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叠垛盘拆分装置及垛盘输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28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堆叠垛盘拆分装置及垛盘输送系统,其中拆分装置包括输送线,用于输送堆叠垛盘,其输送面具有中空区域;顶升机构,能够驱动输送线上的堆叠垛盘升降,其位于中空区域处且其顶面在依次递增的第一高度、第二高度及第三高度之间切换,第一高度不高于输送线的输送面,第二高度高于输送线的输送面;支撑机构,设置于输送线的两侧;在支撑机构在顶升机构的顶面处于第二高度时,对顶升机构上的堆叠垛盘中的倒数第二个施加向上的支撑力。本方案可以有效的实现输送线上的堆叠垛盘拆分,在拆分过程中,既不会对堆叠垛盘产生损害,也不会使其他层的垛盘产生位移、倾斜,无需挡板阻挡,进一步减小了冲击,每次拆分后垛盘位置一致。

Stacker tray splitting device and tray convey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堆叠垛盘拆分装置及垛盘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是堆叠垛盘拆分装置及垛盘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垛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垛盘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垛盘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与叉车配套使用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给现代物流业带来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可以实现物品包装的单元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保护物品,方便物流和商流,垛盘又名栈板。为了方便垛盘的使用,现有的输送系统中,常常需要将堆叠的垛盘依次拆分后分别进行输送,由此,各种垛盘拆分设备应运而生,如专利申请号为201821588441.8的中国专利,其公开的拆分设备,通过升降板将堆叠的垛盘的最上方的一个抬升到与输送线相近的高度,然后通过侧边的推板将最上层的垛盘推送到输送线上,这种拆分装置虽然有效的实现了拆分,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1)在拆分时,需要通过推板向垛盘施力从而使其产生移动的动力,在施力过程中,推盘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由于垛盘往往是木制结构,因此给垛盘带来了较大的损害。(2)垛盘在收到侧向力移动时,常常会带动下层的垛盘移位、晃动,影响了堆叠垛盘的稳定性和位置的精确性,并且,如果下层垛盘产生倾斜,将影响后续推板推送的稳定性。(3)垛盘在移动到输送线上后需要通过挡板进行限位,挡板的阻力一来易使垛盘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垛盘收到挡板的阻力会回弹移位,这就导致垛盘在滚轮传送带上的位置不统一,给后续的自动化上料带来麻烦。(4)本方案的结构中,必须在一对堆叠垛盘拆分完毕后,再进行另一堆垛盘的上料,这就造成了时间的损耗,不利于拆分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堆叠垛盘拆分装置及垛盘输送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堆叠垛盘拆分装置,包括输送线,具有驱动位于其上的堆叠垛盘输送的结构,其输送面具有中空区域,顶升机构,具有驱动所述输送线上的堆叠垛盘升降的结构,其位于所述中空区域处,且其具有两次顶升动作以使其第一顶面在依次递增的第一高度、第二高度及第三高度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高度不高于输送线的输送面,所述第二高度高于输送线的输送面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线的两侧;所述支撑机构在所述顶升机构的第一顶面处于第二高度时,对所述顶升机构上的堆叠垛盘中的倒数第二个施加向上的支撑力;所述支撑机构在所述顶升机构的第一顶面处于第一高度和第三高度时,不对所述堆叠垛盘施加支撑力。优选的,所述的堆叠垛盘拆分装置中,所述输送线包括间隙设置的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它们具有共同的动力源。优选的,所述的堆叠垛盘拆分装置中,所述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为链式输送机构,它们两端链轮之间的间距能够调整。优选的,所述的堆叠垛盘拆分装置中,所述顶升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连接有一级上顶装置,所述一级上顶装置上设置有二级上顶装置。优选的,所述的堆叠垛盘拆分装置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至少四个呈矩形分布的L形的支撑杆,位于输送线同一侧的支撑杆的主杆的靠近转弯点的区域枢轴连接一位置固定的安装板,位于输送线同一侧的支撑杆的支撑杆的尾端枢轴连接一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枢轴连接驱动气缸。优选的,所述的堆叠垛盘拆分装置中,所述中空区域处还设置有位于所述输送线前端的抬料装置,所述抬料装置的第二顶面可以在第四高度和第五高度之间切换,所述第四高度不高于所述输送线的输送面,所述第五高度高于所述输送线的输送面。