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机的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002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绕线机的传动机构,所述绕线机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传动轴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安装槽,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第二传动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二同步轮套设在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绕线机的传动机构的飞叉组件和第一转动轴能够单独工作也能同步工作。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w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绕线机的传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器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机的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飞叉绕线机都是飞叉轴带动飞叉转动工作,飞叉上安装有飞叉模具,绕线模具轴带动绕线模具转动工作,由于线材要从飞叉轴的轴心穿过再缠绕在飞叉模具上,飞叉绕线机进行线圈绕制工作时,飞叉模具与飞叉轴同步旋转,线圈是缠绕在绕线模具上的,飞叉轴与绕线模具轴是不同步的,造成在线圈绕制工作时线材会与线圈表面一直旋转磨擦,从而使线圈表面绝缘层磨损;为了解决线圈表面绝缘层磨损的问题,技术人员将飞叉模具通过轴承安装到飞叉上,使飞叉模具能够自由旋转,但是飞叉模具与绕线模具并不能同步旋转工作,在线圈绕制工作时还是会造成线圈表面绝缘层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飞叉模具与绕线模具能够单独工作、飞叉模具与绕线模具能够同步工作的绕线机的传动机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绕线机的传动机构,所述绕线机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传动轴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安装槽,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传动轴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安装槽,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第二传动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二同步轮套设在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传动轴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安装槽,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所述安装槽并与所述第二传动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二同步轮套设在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的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轴承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的传动机构还包括内套,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所述内套,所述内套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的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三轴承,所述第二传动轴贯穿所述第三轴承,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三轴承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的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三同步轮、随动组件和第一皮带,所述第三同步轮套设在所述第二传动轴远离所述第二同步轮的一端,所述第三同步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承义潘梦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有钢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