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引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006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引线结构,包括铝电解电容器,所述铝电解电容器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正极引线柱,所述负极引线柱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有负极引线柱,所述正极引线柱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导电片,所述负极引线柱的上方设置有第四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导电片与第四导电片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原有的铝电解电容器中的导电片替换为通过转轴连接的两个可转动连接的导电片,导电片与正负极引线柱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高导电效率,且可以通过转轴将导热片转动连接到电路板上不同的连接点上,无需折弯导电片,不易损坏导电片。

Lead structure of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引线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引线结构。
技术介绍
铝电解电容器是由铝圆筒做负极,里面装有液体电解质,插入一片弯曲的铝带做正极而制成的电容器称作铝电解电容器。它是一种用铝材料制成的电性能好、适用范围宽、可靠性高的通用型电解电容器。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铝电解电容器通过卡设在凸起及连接件之间的导电片连接导电,但导电片与铝电解电容器正负极引线柱的接触面积小,导电效率低,当需要连接到不同的电路板上的连接点时,需要折弯导电片,容易损坏导电片;2、现有的铝电解电容器中的连接板直接与导电片相接触,导电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传递到连接板上,容易损坏连接板,影响连接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引线结构,具有高导电效率,保护装置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引线结构,包括负极引线柱和铝电解电容器,所述铝电解电容器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正极引线柱,所述正极引线柱的上方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引线结构,包括负极引线柱(10)和铝电解电容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电解电容器(11)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正极引线柱(1),所述正极引线柱(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导电片(2),所述负极引线柱(10)的上方设置有第四导电片(9),所述第一导电片(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4),所述第一导电片(2)与第四导电片(9)之间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靠近第一导电片(2)的一侧设置有隔热组件(5),所述隔热组件(5)包括隔热层(51)、双头螺纹隔热柱(52)和第一螺纹孔(53),所述双头螺纹隔热柱(52)的侧壁设置有隔热层(51),所述隔热层(5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引线结构,包括负极引线柱(10)和铝电解电容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电解电容器(11)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正极引线柱(1),所述正极引线柱(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导电片(2),所述负极引线柱(10)的上方设置有第四导电片(9),所述第一导电片(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4),所述第一导电片(2)与第四导电片(9)之间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靠近第一导电片(2)的一侧设置有隔热组件(5),所述隔热组件(5)包括隔热层(51)、双头螺纹隔热柱(52)和第一螺纹孔(53),所述双头螺纹隔热柱(52)的侧壁设置有隔热层(51),所述隔热层(5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53),所述第一导电片(2)远离连接板(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3),所述第四导电片(9)远离连接板(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8),所述第一导电片(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导电片(4),所述第二导电片(4)与第一导电片(2)之间设置有转轴安装座(12),所述第二导电片(4)与转轴安装座(12)之间通过第二转轴(1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2)与转轴安装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华虹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