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导针及其尾端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171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导针,包括头部,具有一体化成型的打扁部和柱状部;引脚,与所述柱状部远离打扁部的一端焊接连接并保持轴向中心重合;所述引脚尾端具有圆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容导针尾端加工系统,用于上述的电容导针尾端圆头成型,系统包括焊接电源、钨针和两条电极,两条所述电极其一端分别与所述焊接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电容导针引脚和钨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容导针,将引脚尾端设计为圆头,有效保护了塑胶套;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容导针尾端加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加工速度快捷的特点。

A capacitance guide pin and its end machi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导针及其尾端加工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导针及其尾端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电容器(电容)是一种储能元件,在电路中用于调谐、滤波、耦合、旁路、能量转换和延时。现有的电解电容器,存在较大的缺点,就是电容器的引脚形状非常细小,而且引脚是采用圆棒直接切断制成的,所以,在引脚的末端锋利无比,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在电解电容器生产过程中,电容掉落到料槽内时,引脚会刮花料槽内的电容,尤其是,大多数电解电容的外侧包裹有塑胶套,常常会出现引脚被刮破的情况,造成成品外观不良,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引起客户投诉的不良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容导针,将引脚尾端设计为圆头,有效保护了塑胶套;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容导针尾端加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加工速度快捷的特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导针,包括头部,具有一体化成型的打扁部和柱状部;引脚,与所述柱状部远离打扁部的一端焊接连接并保持轴向中心重合;所述引脚尾端具有圆头。进一步地,所述打扁部的外周呈平缓的斜面其横截面两边向内凹陷90°角。进一步地,所述打扁部的外周呈平缓的斜面其横截面两边为斜边槽。一种电容导针尾端加工系统,用于上述的电容导针尾端圆头成型,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焊接电源、钨针和两条电极,两条所述电极其一端分别与所述焊接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电容导针引脚和钨针连接。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瓷管,所述钨针沿瓷管轴向设置于瓷管内。进一步地,所述瓷管的一端外接氩气缓冲仓并设置氩气接口,所述氩气接口与氩气储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氩气接口与氩气储罐之间设有流量阀。进一步地,所述瓷管包括一体化成型的大管、锥形过渡管和小管且三者的轴向中心重合;所述氩气缓冲仓与大管的自由端导通;所述钨针设置在瓷管的轴向中心方向上,其一端位于氩气缓冲仓外,另一端延伸至小管出口端面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针的引脚的末端锋利无比,容易划伤电解电容外侧的塑胶套的问题,对原有导针的结构进行改进,将引脚的末端设计为圆球状,使得锋利的棱边被除去。引脚与电容塑胶套接触时,呈点接触,且不会划伤或者刮破塑胶套,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和外观。(2)本技术为加工导针引脚尾端圆头,设计一种加工系统,由焊接电源、钨针、电极和瓷管组成。通过在氩气保护下,利用尖端放电效应,使得引脚尾端高温熔融呈液滴状,冷却后形成圆头。系统结构简单,加工速度快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现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容导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电容导针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另一设计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电容导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本技术中,电容导针尾端加工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一种电容导针,如附图3和6所示所示,包括头部1和引脚2。具体的,头部1,由铝线加工而成,包括一体化成型的打扁部11和柱状部12,且两者轴向中心重合。打扁部11的外周呈平缓的斜面,其横截面两边向内凹陷90°角111或为斜边槽112,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引脚2,由钢线加工而成,其直径小于柱状部的直径,轴向一端与柱状部12远离打扁部11的一端焊接连接形成焊接部3,另一端即其尾端具有圆头21,如附图7所示。头部1和引脚2焊接连接后,引脚2亦与柱状部12的轴向中心重合。本实施方式中,头部1和引脚2焊接时采用氩气进行保护,以保证焊接部3的强度能够满足需求,同时保证导针的抗拉强度达到要求。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容导针,由于引脚具有圆头的一端裸露,其装配到电容内后,不会划伤塑胶套,有效保证了电容器外观,避免二次加工。一种电容导针尾端加工系统,如附图8所示,包括焊接电源100、电极200、瓷管300和钨针400。本实施方式中,焊接电源100直接采用市售产品,具备相应的启闭控制功能、电压调节功能等。本实施方式中,瓷管300由大管310、锥形过渡管320和小管330经一体化成型工艺成型。成型后,大管310、锥形过渡管320和小管330内部导通,三者的轴向中心重合。大管310外接氩气缓冲仓340并设有氩气接口341,氩气接口340外接氩气储罐连接并设置流量阀。三节式瓷管300结构设计,可以对氩气进行缓冲,同时适当改变氩气从小管330出口处的喷射速度,同时提到钨针放电防护作用。钨针400,设置在瓷管300的轴向中心方向上,其一端位于氩气缓冲仓外,另一端延伸至小管330出口端面处。电极200,设置两根,其一端分别与焊接电源100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导针的引脚2和钨针400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导针尾端加工系统使用时,将待加工的导针的引脚2与电极200连接。连接后,引脚2末端与小管330处钨针100端部相互靠近,开启流量阀,向瓷管300内通入氩气并从小管330出口端吹出,流量2~5ML/S。开启焊接电源,控制电流15~20A,引脚2尾端与钨针400尖端之间产生尖端放电现象,引脚2尾端由于放电瞬间产生的高温而熔融形成金属液滴,放电时间10~15MS。断电后,继续通氩气0.5~3S,金属液滴冷却在引脚尾端形成圆头21,氩气保护利于圆头21光滑表面的形成,以及延长钨针400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导针,包括/n头部,具有一体化成型的打扁部和柱状部;/n引脚,与所述柱状部远离打扁部的一端焊接连接并保持轴向中心重合;/n其特征在于:/n所述引脚尾端具有圆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导针,包括
头部,具有一体化成型的打扁部和柱状部;
引脚,与所述柱状部远离打扁部的一端焊接连接并保持轴向中心重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脚尾端具有圆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扁部的外周呈平缓的斜面其横截面两边向内凹陷90°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扁部的外周呈平缓的斜面其横截面两边为斜边槽。


4.一种电容导针尾端加工系统,用于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容导针尾端圆头成型,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焊接电源、钨针和两条电极,两条所述电极其一端分别与所述焊接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电容导针引脚和钨针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勇
申请(专利权)人:达州市金联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