销孔位置的凹槽。所述限位块15呈圆柱状,上端面与推动块14紧密贴合,下端面设有配合放置分闸弹簧17的圆环形凹槽,中心处设有圆孔与连杆16螺纹紧固。所述分闸弹簧17为矩形弹簧,中心穿过连杆16,放置在限位块15与固定环10的圆环形凹槽之间,处于压缩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气动式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气动式接触器的本体结构包括气动结构、机械保持结构、绝缘子组和接触部分,其中:/n所述气动结构包括气缸盖、气缸、气体发生器、压块、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挡板、活塞、轴承、复位弹簧,其中:所述气缸盖与气缸螺纹紧固;所述气缸的内侧空心处呈阶梯形结构,气缸上部一侧侧壁上有凸台状圆孔,供气体发生器穿过,气缸下部内壁嵌有轴承,气缸底端中心设有圆孔,并向上延伸凸起形成圆柱形环状,供活塞穿过;所述压块的中间有凸台状圆孔,与气缸侧壁螺钉紧固;所述气体发生器中部柱状突起,上部穿过压块中心的凸台状圆孔,下部穿过气缸侧壁的凸台状圆孔,并在接触处有第二橡胶垫填补缝隙加强气密性,底端是出气孔;所述挡板与气缸内侧中部阶梯平面螺钉紧固;所述活塞为凸台状,释放状态下,上端紧贴挡板,下端面圆环凹槽紧贴复位弹簧,外侧则贴合于轴承内表面;所述复位弹簧安放在气缸底端凸起处,一侧压在活塞上,一侧压在气缸底端;/n所述绝缘子组包括绝缘子、内套和超程弹簧,其中:所述绝缘子呈凵状紧密嵌套在内套外侧;所述内套呈凵状紧密嵌套在绝缘子内侧,半包围超程弹簧,开口处与开槽螺母螺纹紧固;/n所述机械保持结构包括固定环、暗销、推力弹簧、锁紧螺栓、推动块、限位块、连杆、分闸弹簧,其中:所述固定环顶端中心处设有可容纳推动块的方形凹槽,底端中心处打通有供连杆穿过的圆孔,圆孔与方形凹槽的连接面上设有一配合放置分闸弹簧的圆环形凹槽,固定环的四个侧面打通有圆柱状的暗销孔;所述暗销水平放置在暗销孔内,一端压在推力弹簧上,一端与推动块紧密贴合;所述推力弹簧放置在暗销孔内,一端压在暗销上,一端压在锁紧螺栓上;所述锁紧螺栓水平旋入到固定环的暗销孔中,锁紧压缩内部的推力弹簧;所述推动块底端中心处设有圆柱状凹槽,圆柱状凹槽的底面与限位块和连杆的上端面紧密贴合,推动块四个侧面设有配合固定环上四个暗销孔位置的凹槽;所述限位块呈圆柱状,上端面与推动块紧密贴合,下端面设有配合放置分闸弹簧的圆环形凹槽,中心处设有圆孔与连杆螺纹紧固;所述分闸弹簧的中心穿过连杆,放置在限位块与固定环的圆环形凹槽之间;所述连杆贯穿机械保持结构与绝缘子组,上端与限位块螺纹紧固,中间穿过分闸弹簧、固定环、开槽螺母,末端圆盘伸入到内套里,圆盘上端面与开槽螺母贴合于接触器分闸情况下,下端面紧压在超程弹簧上;/n所述接触部分包含动触头、静触头、气密绝缘外壳、波纹管,其中:所述波纹管连接气密绝缘外壳与同轴相对的动触头、静触头围成真空灭弧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气动式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气动式接触器的本体结构包括气动结构、机械保持结构、绝缘子组和接触部分,其中:
所述气动结构包括气缸盖、气缸、气体发生器、压块、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挡板、活塞、轴承、复位弹簧,其中:所述气缸盖与气缸螺纹紧固;所述气缸的内侧空心处呈阶梯形结构,气缸上部一侧侧壁上有凸台状圆孔,供气体发生器穿过,气缸下部内壁嵌有轴承,气缸底端中心设有圆孔,并向上延伸凸起形成圆柱形环状,供活塞穿过;所述压块的中间有凸台状圆孔,与气缸侧壁螺钉紧固;所述气体发生器中部柱状突起,上部穿过压块中心的凸台状圆孔,下部穿过气缸侧壁的凸台状圆孔,并在接触处有第二橡胶垫填补缝隙加强气密性,底端是出气孔;所述挡板与气缸内侧中部阶梯平面螺钉紧固;所述活塞为凸台状,释放状态下,上端紧贴挡板,下端面圆环凹槽紧贴复位弹簧,外侧则贴合于轴承内表面;所述复位弹簧安放在气缸底端凸起处,一侧压在活塞上,一侧压在气缸底端;
所述绝缘子组包括绝缘子、内套和超程弹簧,其中:所述绝缘子呈凵状紧密嵌套在内套外侧;所述内套呈凵状紧密嵌套在绝缘子内侧,半包围超程弹簧,开口处与开槽螺母螺纹紧固;
所述机械保持结构包括固定环、暗销、推力弹簧、锁紧螺栓、推动块、限位块、连杆、分闸弹簧,其中:所述固定环顶端中心处设有可容纳推动块的方形凹槽,底端中心处打通有供连杆穿过的圆孔,圆孔与方形凹槽的连接面上设有一配合放置分闸弹簧的圆环形凹槽,固定环的四个侧面打通有圆柱状的暗销孔;所述暗销水平放置在暗销孔内,一端压在推力弹簧上,一端与推动块紧密贴合;所述推力弹簧放置在暗销孔内,一端压在暗销上,一端压在锁紧螺栓上;所述锁紧螺栓水平旋入到固定环的暗销孔中,锁紧压缩内部的推力弹簧;所述推动块底端中心处设有圆柱状凹槽,圆柱状凹槽的底面与限位块和连杆的上端面紧密贴合,推动块四个侧面设有配合固定环上四个暗销孔位置的凹槽;所述限位块呈圆柱状,上端面与推动块紧密贴合,下端面设有配合放置分闸弹簧的圆环形凹槽,中心处设有圆孔与连杆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文谢晔源杨文英彭体康朱铭炼张健张辰玮
申请(专利权)人:嘉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