优选的,所述的堆叠垛盘拆分装置中,所述输送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护格挡,两侧防护格挡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并且,在所述防护格挡处形成有位于所述抬料装置一侧的缺口,通过所述缺口可以方便叉车等将堆叠垛盘放置于所述抬料装置上。垛盘输送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的堆叠垛盘拆分装置,还包括与其输送线的输出端衔接的输送装置。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采用创新设计的输送线为顶升机构的设置提供了空间,并且利用它们的位置关系,可以有效的实现输送线上输送的堆叠垛盘的拆分,并且,在整个拆分过程中,不会对堆叠垛盘产生侧向的冲击力,既不会对堆叠垛盘产生损害,也不会使其他层的垛盘产生位移、倾斜等,同时,不需要在输送线外侧采用挡板进行阻挡,进一步减小了冲击,最后,每次拆分后,垛盘能够保证处于输送线的同一位置,保证了垛盘位置的一致性,为后续的上料控制提供了便利。本方案的输送线,采用优化的结构,一方面可以使用一个动力源驱动,同时,可以方便的调节输送线两端的链轮的间隙以改善链条的张紧度,从而提供有效的支撑。本方案采用独特的支撑机构,可以有效的利用结构特性提供支撑,从而对气缸进行保护,既保证了支撑的可靠性,又避免负重对气缸轴的损害,保证了有效使用。本方案增加的抬料装置可以有效地实现在拆分的同时进行上料,提高了装置的拆分节拍,从而有利于加快拆分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具有堆叠垛盘和预堆叠垛盘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未示出堆叠垛盘的侧视图;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顶升机构的端视图;图6支撑机构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抬料机构的端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端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垛盘输送系统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11是本技术的输送装置中的第一输送线的侧视图;图12是本技术的输送装置中的第一输送线的俯视图;图13是本技术的输送装置中的第二输送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揭示堆叠垛盘拆分装置进行阐述,如附图1、附图2所示,包括输送线1,具有驱动位于其上的堆叠垛盘10输送的结构,其输送面具有中空区域11,顶升机构2,具有驱动所述输送线1上的堆叠垛盘升降的结构,其位于所述中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堆叠垛盘拆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1),具有驱动位于其上的堆叠垛盘(10)输送的结构,其输送面具有中空区域(11),/n顶升机构(2),具有驱动所述输送线(1)上的堆叠垛盘(10)升降的结构,其位于所述中空区域(11)处,且其具有两次顶升动作以使其第一顶面(21)在依次递增的第一高度、第二高度及第三高度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高度不高于输送线(1)的输送面,所述第二高度高于输送线(1)的输送面支撑机构(3),设置于所述输送线(1)的两侧;/n所述支撑机构(3)在所述顶升机构(2)的第一顶面(21)处于第二高度时,对所述顶升机构(2)上的堆叠垛盘(10)中的倒数第二个施加向上的支撑力;/n所述支撑机构(3)在所述顶升机构(2)的第一顶面(21)处于第一高度和第三高度时,不对所述堆叠垛盘施加支撑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堆叠垛盘拆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1),具有驱动位于其上的堆叠垛盘(10)输送的结构,其输送面具有中空区域(11),
顶升机构(2),具有驱动所述输送线(1)上的堆叠垛盘(10)升降的结构,其位于所述中空区域(11)处,且其具有两次顶升动作以使其第一顶面(21)在依次递增的第一高度、第二高度及第三高度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高度不高于输送线(1)的输送面,所述第二高度高于输送线(1)的输送面支撑机构(3),设置于所述输送线(1)的两侧;
所述支撑机构(3)在所述顶升机构(2)的第一顶面(21)处于第二高度时,对所述顶升机构(2)上的堆叠垛盘(10)中的倒数第二个施加向上的支撑力;
所述支撑机构(3)在所述顶升机构(2)的第一顶面(21)处于第一高度和第三高度时,不对所述堆叠垛盘施加支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垛盘拆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1)包括间隙设置的第一输送部(12)和第二输送部(13),它们具有共同的动力源(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垛盘拆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12)和第二输送部(13)为链式输送机构,它们两端链轮之间的间距能够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垛盘拆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宝周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鸿博斯特超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