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外机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389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外机对接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流水线上待测试的空调外机;对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上,其上装配有连接管,用于与所述空调外机的弯角充气阀对接;控制机构,用于根据所述定位机构输出的定位信号,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在三维空间内移动,以使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空调外机上的弯角充气阀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空调外机运转测试时,连接管的自动对接,代替了人工操作,消除了人工对接时冻伤手指的安全隐患,节约了人力成本;另外,由于是自动化对接,连接管对接更牢固可靠,避免了人工对接时的漏氟情况的发生,安全可靠性更高;再者,自动化对接的实现,提高了生产效率,用户体验度好、满意度高。

A butt joint device of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外机对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外机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经过运转测试工序。运转测试主要检测外机的整机性能,运转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步工序。外机进入台站测试时,需要员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动作:上外机供电工装—对接连接管—启动测试—关闭截止阀阀芯—锁截止阀螺母—取下连接管—取下外机供电工装。现有技术中,对接和取下连接管工序中存在以下问题:1、依靠员工手动对接连接管和取连接管,该过程操作时间长,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其中,操作时间长,包括:对接耐氟连接管要打开锁扣、打开阀芯、对接到弯角充气阀,随即关闭锁扣这个工序耗时长;取下耐氟连接管要关闭阀芯、打开锁扣、从弯角充气阀取下连接管这个工序耗时长;2、人工对接,标准不统一,对接处存在漏氟隐患;3、由于弯角充气阀位置不同,造成员工对接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对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外机运转测试时,人工进行连接管的对接,工作量大、效率低、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外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移动机构,/n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流水线上待测试的空调外机;/n对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上,其上装配有连接管,用于与所述空调外机的弯角充气阀对接;/n控制机构,用于根据所述定位机构输出的定位信号,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在三维空间内移动,以使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空调外机上的弯角充气阀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外机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机构,
定位机构,用于定位流水线上待测试的空调外机;
对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上,其上装配有连接管,用于与所述空调外机的弯角充气阀对接;
控制机构,用于根据所述定位机构输出的定位信号,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在三维空间内移动,以使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空调外机上的弯角充气阀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第一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对接机构在三维空间内左右移动;
第二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对接机构在三维空间内上下移动;
第三移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对接机构在三维空间内前后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由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的移动滑台;
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由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的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移动滑台垂直;
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垂直安装在所述丝杆上的安装台,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台上的第一线性模组;
所述第一线性模组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对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包括:
阀芯气缸,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其输出轴上设有连接管;
锁扣气缸,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其输出轴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管的接头上的锁扣相连;
所述阀芯气缸用于控制所述连接管的阀芯的开闭;
所述锁扣气缸用于控制所述连接管的接头的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用于测量所述连接管的接头与待测试的空调外机上的弯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长春涂世顺张杰张浩杨晓鹏杨广明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