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箱过渡辊台,包括辊子、水套、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支撑件;所述辊子固定在支撑件上方,其两端分别套有所述水套;所述辊子两端的水套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支撑件可拆卸固定,从而限定辊子位置;两个所述水套的端面分别可拆卸固定有第二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又分别与移动部件可拆卸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线换辊时不需要将支撑件一起更换,更加方便。
A transition roller table of sealed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箱过渡辊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辊装置,更具体涉及一种密封箱过渡辊台。
技术介绍
密封箱和过渡辊作为连接锡槽和退火窑之间的关键设备,主要由上箱体、下箱体、辊体单元、内部挡帘、擦锡装置等组成。其中过渡辊由3根过渡辊构成,其主要功能是输送锡槽末端出来的玻璃带,玻璃带经过过渡辊后温度降到600℃左右进入退火窑,同时辊体单元下的擦锡装置清除玻璃下表面从锡槽带出来的锡渣。辊体下的石墨擦锡装置除了清除玻璃下表面残留在辊子上的锡渣外,同时还会起到密封作用,使各个辊体单元处于独立空间状态,进一步避免了空气通过密封箱进入到锡槽内部,与锡液发生氧化反应。就目前国内常用的密封箱过渡辊结构中,擦锡装置通常采用桥式结构对擦锡装置的石墨块进行支撑,并采用板簧顶住石墨块实现辊子下部与石墨块紧密接触。而板簧在600℃温度环境中逐渐产生挠度,一般在20-25mm左右;同时桥式结构和辊子本身也会产生挠度,并且辊子产生的挠度对石墨块施加压力,使得石墨块结构也产生变形,因此擦锡装置在高温下易产生塌腰现象,导致擦锡装置不能与辊子完全紧密接触,久而久之在钢辊表面产生不易清除的SnS,SnO等锡化物积瘤。一方面,易于导致玻璃下表面划伤,严重影响到成型玻璃的出辊质量,另一方面,锡化物会导致辊体自身的腐蚀。从而,在现代浮法玻璃工艺中,过渡辊辊子的维护,在线换辊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就对自身主体设备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温环境中,保证玻璃带正常运行情况下如何做到高效、安全、而稳定的在线换辊。传统换辊装置在其结构上,水套固定在辊体支架上、擦锡装置安放在托槽中,整体循环水路贯通,结构紧凑空间合理;同时作为一个整体随下箱体一起升温变形,较好的控制和保证了升温过程中辊面的整体工艺参数。但同时这个结构很笨重,换辊时需要将水套等一系列的东西全部拆除,费时费力,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在线换辊时,传输辊拆卸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密封箱过渡辊台,以解决在线换辊时,拆卸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密封箱过渡辊台,包括辊子、水套、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支撑件;所述辊子固定在支撑件上方,其两端分别套有所述水套;所述辊子两端的水套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支撑件可拆卸固定,从而限定辊子位置;两个所述水套的端面分别可拆卸固定有第二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又分别与移动部件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延伸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延伸部呈L形连接;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腰型孔,螺栓穿过所述腰型孔将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件端面连接,所述延伸部承载固定所述水套,且所述延伸部为弧面结构,与所述水套接触的外圆周表面相配合,其上设置有圆形孔,螺栓穿过所述圆形孔将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水套连接。优选的,所述辊子的上方设置有上箱体,所述上箱体与所述辊子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辊子的两端伸出上箱体两侧;所述水套位于上箱体的外侧,且所述水套朝向所述上箱体的端面与所述上箱体对应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L型板状结构,竖向板与水套端面可拆卸固定,横向板与移动部可拆卸固定。优选的,所述移动部件为辅助移动小车和换辊小车。优选的,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辊子的顶面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辊子的运动方向一致。优选的,所述辊子非传动端的所述水套通过第三连接件可拆卸的安装有换辊用拖车。优选的,所述水套与轴头之间设置有轴承。应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进行在线换辊时,拆除第一连接件,支撑件与水套分开,利用第二连接件与移动部件固定,便于移动辊子,将水套与过渡辊抽出更换,不需将支撑件一起抽出,更加方便。