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761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渗透净水装置,包括净水器壳体,所述净水器壳体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连接有电磁阀,所述净水器壳体的内部设有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的下端位于净水器壳体的外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净水器壳体的右侧连接有泄压引水管,所述泄压引水管的右端下侧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右端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上端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上端外部连接有端盖,所述储水箱的上端左侧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中连接有第二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得而控制净水器壳体内部的水压,防止水压过大将反渗透膜损坏,设置储水箱可以有效的泄压保护反渗透膜。

A reverse osmosis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净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反渗透净水装置
,具体为一种反渗透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渗透净水器是一种集微滤、吸附、超滤、反渗透、紫外杀菌、超纯化等技术于一体,将自来水直接转化为超纯水的装置。反渗透纯水机组核心元件反渗透(RO)膜。反渗透纯水机制出的纯净水相对于桶装水更新鲜、更卫生、更安全,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在一定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渗透膜,而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等杂质无法透过渗透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区分开,现有技术的反渗透装置进水压力升高使得驱动反渗透的净压力升高,使得产水量加大,进水压力超过一定值时,就会对渗透膜造成损害,造成渗透功能的失效,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反渗透净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净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渗透净水装置,包括净水器壳体,所述净水器壳体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连接有电磁阀,所述净水器壳体的内部设有反渗透膜,所述反渗透膜的下端位于净水器壳体的外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净水器壳体的右侧连接有泄压引水管,所述泄压引水管的右端下侧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右端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上端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上端外部连接有端盖,所述储水箱的上端左侧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中连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水管的左端连接至泄压引水管的上端右侧,所述泄压引水管的顶端连接至进水管的一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电磁阀位于进水管与净水器壳体的连接处,本实施例中,净水器壳体的外部一侧设有PLC控制器,水压小时,PLC控制器可以控制电磁阀向净水器壳体内部注水,增大水压,PLC控制器采用现有成熟技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泄压引水管的一端与净水器壳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单向阀,通过第一单向阀的设置,使得泄压引水管中的水不会进入净水器壳体中,而净水器壳体中的水压过大时,第一单向阀则打开使得水进入泄压引水管中。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端盖的下端连接于储水箱的上端,所述端盖与储水箱为一体成型设置,且端盖与储水箱之间通过气囊分隔开,使得储水箱中的水不会进入端盖中。