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68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它属于开关领域,包括直线驱动装置、至少一组静触块组和与静触块组对应的动触块,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动触块与所述静触块组接触和分离;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所述静触块组设置在前支撑架上,所述直线驱动装置设置在后支撑架上,所述动触块设置在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之间;所述动触块背部与直线驱动装置之间设有绝缘块组和缓冲装置;所述静触块组包括静触块,所述静触块和动触块内部均设有冷却管道。

A pneumatic automatic furnace change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开关自动控制技术已非常成熟,然而对于中频电源感应熔炼炉大电流的大型系统的切换开关必须满足以下条件:适用于交流50-1000Hz,额定电压3000V,额定电流12000A,能够自动接通和切断或隔离电源,气动控制可实现多开关同步操作,避免铜排过热,避免开关切换刚性过硬碰撞,然而目前,尤其是中频电源感应熔炼炉系统中配电设备的控制开关无法稳定地满足上述要求。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结合相关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辅以过强的专业知识,设计制造了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能够保证良好的搭接动作,同时散热良好,使用寿命得到保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包括直线驱动装置、至少一组静触块组和与静触块组对应的动触块,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动触块与所述静触块组接触和分离;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所述静触块组设置在前支撑架上,所述直线驱动装置设置在后支撑架上,所述动触块设置在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之间;所述动触块背部与直线驱动装置之间设有绝缘块组和缓冲装置;所述静触块组包括静触块,所述静触块和动触块内部均设有冷却管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块组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前侧设有支腿板,所述支腿板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前侧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之间,所述动触块设置在第三连接板前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装置设为若干压缩弹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静触块组设为三组,所述动触块设为两组,三组所述静触块组并列设置,其中一组所述动触块可与相邻的两组所述静触块组接触,另一组所述动触块可与另一相邻的两组所述静触块组接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间位置的一组所述静触块组前端连接有外接铜排。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之间设有支撑杆连接,所述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之间还设有导向杆,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均可沿导向杆滑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冷却管集管,所述冷却管集管与所述静触块和动触块上冷却管道的进出口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直线驱动装置设为抱紧气缸。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静触块和动触块均设为铜排,所述基座、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设为不锈钢并用铝板屏蔽。该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本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开关切换,操作安全方便,能够适用中频电源感应熔炼炉大电流。2.通过在静触块和动触块内部设置冷却管道,可以对铜排循环冷却,避免铜排过热对开关的影响。3.本技术利用绝缘块组带动动触块移动,保证了绝缘安全性,并利用绝缘块组和导向杆的导向滑动提高了动触块的移动精度。4.本技术利用在绝缘块组中设置缓冲弹簧,避免刚性过硬接触对开关的破坏,提高了整体稳定性。5.利用抱紧气缸,可防止气压低或者断气时气缸压紧松动,导致搭接排搭接不良的情况。6.基座、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设为不锈钢并用铝板屏蔽,防止感应加热,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的结构图;图2为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的俯视图;图3为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内部侧视图;图4为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的侧视图;图5为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的主视图。图中:1-后支撑架、2-前支撑架、3-抱紧气缸、4-第一连接板、5-支腿板、6-第二连接板、7-第三连接板、8-动触块、9-静触块、10-外接铜排、11-冷却管集管、12-冷却管道、13-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包括直线驱动装置、至少一组静触块组和与静触块组对应的动触块8,直线驱动装置驱动动触块8与静触块组接触和分离,本技术直线驱动装置优选设为抱紧气缸3,该抱紧气缸3可防止气压低或者断气时传统气缸压紧松动,导致的搭接排搭接不良的情况;还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前支撑架2和后支撑架1,基座、前支撑架2和后支撑架1均设为不锈钢并用铝板屏蔽,可以防止本技术感应加热,提高安全性。本技术静触块组设置在前支撑架2上,直线驱动装置设置在后支撑架1上,动触块8设置在前支撑架2和后支撑架1之间;本技术动触块8背部与直线驱动装置之间设有绝缘块组和缓冲装置,绝缘块组包括第一连接板4,第一连接板4前侧设有支腿板5,支腿板5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6前侧设有第三连接板7,缓冲装置设置在第二连接板6和第三连接板7之间,缓冲装置优选用若干压缩弹簧13,而本技术动触块8设置在第三连接板7前侧。本技术静触块组包括静触块9,静触块9和动触块8均设为铜排,且静触块9和动触块8内部均设有冷却管道12,可以对铜排循环冷却,避免铜排过热对开关的影响。实施例一:静触块组设为三组,动触块8设为两组,三组静触块组并列设置,其中一组动触块8可与相邻的两组静触块组接触,另一组动触块8可与另一相邻的两组静触块组接触;中间位置的一组静触块组前端连接有外接铜排10,通过不同抱紧气缸3带动动触块8,实现开关的切换,操作安全方便。本技术为了提高动触块8的滑动精度,在前支撑架2和后支撑架1之间设有支撑杆连接支撑稳固,前支撑架2和后支撑架1之间还设有导向杆,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6和第三连接板7均可沿导向杆滑动。由于本技术铜排较多,且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在铜排内部设置了多道冷却管道12,因此基座上设置了冷却管集管11,通过冷却管集管11与静触块9和动触块8上冷却管道12的进出口连接。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意欲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做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驱动装置、至少一组静触块组和与静触块组对应的动触块,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动触块与所述静触块组接触和分离;/n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所述静触块组设置在前支撑架上,所述直线驱动装置设置在后支撑架上,所述动触块设置在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之间;/n所述动触块背部与直线驱动装置之间设有绝缘块组和缓冲装置;/n所述静触块组包括静触块,所述静触块和动触块内部均设有冷却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驱动装置、至少一组静触块组和与静触块组对应的动触块,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动触块与所述静触块组接触和分离;
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所述静触块组设置在前支撑架上,所述直线驱动装置设置在后支撑架上,所述动触块设置在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之间;
所述动触块背部与直线驱动装置之间设有绝缘块组和缓冲装置;
所述静触块组包括静触块,所述静触块和动触块内部均设有冷却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组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前侧设有支腿板,所述支腿板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前侧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之间,所述动触块设置在第三连接板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自动换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设为若干压缩弹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恩李志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荣泰感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