(2)第一连接件与支撑件连接的固定部上设置为腰型孔,在线换辊时,缓慢松开螺栓,使过渡辊缓慢下落。(3)水套设置在上箱体的外侧,且与上箱体之间存在间隙,方便在热态情况下观察水套与过渡辊之间的预留间隙,做到及时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阅图1、图2,一种密封箱过渡辊台,所述装置包括上箱体1、辊子2、下箱体3、过渡辊21、水套22、支撑件23、第一连接件24、第二连接件25,其中,辊子2位于上箱体1和下箱体3之间,并在辊子2下方设置有支撑件23,支撑件23通过螺栓连接在下箱体3上。辊子2与上箱体1之间用边封做密封处理辊子2两端伸出上箱体1及支撑件23的两端,便于套接水套22。水套22为套接在辊子2的两端,水套22为贴合过渡辊21两端的空心圆柱体,用于给过渡辊21降温,保证过渡辊21在工作过程中温度不至于温度过高。水套22端部开设有供辊子2轴头穿过的通孔,在水套22通孔处固定有过渡辊21,辊子2轴头穿过水套22及过渡辊21通过辅助支撑件28支撑于地面。支撑件23、水套22、辊子2三者之间通过设置在辊子2两端的第一连接件24连接,具体结构为:参阅图4,2个第一连接件24对称设置。第一连接件24包括:固定部241和延伸部242,固定部241与延伸部242呈L形连接,固定241部上设置有腰型孔,螺栓穿过腰型孔将固定部241与支撑件23的端部连接固定,延伸部242为与水套22表面形状匹配的弧面状,其上设置有圆形孔,螺栓穿过圆形孔将延伸部242与水套22下表面连接固定,承载水套。通过两个第一连接件24将水套22和支撑件23固定后,即可将辊子2限位在支撑件23上方以及两个水套22之间。参阅图1、图2、图3,第二连接件25为L形结构,对称固定在两个水套22的外端面,第二连接件25的竖板通过螺栓与水套22的外端面固定,水平板上开设螺孔,用于与换辊小车26、辅助移动小车29栓接。传统的在线换辊需要将支撑件23一起抽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高温下操作的安全系数低,操作不当易引起整个辊体单元的侧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大。在应用本技术实施例时,第一连接件24连接支撑件23与水套22,进行在线换辊时,拆除连接第一连接件24的螺丝,将第一连接件24拆除,使支撑件23与水套22分开,将水套22与辊子2抽出更换,不需将支撑件23一起抽出,更加方便。第一连接件24与支撑件23连接的固定部上设置为腰型孔,在线换辊时,缓慢松开螺栓,螺栓沿着腰型孔缓慢下落,使过渡辊21缓慢下落。拆除第一连接件24时,只需将连接第一连接件24与水套22的螺栓和连接第一连接件24与支撑件23的螺栓拆除。具体拆除过程为:降下需换辊擦锡装置后,调节过渡辊21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箱过渡辊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辊子、水套、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支撑件;/n所述辊子固定在支撑件上方,其两端分别套有所述水套;所述辊子两端的水套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支撑件可拆卸固定,从而限定辊子位置;两个所述水套的端面分别可拆卸固定有第二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又分别与移动部件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箱过渡辊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辊子、水套、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支撑件;
所述辊子固定在支撑件上方,其两端分别套有所述水套;所述辊子两端的水套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支撑件可拆卸固定,从而限定辊子位置;两个所述水套的端面分别可拆卸固定有第二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又分别与移动部件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箱过渡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延伸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延伸部呈L形连接;
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腰型孔,螺栓穿过所述腰型孔将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件端面连接,所述延伸部承载固定所述水套,且所述延伸部为弧面结构,与所述水套接触的外圆周表面相配合,其上设置有圆形孔,螺栓穿过所述圆形孔将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水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箱过渡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的上方设置有上箱体,所述上箱体与所述辊子之间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传林,叶坤,蒋涛涛,郑雯雯,张兴,裴月,黄承发,马波,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