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泄压引水管呈C型设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端盖的上端等距设有若干组透气孔,使得端盖透气,这样气囊中充水向上鼓起时,端盖中不会有气压压制气囊的鼓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当净水器壳体内部的水压过大时,水压打开第一单向阀,一部分水通过泄压引水管流向第一水管中,再进入储水箱中,一部分水直接从泄压引水管向上流入进水管中,对净水器壳体内部水进行泄压,当储水箱中水压过大过满,会使得气囊向上鼓起,气囊在端盖中膨胀,这样第二水管中连接有第二单向阀被打开,水则流入泄压引水管中被向上顶起,进入进水管中,当水压达不到打开第二单向阀时,储水箱中的水则再向下流入第一水管,然后进入泄压引水管向上被推送至进水管,都会再次流入净水器壳体内部,可以有效得而控制净水器壳体内部的水压,防止水压过大将反渗透膜损坏,设置储水箱可以有效的泄压保护反渗透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端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气囊膨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净水器壳体;2、反渗透膜;3、出水管;4、泄压引水管;5、第一水管;6、储水箱;7、气囊;8、端盖;9、进水管;10、电磁阀;11、第二水管;12、第二单向阀;13、第一单向阀;14、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反渗透净水装置,包括净水器壳体1,所述净水器壳体1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的下端连接有电磁阀10,所述净水器壳体1的内部设有反渗透膜2,所述反渗透膜2的下端位于净水器壳体1的外部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净水器壳体1的右侧连接有泄压引水管4,所述泄压引水管4的右端下侧连接有第一水管5,所述第一水管5的右端连接有储水箱6,所述储水箱6的上端连接有气囊7,所述气囊7的上端外部连接有端盖8,所述储水箱6的上端左侧连接有第二水管11,所述第二水管11中连接有第二单向阀12,所述第二水管11的左端连接至泄压引水管4的上端右侧,所述泄压引水管4的顶端连接至进水管9的一侧。具体的,所述电磁阀10位于进水管9与净水器壳体1的连接处,本实施例中,净水器壳体1的外部一侧设有PLC控制器,水压小时,PLC控制器可以控制电磁阀10向净水器壳体1内部注水,增大水压,PLC控制器采用现有成熟技术,例如可以采用中国专利为CN201620919778.7的一种反渗透的净水器保护装置中的PLC控制器来实现。具体的,所述泄压引水管4的一端与净水器壳体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单向阀13,通过第一单向阀13的设置,使得泄压引水管4中的水不会进入净水器壳体1中,而净水器壳体1中的水压过大时,第一单向阀13则打开使得水进入泄压引水管4中,第一单向阀13、第二单向阀12均采用中国专利为CN201620919778.7的一种反渗透的净水器保护装置中的电磁单向阀来实现,且第一单向阀13、第二单向阀12均由PLC控制器操作打开或关闭。具体的,所述端盖8的下端连接于储水箱6的上端,所述端盖8与储水箱6为一体成型设置,且端盖8与储水箱6之间通过气囊7分隔开,使得储水箱6中的水不会进入端盖8中。具体的,所述泄压引水管4呈C型设置。具体的,所述端盖8的上端等距设有若干组透气孔14,使得端盖8透气,这样气囊7中充水向上鼓起时,端盖8中不会有气压压制气囊7的鼓起。具体的,使用时,通过工作时,自来水通过进水管9进入净水器壳体1内,当净水器壳体1内部的水压过大时,水压打开第一单向阀13,一部分水通过泄压引水管4流向第一水管5中,再进入储水箱6中,一部分水直接从泄压引水管4向上流入进水管9中,对净水器壳体1内部水进行泄压,当储水箱6中水压过大过满,会使得气囊7向上鼓起,气囊7在端盖8中膨胀,这样第二水管11中连接有第二单向阀12被打开,水则流入泄压引水管4中被向上顶起,进入进水管9中,当水压达不到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渗透净水装置,包括净水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壳体(1)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的下端连接有电磁阀(10),所述净水器壳体(1)的内部设有反渗透膜(2),所述反渗透膜(2)的下端位于净水器壳体(1)的外部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净水器壳体(1)的右侧连接有泄压引水管(4),所述泄压引水管(4)的右端下侧连接有第一水管(5),所述第一水管(5)的右端连接有储水箱(6),所述储水箱(6)的上端连接有气囊(7),所述气囊(7)的上端外部连接有端盖(8),所述储水箱(6)的上端左侧连接有第二水管(11),所述第二水管(11)中连接有第二单向阀(12),所述第二水管(11)的左端连接至泄压引水管(4)的上端右侧,所述泄压引水管(4)的顶端连接至进水管(9)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净水装置,包括净水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壳体(1)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的下端连接有电磁阀(10),所述净水器壳体(1)的内部设有反渗透膜(2),所述反渗透膜(2)的下端位于净水器壳体(1)的外部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净水器壳体(1)的右侧连接有泄压引水管(4),所述泄压引水管(4)的右端下侧连接有第一水管(5),所述第一水管(5)的右端连接有储水箱(6),所述储水箱(6)的上端连接有气囊(7),所述气囊(7)的上端外部连接有端盖(8),所述储水箱(6)的上端左侧连接有第二水管(11),所述第二水管(11)中连接有第二单向阀(12),所述第二水管(11)的左端连接至泄压引水管(4)的上端右侧,所述泄压引水管(4)的顶端连接至进水管(9)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佳信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